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头盔与柔性新政

2020-10-28 09:31周稀银
杂文月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安全帽头盔涨价

周稀银

頭盔上了热搜,且还在蹭蹭上升。

同事们纷纷交流他们抢购头盔的难忘瞬间,微信朋友圈里更是骂声一片,既对乘乱涨价的商家咬牙切齿,又对线上订不到现货而感到泄气……

我也是这批痛恨族的一员,但我不像他们那样焦虑与烦躁,因为我骑电动车早有戴头盔的习惯,倒也不是我比他们规矩,而是我路途较远,需要头盔防风防尘防冻,而我家里还有两个头盔备用。

即便如此,我对大家的同仇敌忾,还是惺惺相惜。这不,晚上在一家小菜馆吃饭,我和朋友自然聊起抢购头盔话题,店老板是个年轻人,在吧台上的他直接“插入”我们的谈话:“你们就别担心买不到头盔,也别怕头盔大涨价。”我反问他:“你有什么妙招?”因为据说本地从6月1日起(亦有说法是7月1日起),但凡驾驶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者一律处罚。对我的怀疑,小老板报以轻蔑一笑:“这还不简单,你们去买个工地用的安全帽,花钱少又算头盔,看那些哄抬价格的家伙还怎么得逞?”

办法倒是好办法,但我的朋友就担心:不会安全帽也跟着涨价吧?!因为需求很大,我们把购买力投入到安全帽上,此帽岂有不涨价之理?另一位朋友则说:“家里倒是有头盔,但驾乘者都要戴,而且儿童头盔也是安全帽无法替代的啊!”言下之意是,头盔的购买力不会因为安全帽取代的可能,而受到多大的锐减。这也反向坐实了头盔一盔难求的困顿和被无限涨价的必然。

上网一查,若是执行相关新政,全国头盔缺口量高达2亿多个,这里面还不包含儿童头盔等一些个性需求。

佩戴头盔的用意谁都懂,但真正让大家一夜之间便乖乖地佩戴起来,或许摩托车驾驶员那里没有任何问题,但在电动自行车主这里确需过程。不管是以法规的名义规范下来,还是各地严格管控路面安全,或许还需要足够的过渡期。同时,对于疑似口罩严重缺口及其衍生的抢购囤货风潮,不能坐等民怨沸腾了才姗姗来迟、慢条斯理地“理一理”,毕竟此时事情已成了乱如女鬼的头发,公众已被缠得“半死”了。

幸亏公安部很快打破了地方性沉默,立即要求各地要稳妥推进“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6月1日起,执法处罚的范围限定为骑乘摩托车不佩戴安全头盔、驾乘汽车不使用安全带的交通违法行为。对骑乘电动自行车不佩戴安全头盔的行为,继续开展宣传引导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帮助群众配备安全头盔,提示有头盔的群众自觉佩戴头盔,各地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实施依法查纠的时间,并注重人性化执法、理性执法、柔性执法,注重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

公安部的这则信息公开后有什么效果呢?我的同事朋友不再抢购头盔了,许多市民也不再担心商家瞎涨价了,至于那些囤积居奇或买高价头盔的商家,虽不至于如有人痛骂的那样“将头盔烂在仓库里”,但至少不会像几天前那样趾高气扬了,这是明摆着的吧。

“一盔一带”是安全守护行动,也牵制了亿万家庭,我国作为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过3亿辆的国度,相应的政策调整就是民生要事,不能因为执行后有利于降低事故风险,就完全避开民意征集和政策执行的过渡期。或许是公众一时误读了相关政策,但若不是公安部很快出来“说话”,那围绕头盔而衍生出的更多问题,有可能让善意的出发点被误判,再好的政策执行也会受阻。

猜你喜欢
安全帽头盔涨价
小小安全帽,生命保护伞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犬用战术头盔
尿素涨价坐实的两个必要条件
共享单车涨价只能是权宜之计
爆笑四格
当头盔遇上高科技
汉字戴头盔
唉,又涨价了
肤色检测和Hu矩在安全帽识别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