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迁儿童社区融入的探究

2020-10-28 17:33姜美毓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5期

摘  要:随迁儿童数量一直在不断增长,作为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随迁儿童备受社会关注。他们在进入城市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城市融入。而社区是随迁儿童融入城市前的一个预备所,同时作为随迁儿童的生活场所和社会化场所,社区在随迁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社会工作角度出发,选取辽宁省大连市FN社区的随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此社区内的随迁儿童社区融入问题通过游戏的切入点进行探索研究,帮助随迁儿童解决遇到的问题,使其能更快更好地融入社区之中。

关键词:随迁儿童;社区融入;游戏参与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以家庭责任承包经营制度为内容的农村改革和以发展城市经济、促进企业发展的城市改革逐渐在我国推行,极大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另外家庭责任承包经营制度,较为宽松的户籍政策,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20 世纪 90 年代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城乡分割的局面逐渐被打破,由农村进入城市务工的流动人口规模迅速增长,家庭式流动比例越来越高,近年来更是出现了“举家迁移”的模式,流动人口的结构也因此发生了重要变化。2017 年,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 2017》显示,2016 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 2.45 亿,约占我国总人口的 18%。我国人口流动的家庭化趋势依然明显,家庭户平均规模保持在 2.5 人以上,2 人及以上的流动人口家庭户占 81.8%以上。庞大的流动人口规模以及家庭化流动特征导致我国农民工随迁儿童的规模日益庞大。根据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义务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儿童数量从 2009 年的 997.11万增加到 2016 年1394.77 万人,增幅为 39.88%。因此,随迁儿童随父母进入迁入地,在迁入地接受文化教育已经成为了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他们在进入城市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城市融入。随迁儿童如果能顺利地融入城市,则会树立正向的思想品格,形成健全的人格;反之,如果没有较好地融入城市,则极有可能造成流动儿童性格上的缺陷,甚至危害社会。所以,帮助随迁儿童群体积极地融入城市就显得十分重要[1]。为解决流动儿童问题,我国政府将之纳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并颁布许多针对流动儿童问题相关办法和政策,如《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1998年)、《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2003年)等,并在《国务院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200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2014年)中专门提及到农民工儿童问题。这些办法和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反映出我国政府对流动儿童权益和权力的重视。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文是对现有关于随迁儿童研究的丰富及补充。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总量不断增长,而且举家迁移、长期居留趋势日益明显,随迁儿童问题也逐渐被专家学者所关注,相关研究也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目前关于随迂儿童的研究多集中在教育问题和必理健康方面,缺乏对随迁儿童社区融入、人际交往等领域的系统研究。本研究拟通过对随迁儿童人际交往状况进行研究,找出影响随迁儿童社会融入的因素,为随迁儿童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角度及思路。

2、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对随迁儿童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有一定帮助。有助于进城农民工随迁儿童个人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识,提升自信,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获得支持,增强归属感与参与热情,激发潜能,克服困难,很好地适应新环境,健康成长。其次,有利于促进农民工家庭的和谐。儿童健康成长是父母最大的心愿,农民工将自己的子女接到城市中一起生活,就是希望能给他们陪伴,带给他们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让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只有改善随迁儿童在城市生活过程中的人际交往状况,才能使他们成功实现社会化,进而融入城市生活。最后,有利于促进社会公众给予进城农民工随迁儿童更多的关爱,修正城市居民对于进城农民工随迁儿童的错误认知,打破歧视壁垒,营造有利于进城农民工随迁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坏境,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三、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随迁儿童的数量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个具有时代性与地域性的群体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1、随迁儿童

随迁儿童作为城市中一类特殊的群体,已有不少学者针对他们的生存现状进行了研究。在不同学者的研究中,这一群体也被成为“流动儿童”、“流动青少年”、“外来务工子女”、“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等。参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 1 号)》人口流动的定义,流动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据此,流动儿童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年龄在 18 周岁以下的人口。流动儿童的定义使用历史较长,而随迁儿童概念是新近出现的,比流动儿童更具有稳定性和长期定居性,而且是与城镇化进城中政府鼓励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相吻合的一个新定义[2]。因此,本研究根据被试取样特定,将这一群体称为“随迁儿童”,是指户籍登记在外省(区、市)、本省外县(区),随务工父母到输入地的城区、镇区共同生活半年以上的儿童[3]。

2、随迁儿童社区融入研究

社区融入是近年来关于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的新视角,研究者多从社区融入的现状、必要性及對策等方面进行研究。

社区作为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的生活载体和主要活动场所,是随迁子女社会交往的重要场域,而且社区还承担了一部分城市管理职能,所以,依托社区来探讨和解决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问题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必要性[4]。梁笑芬、樊有镇对随迁儿童的社区融入困境及原因进行分析,认为陌生的环境使随迁儿童身份认同感低、交际的边缘化使流动儿童产生无助感和孤独感、社区的排挤使得流动儿童产生孤立感和自卑感,这几个方面使得随迁儿童在社区融入中存在困难,最后通过对随迁儿童在个人能力、人际交往、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进行增权,使其更好地融入社区,促进自身健康发展[5]。刘盎通过增能的方式来提升他们的社区融入度,达到社区融入,社区认同,自我成长的目的[6]。

现阶段,关于随迁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一方面,关于随迁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研究内容丰富,并从多重角度分析了造成随迁儿童融入困难的原因,也相应地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和建议,现有研究成果加深了社会各界对随迁儿童社会融入现状的了解,也为政策的制定及调整提供了充足的依据。另一方面,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儿童的研究领域广泛,随着进城务工人员数量的持线增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现有研究涉及法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并且仍然不断引发不同学科领域学者的深入讨论。在研究范围方面,统观现有的研究成果,学者对随迁子女社会融入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全国以及主要流入城市的整体描述性分析上,而对大城市内城市街道、社区等微观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随迁儿童在社区中游戏来进行研究,以更微观的角度来探寻随迁儿童社区融入过程中的问题,旨在希望能有力量解决其遇到的问题,让这个群体的儿童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健康快乐地成长与发展。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具体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

1、文献研究法

笔者通过查阅并整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有一定宏观把握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儿童在社会融入方面的现状及困难,从中得到许多有益启发。

2、调查研究法

笔者通过走访社区,对随迁儿童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得到丰富的一手资料,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儿童的基本特征、社会融入状况的分析提供了真实有效的数据。

五、大连市FN社区随迁儿童社区融入过程研究

在对社区内学龄期随迁儿童进行访问时,围绕他们感兴趣的游戏话题来交流。因为游戏的过程本身就是儿童交往的过程。游戏能够增强儿童的自信、满足儿童心理需求。它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游戏参与度

随迁子女虽然在场域上属于城市社区,但是他们自身的融入却面临困境。我国的户籍制度、教育政策等对流动儿童有制度性“歧视”随迁儿童跟随父母来到城市社区,儿童和父母一样大多数把自己定位为外地人或者说是半个城市人半个外地人,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吸纳城市文明,而采取消极、怀疑甚至逆反的态度。儿童一般表现为不愿意参与社区伙伴的游戏。笔者在与随迁儿童小王(女,9 岁,到FN社区一年)的访谈中就发现此问题。

笔者:“你喜欢现在住的这个社区吗?”

小王:“嗯……,(思考)说不上来,反正没有在老家时候放松。这里就是感觉有点陌生。”

笔者:“你在这有认识的朋友吗?”

小王:“在这也没认识多少人,我和别人很少说话,来这一年了也没交到什么朋友。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看不起我,反正我心里感觉有点自卑,没人玩,很孤独。”

笔者:“那你愿意和社区里的那些孩子们交朋友吗?”

小王:“我看着他们玩的很好,就不知道该怎样去接触,害怕他们会不想理我,他们也没来找我,我也就没去主动问过。”

从访谈中可以看出,小王在生活的这个社区中并没有感觉到在老家似的那种轻松感,自身性格的孤僻以及存有的自卑心理让小王与社区本土居民显得有点疏离,生活在社区一年也没有认识很多的人,这让小王感觉孤独失落。

2、游戏方式不同

外来的随迁儿童因为异地流动性强,他们每到一个地方总需要适应一段的时间,初来乍到总显得小心谨慎,行为刻板。相比于本地儿童,他们的个人能力还有所欠缺,学习能力也没有本地儿童强,有些简单的事物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因为儿童游戏方式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习惯,来到一个新的环境要重新学习和适应的方式和规则,有些儿童对自己的评价都较低,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在对小李(男,11 岁,到FN 社区半年)的访谈中就发现该问题的存在。

笔者:“你经常出去和附近的小朋友玩吗?”

小李:“嗯……刚来的时候听见有小朋友玩的声音,就跑出去找他们,后来不怎么出门了。”

笔者:“为什么不出去玩了?”

笔者:“是因为别的小朋友欺负你吗?”

小李:“倒也不是,他们开始也和我一起玩,但是他们玩的东西我都不会,我说一个游戏,他们都说没听过,然后我也就不怎么说话,怕他们觉得我土。”

访谈中的小李来到新的生活环境后,处事拘谨,不敢多与他人交流,心理上总觉得别人优于自己,自我认可度、接纳度不高,对自我的评价偏低。这样的行为在刚迁入社区的随迁儿童身上表现的较为突出。

3、游戏互动

随迁儿童在心理上抵制城市生活及其他群体,没有朋友的陪伴,长此以往造成孤独、自卑、不信任的人格互动,与他人的交流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在对小丁(男,12岁,到FN 社区两年)的访谈中就发现该问题的存在。

笔者:“来社区这么久,感觉怎么样?”

小丁:“还行吧。”

笔者:“你一般和朋友们玩什么游戏啊?”

小丁:“我一般和鹏鹏一起玩摔卡。”

笔者:“你就和他自己玩吗?”

小丁:“他也带我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但是發现他们不怎么理我,不喜欢他们。”

小丁:“就没人的时候自己去找鹏鹏玩。”

笔者:“为什么喜欢和鹏鹏玩啊?”

小丁:“因为鹏鹏和我好。”

访谈中小丁少言寡语,不喜欢交流,与社区朋辈群体互动很少,性格内向,这严重阻碍了他们自身融入社区、融入社会的进程。

六、结论

我并不想带着一种同情和怜悯去接触随迁子女。他们不是问题儿童,如同他们一样,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经历迁移。流动是这个时代的主题。每一种异质文化要融入主流社会都会遇到种种障碍。通过对FN社区的随迁儿童针对游戏的三个方面进行访谈,可以发现随迁儿童在社区融入过程中的困难:

1、缺乏沟通技巧,言语沟通与非言语理解能力弱

随迁儿童在与交往的过程中,自我表达能力比较弱,理解能力比较低,不能清楚地用言语和肢体语言表达自我、与同伴沟通存在障碍,无法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不利于彼此友谊的建立。

2、交往被动,活动参与度低

随迁儿童在进入陌生环境时表现出紧张,而且在语言、衣着、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等方面都与迁入地儿童存在显著差异,与同伴存在隔阂,心理压力加大,导致他们在遇到困难时不愿意去向同伴主动寻求帮助,社交被动,活动参与度低,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又深刻影响着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和人际交往,影响他们融入社区。

3、存在交往情绪障碍,缺乏交往自信

随迁儿童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常常会因为自己与当地儿童的差异而感到自卑、紧张、焦虑,因而产生交往情绪障碍,影响交往能力,进而影响他们在社区中参与互动,阻碍社区融入。

庄珍珠指出,与同伴的互动,不仅能够帮助儿童提高对自我的认知,提升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树立角色意识,还能让儿童彼此加深交流与沟通,建立起信任、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促进他们的社会化[7]。游戏作为一个载体,在社区融入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于随迁儿童来说,在社区中与朋辈群体游戏参与与互动影响着他们的交往,交往程度对他们融入社区,甚至融入城市有着重要作用。

无论是主动选择融入还是消极被动地被接纳或被排斥,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自己的人生态度。在这样一群特殊的儿童身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变迁的烙印。面对城乡的异质性,他们或选择奋起努力,或忍受等待,或是想象逃離,不同的态度和行动形成他们不同的社区融入态势,也折射了迁移——融入对于他们人生的独特意义。

参考文献

[1]  蔡雅芸.社区融入视阈下农村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问题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

[2]  邝宏达,徐礼平. 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随迁儿童的界定及其关系[D].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7(2),28-33.

[3]  孙亚文,贺雯,罗俊龙.随迁儿童元刻板印象威胁对工作记忆的影响:群际焦虑的中介作用[D].心理学报,2015(47),1349-1359.

[4]  孙雪蕊. 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区交往融入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

[5]  梁笑芬,樊有镇:《增权视角下社会工作促进城市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探索——以广州J 项目为例》[J],青少年学刊,2016(5).

[6]  刘盎. 增能视角下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儿童社区融入的实务探索[D].郑州大学,2019.

[7]  庄珠珍.角落里的孩子——儿童同伴排斥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J].中国社会工作,2018(24):32-33.

作者简介:姜美毓(1996.12-),女,汉族,辽宁大连人,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社会工作,研究方向: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