边坡支护施工技术在肯尼亚某大坝工程中的应用

2020-10-28 01:45裴占龙田青青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江苏昆山215300
水泥工程 2020年3期
关键词:网片坡面脚手架

邓 强,裴占龙,田青青(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江苏 昆山 215300)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非洲东部,肯尼亚东南部,各项基础设施都比较薄弱。肯尼亚东南毗邻印度洋,海岸线长536km。全年气候分为雨季与旱季,每年的3~6月、10~12月为雨季,其余为旱季。工程所在地位于首都内罗毕附近,其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7℃,年降雨量约1049mm。坝址建于Thwake河与Athi河交互汇下流1km处,处于旱季时Athi河河面宽约65 m,水深平均0.6 m,流速约0.25 m/s;Thwake河属于季节河,枯水期基本无水。地下水水力梯度朝向河流系统,在干旱季节和雨季之间的水平上波动。主含水层是断裂岩体。

本项目通过修建一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蓄水,开发Athi河水资源,以实现供水、发电和灌溉一体化功能。我公司负责施工的溢洪道长度约1 700 m,起止桩号K0+000~K0+1 700,最大开挖高度约为500m,底板上游坡度为0.1%,下游为1∶10,开挖底面最高点高程EL907,典型边坡坡比1∶0.5、1∶1及1∶2,典型边坡高度为8 m,其中土方开挖316.37万m³,石方开挖量为261.83万m³,钻孔的水压试验表明在断裂岩体的整个坝址具有非常高的渗透性。吕荣值高达307 uL,且单个钻孔的局部变异性较高。

2 边坡支护施工

2.1 施工工艺

本工程在前期开挖土石方时,已经完成边坡土石方整体开挖和边坡爆破。

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搭设施工脚手架及施工平台→脚手架验收→人工清理边坡→坡面验收→由上至下钻孔、清孔→锚孔验收→锚杆安装、锚杆验收→锚孔注浆→嵌设排水管→挂钢筋网片、加强筋施工→网片及加强筋钢筋验收→喷射砼(厚度100 mm,分层喷射)→砼养护→锚杆抗拔力试验(施工时要按规范及图纸要求预留)→脚手架拆除→边坡锚喷支护工程验收。

边坡支护典型横断面图见图1,效果图见图2。

图1 标准支护形式

2.2 支撑脚手架架施工

(1)脚手架架在地面,第一层锚杆施工完毕以后,再逐层搭设支架进行上部施工。既有边坡采用沿坡面搭设双排脚手架,开挖后的边坡沿开挖后的坡面搭设双排脚手架。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为1.5m,立杆的排距为1.2m,横杆步距为1.5m,立杆采用单立管;内排架距离坡面距离为0.50m;扫地杆距地面尺寸为10cm,见图3。

图2 项目效果图

(2)为保证脚手架搭设在稳固的基础上,开挖后的边坡首先要把脚手架立杆基础平整夯实,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既有边坡的脚手架分层搭设,每一层搭设以既有平台为基础平台,高度大约10m。搭设坡面脚手架之前,根据既有边坡平台的现状,决定是否需要设立杆插筋(马道平台较宽阔的,岩石状况好,可以不设立杆插筋;马道平台较窄,搭设施工脚手架之前需要设一排固定立杆的插筋,外排立杆直接套入插筋中,保证脚手架基础的稳定性)。

(3)为保证脚手架不倾倒,主要以拉结系统锚杆的方式,附带在坡面岩石上打入Φ25mm连壁锚杆,L=2.0 m,入岩1.5 m,外露0.5 m,间排距5.4 m×4.50m,并在适当距离打入插筋,用Φ8mm的钢筋将脚手架柔性连接。

(4)本工程使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搭设必须符合《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0130—2011要求。设置安全平网,外挂密目网;脚手架内部要设置合格踏板,并且必须绑牢固;在岩层上按照5m×5m设置拉结点,确保架体稳定;考虑本工程脚手架为一字型脚手架,剪刀撑连续设置,侧面开口架加设“之”字形斜撑。

2.3 锚杆施工

按设计图纸要求,全站仪进行孔位放线,锚杆直径为Φ32mm,长度2~3m,采用CM351钻机垂直于边坡面造孔,孔径不小于2.25倍锚杆直径,间排距2~2.5m。角度为与水平夹角15°。成孔后,钻孔孔壁不得有沉渣及水体粘滞,必须清理干净,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 MPa)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

灌砂浆之前,先计算实际需要灌注的砂浆量,再将灌浆管插至距孔底50~100mm,随砂浆的注入缓慢匀速拔出,灌浆完成后立即由人工将锚杆插入孔内。锚杆安装时,插入孔底,并按设计要求对中。若孔内无砂浆溢出,必须及时补灌,以确保孔内灌满砂浆。

图3 排架示意图

2.4 喷锚支护施工

(1)钢筋网安装。根据设计图纸,采购成品钢筋网片,其间距100mm,直径6mm,顺坡面铺设,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

(2)喷射砼施工。本工程均采用湿式分2层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式喷射砼,将已加水拌和好的混凝土拌和料压送至喷嘴处,然后在此加入速凝剂,在压缩空气助推下喷出。湿式喷射粉尘少,回弹少,混凝土质量容易保证。GYP-90C湿式喷射机的工作风压以大于0.5 MPa为宜,以利于克服拌和好的混凝土在管道内流动的阻力,此设备生产能力3~7m³/h。水压一般比风压大0.1 MPa左右为宜。采用向水箱中通高压压缩空气,以获稳定水压。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配合比见表1。

表1 C35凝土配比

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时,采用自下而上分段分区方式进行。分段高度控制在1.5~2m之间。喷射时严格控制水灰比,喷头离岩面距离0.6~0.8 m左右,使喷层表面平整、光滑,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喷枪大致与岩面垂直,保证射流方向垂直指向喷射面,以减少回弹,区段间的接合部和结构的接缝处妥善处理,不得存在漏喷部位。喷射路线应自下而上,呈“S”形运动,混凝土分两次喷射至设计厚度。但在钢筋部位应先喷填钢筋一方后再侧向喷填钢筋的另一方,防止钢筋背面出现空隙。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10h后再行喷射,应先用风水清洗喷层面。

对于渗漏水的岩面,施工前先做好引水处理,然后再喷混凝土,并从无水处向有水处逐步逼近。本项目无渗漏水情况,即采用湿喷技术(见图4)。

图4 湿喷工艺示意图

与干喷相比,湿喷技术在设备投入方面成本要低,湿喷的明显优势是生产率高、回弹度低,大大降低了喷射机旁和喷嘴外的粉尘浓度,减轻了对工人健康的危害,而且水灰比易于控制,混凝土水化程度高,故可大大改善喷射混凝土的品质,提高混凝土的匀质性。

(3)排水孔施工。排水孔和锚杆孔同时施工。排水管上设计滤孔(滤孔面积不小于75mm×6mm)。成孔验收后立即插入Φ50mmPVC排水管(外部缠绕0.50mm厚的无纺聚丙烯土工织物过滤片),与水平夹角为5°。排水管安设完毕后用塑料布对孔口进行包扎封口,避免喷射混凝土施工时堵塞,喷射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及时拆除封口塑料布。

3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及技术措施

3.1 坡面修整质量保证措施

(1)修坡前要做好各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测绘员要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及水准点的位置尺寸,并做好交接手续。

(2)施工要配备专职测量人员进行质量控制,要及时复查控制线,及时控制坡比。边坡土方修整完成后,及时通知设计、勘察、建设、监理对坡面基层作验收。并做好坡面验收记录。

3.2 人工修边坡

(1)根据边坡支护设计要求进行人工修整边坡,土质边坡按施工图,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放坡比例。

(2)对大块岩石采用机械施工方法,化整为零,逐步消除。

(3)清除危岩前拉设警戒线在平台四周挂好安全网,每层平台铺满跳板,防止坡顶岩石坠入施工场地,以防止岩石损坏机械、对人员造成伤亡事故发生。

3.3 边坡支护施工

流程:人工修坡挖排水沟→钻孔、锚杆制作→锚杆安装、锚孔注浆→挂钢筋网片、加强筋连接→喷射100 mm厚C35砼。

(1)锚杆钻孔、注浆。坡面经检查合格后,放线定孔位,呈梅花状布置,按JGJ 120—99要求孔位偏差不大于100mm,用机械成孔(50mm),孔径误差±30mm;锚杆倾角15%;造孔过程中遇有障碍物,允许调整孔位和方向;检查孔深、孔径、锚筋长度合格后,及时插入锚筋和注浆管至距孔底250~500 mm处;注水泥浆不饱满应二次补浆,一定保证浆的饱满度。水泥浆水灰比0.45,注浆压力0.5~1.0 MPa。

(2)钢筋网制作、安装。钢筋网片由焊接、绑扎而成,钢筋网片为Φ6@100×100。可根据边坡转角处分段施工,钢筋网钢筋可用绑扎接头,钢筋网片铺设时每边的搭接长度不小于一个网格的边长。

3.4 喷射混凝土施工

(1)在喷射混凝土之前,清除坡面灰尘,检查断面,润湿表面土层。

(2)向钢筋网喷射时,喷头应稍微倾斜,网后混凝土的流动性应大一些,使其喷射的混凝土密实性好。

(3)经检查,喷射混凝土中如有鼓皮、剥落、强度偏低或有其它缺陷的部位,应及时予以清理和修补。

(4)喷射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可采用塑料布遮盖,也可采用草垫等保湿性材料遮掩,同时保证每天至少浇水两次。

(5)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按设计要求通过实验确定,喷射混凝土作业时,应事先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喷射混凝土的水灰比和质量能达到要求。

(6)施工应合理安排顺序,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

3.5 质量检验要求

(1)喷浆混凝土的最低水泥含量为350 kg/m³,制成边长为150 mm的立方体测其28d抗压强度最小值≥35 MPa。

抽样方法和数量:每喷100m2的混凝土取一组以上的试件。试件的数量应根据所需测定的项目来确定,但每个项目的试件应在三块以上。

(2)灌浆安装锚杆6 h后,进行锚杆拉拔试验,拉拔力≥30 kN;28d拉强力≥10 t。

(3)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测,每200m2进行一组,在现场指定位置,尺寸为1 m×1.5 m的矩形区域内随机钻取5个孔进行测试,孔径为40 mm,厚度不应小于规定平均厚度的95%。

4 支护工程质量通病处理工艺及措施

4.1 锚杆不满足设计要求及处理措施

(1)锚杆钻孔角度不符合要求。对钻孔角度不符的孔作废孔处理(注浆封闭),并按要求重新钻孔安装锚杆。

(2)锚杆注浆不密实。对注浆密实度不符合要求的孔作废孔处理,并按要求重新钻孔安装锚杆。

(3)锚杆锚固长度不够。在施工中发现钻孔深度不够、锚杆长度不足、伸入孔内长度不够等情况时,应及时予以纠正;如重新钻孔及更换锚杆等。

(4)锚杆拉拔力检测达不到设计要求。如某一区域无损检测、锚杆拉拔力检测不合格,则需扩大比例重新检测,如仍不合格,则按质量通病(或质量事故)处理,返工重做或由参建各方共同商定处理措施。

4.2 挂网钢筋不满足设计要求预防措施

(1)间距大的地方补扎钢筋进行加密,或拆除重新安装。

(2)挂网钢筋间排距不符合要求的或绑扎长度不足的,应进行调整。

(3)焊点不足或焊接质量不满足要求的,应增加焊点或重新进行焊接。

(4)长时间暴露钢筋网,在喷混凝土施工前组织人员对钢筋网进行除锈。

(5)钢筋网与岩面间距过小,则轻撬钢筋网,使其与岩面距离略大于3 cm,垫上砂浆垫块;敲开钢筋网与锚杆间焊点,调整钢筋网与岩壁间距离至合适位置后,再重新将钢筋网与锚杆点焊固定。

4.3 喷护不满足设计要求处理措施

(1)喷层厚度不足。对厚度不够的部位找毛,用风水清洗喷层表面,然后补喷至设计厚度。

(2)喷层脱落处。发生喷层脱落,应先查明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重新清理基面并补喷。如周边喷射混凝土已终凝,补喷前应将接合处混凝土凿成坡口。

(3)喷射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避免混凝土强度不合格的情况发生,如检测发现喷射混凝土强度不合格,则按质量通病(或质量事故)处理,将原有混凝土挖除,再重新进行喷护。

5 总结

根据项目所在的地质情况和当地环境要求,本项目采用其“高效率、高性能、绿色环保”的湿喷技术进行施工,通过认真组织、严格操作,现场喷护质量受业主、监理工程师一致好评。为我们在以后的水泥及多元化工程项目中的矿山、涵洞、建筑基坑支护、河道护坡等恶劣地质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以后做更好的精品项目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网片坡面脚手架
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安装方法
TiLOOP网片的协和式前盆底重建术与自体组织修复术治疗前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结局分析
铜合金编织网网片阻力水槽试验研究
深水坡面岩基础施工方法
探讨BIM技术在悬挑式脚手架工程中应用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施工特点及难点探讨
尝试,培养核心素养的脚手架
基于有机材料-三维植生毯技术的黄土边坡抗降雨侵蚀试验研究
PA单丝网片水动力特性水槽试验研究
高分子编结网片水动力特性水槽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