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与策略研究

2020-10-28 08:47李林林周国梅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5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影响策略

李林林 周国梅

摘  要:近年来,人们的健康观从“无病即健康”转变成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的整体健康观。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儿童的问题行为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儿童的教育从家庭教育开始,家庭教育是儿童问题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家园联系是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一环,为家长提供专业的育儿理念尤为重要。为了更好的了解儿童的问题行为,学习减少儿童问题行为的措施,本文将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及文献对儿童问题行为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和家庭教育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综述,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家庭教育;儿童问题行为;影响;策略

一、儿童问题行为内涵界定

了解一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它的内涵,儿童问题行为的内涵界定国内外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个学者对问题行为的表述也不尽相同。

总的来说,儿童问题行为是指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1]通常表现为对他人产生不利影响、不符合社会规范或对自身身心发展不利。儿童出现问题行为应引起适度重视,以免阻碍自身发展。

二、儿童问题行为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问题行为有攻击性行为、恋物行为、撒谎行为、分离焦虑等行为。

(一)儿童问题行为表现

1、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常见的儿童问题行为之一,是有意对某一生物体造成伤害且被害者不愿接受的行为。通常攻击性行为表现有对生物体拍、打、咬、踢、抓等身体攻击,语言攻击也是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儿童用语言辱骂威胁他人同样也是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形式之一。

2、恋物行为

恋物行为是一种常见的儿童问题行为。儿童的恋物行为是一种离开某一陪伴惯了的物品就忐忑不安的行为。[2] 具体表现在儿童在睡觉玩耍时都要跟这些物品在一起,如小被子、毛绒玩具、衣服等,离开依恋物品就哭闹或焦躁不安,极度喜爱依恋物品。

3、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指个体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或与家庭分离有关的过度焦虑和发展性不适。[3]是儿童一种典型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常发生在儿童6-8个月和3-5岁。具体行为表现有离开妈妈长时间保持哭闹、抑郁、恐惧状态,总想不好的事情。

4、撒谎行为

儿童的撒谎行为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无意撒谎,无意撒谎是由于儿童的心理发展不成熟,在想象的世界里对自己的需要进行满足,却因为时常将想象与现实混淆而产生了撒谎行为;另一种是有意撒谎,有意撒谎又分为利他性谎言和利己性谎言,利己性谎言是个体考虑到他人的感受而做出的撒谎行为,是带有亲社会性质的,利己性谎言是儿童为了避免惩罚或希望得到某种奖赏做出的撒谎行为。

(二)儿童问题行为的主要成因

1、家庭教养方式

儿童的不良行为跟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有大量研究表明,惯于使用暴力惩罚孩子的父母其孩子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4]父母对孩子使用暴力惩罚的行为很多时候并不能起到减少孩子不良行为发生的作用,反而为儿童学习模仿攻击性行为树立了一个榜样。

家庭教养方式主要有三种:专制型、放任型和权威型。权威型家庭对孩子的限制过高,易激起孩子的抵触逆反心理,并在日常生活中模仿父母的言行,更容易习得攻击性行为。放任型家庭对孩子的限制过低,孩子要什么就会有什么,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控制差,很难考虑到他人,容易产生利己排他心理,与他人发生冲突易攻击他人。而权威型家庭对孩子的限制适当,家庭氛围较平等,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较强,心理健康,社会性发展良好。

2、家长对亲疏度的把握

德国行为学家发现了一个有名的现象——“印刻效应”。“印刻现象”即刚破壳的小鹅会本能的跟随破壳时第一眼见到的活物。这种现象不仅反应在低等动物上,也反应在人类身上。人类生命之处会本能的期待与母亲的接触,在与母亲的接触过程中建立依恋关系获得安全感,很多家庭过于关注孩子智力的开发而忽略了孩子的情绪情感需要,孩子的触觉需要得不到满足,没有与母亲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获得了不安全感,只能把这种需要转移到柔软且经常接触的物品上。

认知发展理论代表人物卡根提出,婴儿在6-8个月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图式:首先,熟悉的陪伴者面容;其次,离开的陪伴者会回来。如果出现与婴儿脑中不同的情境,即熟悉的照料者没有出现,或者照料者离开后没有再回来,则会打破他们建立的生存图示,他们就会因无法确定自己将处于何种未知的处境而产生强烈的分离焦虑。[5]这说明孩子的分离焦虑与照料者的依恋关系有一定的关系。

照料者在孩子婴儿期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就会获得足够的安全感,认为“我”是可爱的,别人也会觉得“我”是可爱的,形成了安全型依恋关系,这能让孩子有足够的“心理能量”适应新环境,对孩子3-5岁入园时期的分离焦虑非常有帮助。同时,父母的分离焦虑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孩子6-8个月的时候能感受到母亲的情绪,没有主见的母亲会在离开孩子后产生担忧、焦虑和不安的情绪,母亲的这种情绪传递到孩子身上不利于孩子度过这段分离焦虑时期。5-8歲孩子入园时期,照料者调整不好自己情绪,将孩子送往幼儿园时,表现出不舍和担忧的情绪,孩子感受到照料者的情绪会对新环境产生不安抵触的情绪,不利于孩子社会性的发展。

3、家长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引导方式

在发现孩子的恋物行为时,父母的引导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作用非常大。专制型家庭会在发现孩子的恋物行为后,强制收回孩子依恋的物品,斥责孩子的恋物行为,孩子在对与母亲接触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被剥夺了满足触觉需要的权利,只能压抑情绪,在这个时候斥责孩子很容易造成孩子低自尊,自我评价低,回避社交,害怕与人交往的后果,不利于孩子的社会性的发展。放任型家庭往往在孩子表现出抵抗哭闹的行为时就放弃了拿走孩子的依恋物品,对孩子的恋物行为放任不管,孩子的恋物行为得不到改善反而更依赖物品。当孩子有恋物行为时,应当拓展所恋物品的角色与功能,多给孩子一些爱与关注,满足孩子的需要,让孩子自己走出恋物行为时期。

儿童心理发展到一定階段,有了撒谎动机,自然而然地就出现了撒谎行为。儿童心理发展到这个阶段,家庭教育对儿童能不能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形成诚实的品质起着关键的作用。当儿童出现撒谎行为时,不要大惊小怪,随意给孩子贴上不诚实的标签,要及时引导,以一种合理正面的心态看待儿童的行为,同时家长要正视自己的行为,注意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如果家长总在生活中撒谎,儿童很容易习得撒谎行为,且如果家长对儿童过于严厉,儿童会因为害怕家长的惩罚而产生自我保护性谎言。

三、家庭教育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

(一)家庭教养态度与方式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

家庭教养态度与方式是长期较为稳定的一种家庭教育模式。平等的、温和的、接纳孩子的家庭教养态度与方式能让儿童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社会性发展良好,有主见,有自制力,从而降低儿童问题行为发生的概率,帮助儿童调整问题行为。而限制的、威严的、拒绝的、排斥的教养态度与方式则会让孩子的行为处处受限制,他人控制过高而造成自我控制力低,没有得到足够的爱与关注,很难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形成低自尊、低自我价值感。这类家庭教养态度与方式通常儿童问题行为发生的概率较高。放任型的家庭教育模式对孩子的限制过低,对孩子的需求无限满足,孩子很难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自制力低,不利于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孩子问题行为发生概率较高。家庭教养态度与方式是否达成一致也会对儿童的问题行为产生影响。

(二)家长受教育水平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

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影响家长的教养态度和方式,而家长的教养态度与方式与儿童问题行为密切相关。高教育水平的家长通常更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比较能用科学的方法教育,能关注到孩子的心理状况、身体健康、知识素养、社会适应等各方面。且教育水平与家庭收入密切相关,高教育水平的家长能为孩子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教育环境。而低教育水平的家长更关注学习成绩,知识水平限制了对孩子心理状况等其他方面的关注,将孩子的行为归结为孩子的自身特质,当儿童出现问题时,通常采用斥责、惩罚的方式去处理,长此以往,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研究表明,儿童问题行为发生的概率与家长受教育水平成正相关。

(三)家庭结构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

家庭结构不直接影响儿童问题行为,而是通过对教养态度和方式的影响去影响儿童问题行为。受计划生育的影响,现代家庭结构以“4+2+1”模式为主,一对父母加上祖辈四人都把爱倾注在一个孩子身上,对孩子的需求无限满足,过于溺爱,孩子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单亲家庭指因为丧偶或离异等原因只有父母一方抚养孩子的家庭。这类家庭生存压力较大,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对孩子的期望很大,对孩子过于严苛,问题行为出现概率较大。另外,父母一方角色缺失也会对孩子问题行为产生影响。重组家庭是一种特殊的家庭结构,这种家庭结构中的儿童通常因为家庭破裂而感到震惊和迷茫,对他人丧失信任感,不利于儿童心理健康。

(四)家长心理特征和素质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

母亲怀孕期间情绪波动大或长时间处于负面情绪中会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使幼儿期出现问题行为。且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儿童通过对家长的言行举止进行模仿学习,如果家长行为本身存在问题,儿童产生问题行为的概率就比较大。

四、儿童问题行为的家庭教育策略

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存在着轻家庭重学校的误区,事实上,生态系统理论却表明,家庭作为儿童活动和交往最直接的环境,他对儿童的影响也是最大的。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一个温馨的、平等的、接纳的家庭氛围能让儿童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儿童在平等的交流沟通中,感受到什么是爱,得到了足够的爱与关注,形成高自尊、高自我价值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能减少或避免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所以,家长有必要为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二)家长的教育方式达成一致

家庭教育中,儿童的照料者不止一个,父母双方共同发挥着教育作用。当父母的教育方式没有达成一致时,他们对儿童行为的评判标准也不同,同一个行为父母给出的奖赏或惩罚结果不同,长此以往,儿童会出现认知混乱,很难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标准。且父母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各执己见,容易发生争执,儿童长期生活在争吵不断的环境中,不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儿童的学习从观察模仿开始,父母作为儿童最长接触到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儿童造成影响。言传不如身教,家长希望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己却有很多问题行为,儿童通过模仿习得这些问题行为,家长却把问题行为归结于儿童本身的特性,斥责惩罚儿童,儿童容易产生认知冲突。

(四)行为干预

家长希望儿童形成某种行为习惯,就可以对儿童的这一行为进行及时强化,当儿童出现问题行为时,家长要明确说明对这一行为会产生的后果,给予适当的惩罚,对儿童的问题行为进行干预。

(五)认知干预

家长的认知干预。家长可以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儿童,正面理解儿童问题行为的动机,正面理解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结果。这样家长能调整好自己的认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儿童的问题行为,将这种积极健康的心态传递到儿童身上;对儿童在儿童没有出现问题行为前,进行积极评价,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减少或避免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二、儿童的认知干预。当儿童在接受到了负面的社会信息时,儿童的认知、态度也会受到影响,家长可以通过对儿童的态度、认知干预来矫正儿童的行为表现。

参考文献

[1]  郑玉珍.儿童问题行为综述[N].山西青年报,2015,5

[2]  蒋俊梅.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矫正[J].教育探索,2002,8

[3]  廖晨斐.解读幼儿的恋物行为[J].考试周刊,2014,38:194

[4]  王力娟/杨文彪/杨炳钧.分离焦虑研究评述[J].学前教育研究,2018,04:28

[5]  黄睿.幼儿分离焦虑影响因素探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学),2015,36(1):133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影响策略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