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垃圾分类促环保

2020-10-28 17:33钱家玥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5期
关键词:垃圾分类知行合一学校教育

钱家玥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未来的主力军,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将对未来社会发展起到具有深远意义的影响。垃圾分类教育作为环保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教育教学工作者深入研究,广泛实践。本文就垃圾分类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意义及学校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垃圾分类教育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知行合一;学校教育;意识;渗透

人类社会的发展依托着自然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在一次次地实践和反思中被不断的重新审视和刷新。随着社会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人类发展与环境退化的矛盾日益凸显,这迫使人类不得不停下脚步,反思与改进。

我国近年来采取由点到面的模式加速在全国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在多个省市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习总书记在2016年12月亲自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习总书记至今仍始终关注着垃圾分类这件民生“小事”,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视。

一、垃圾分类实施的原因

垃圾分类与环境保护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垃圾分类使得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从而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化,为环境保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站在城市环境还是社会发展的角度,垃圾分类都起着不容小视的作用。

1.城市压力巨大,社会发展受阻

垃圾得不到有效处理、资源严重浪费是我国当前环境问题的一大不可忽视的难点。燃烧垃圾产生的有毒废气污染城市环境;未经分类的垃圾混杂着有害垃圾经过填埋处理后污染土地导致二次污染,资源浪费;垃圾混杂,没有特效处理方法,导致部分垃圾堆积无法降解,占用城市土地资源;塑料、泡沫等垃圾未得到回收再利用变成海洋垃圾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没有合理分类的垃圾已经给城市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便,甚至给人类生活埋下了隐患,因此,垃圾有效、合理分类,专项专治,集中处理,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它不仅缓解城市土地紧张、空气污染严重的问题,更关乎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2.学生意识不强,环保观点淡薄

虽然环保这一问题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在人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落实情况仍然不理想。就孩子们刚进校园为例,相当一部分孩子用纸浪费,随意踩踏草坪,垃圾不正确处理,见到地上有垃圾不会主动捡起等。甚至在家长中也存在与环保这一理念背道而驰的现象。

我国其实早在好几年前就已提出垃圾分类的口号,但至2019年7月,从上海严格贯彻落实垃圾分类制度的实际实行效果看来,情况并不乐观。足以可见虽然环保意识在社会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宣传,但公民对于环保行动的落实,仍有欠缺。

二、垃圾分类教育的实践

学生是社会未来的主力军,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有效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形成社会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认识并承担社会责任,将会对学生、对社会的未来,起到具有深远意义的影响。

学校在近几年中,在环境保护教育尤其是垃圾分类教育方面,采取了许多可实行的方案,并颇有成效。力争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1.知

(1)多途径宣传,提高分类意识

学校充分利用开学典礼、国旗下讲话、少先队活动课、科学课等各种渠道,发动学校大队部、各中队辅导员、科学教师、学校大队部干事等多方力量,全方位地向学生介绍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会垃圾分类,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垃圾分类口诀的教授,使得学生渐渐熟悉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和操作。

(2)巧方法深入,明确分类意义

学校特利用儿童哲学课,引导学生探讨“什么是垃圾”等哲学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并分别形成各自独特的见解。“有价值的垃圾不是垃圾”,“没有被合理利用的资源才是垃圾”,“垃圾合理开发利用是很好的资源”等独到而富有哲学深度的观点,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被一一提出,在这样有趣而有思维性的探讨过程中,学生形成了对“垃圾”这一概念的正确认识,并深刻领悟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行

(1)习惯成自然

为了不使垃圾分类流于形式,学校每个班级会设有特定的垃圾分类管理员,督促班级学生正确进行垃圾分类。同时,学校的少先队干事还会每天不定时进到各个班级对各班级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检查并打分,最终的得分情况将汇总到大队部,直接影响文明班级的评比。不仅如此,学校大队部老师也会不定时对个别班级进行抽查,确保每个班级在任何时刻都能很好地落实垃圾分类。这极好地促进了学生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

(2)实践出真知

每学期开学的毅行,有一个固定环节是倡议孩子们带上垃圾袋和手套,沿路将路边的垃圾捡起,并带回进行处理,还城市洁净。孩子们对这一活动乐此不疲,带上手套,小组内分工合作,小组间相互竞争,好不热闹!自去年垃圾分类在我市正式实施开始,学校非常重视对每一个孩子的垃圾分类教育。自此,运河毅行又多了一个环节——垃圾分类!小组成员相互合作,独立完成垃圾分类。教师对不同小组进行评价打分,并对优秀的小组进行表彰。孩子们不仅乐享其中,更能出色完成各项指定任务,熟练垃圾分类。

(3)一见胜百闻

“百闻不如一见”,学校特组织学生参观天子岭垃圾填埋场,亲眼目睹垃圾处理背后的故事,了解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由“臭名昭著”逐渐向“被周围居民广泛接受”的蜕变历程,更深刻感受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及优势。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让学生在实地考察中,更直观地发现、感受到垃圾分类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切实的便利和好处。增强学生实践垃圾分类的决心。

(4)小手拉大手

垃圾分类教育,学校不止步于学生,更希望通过学生,将垃圾分类的观念扩散、输出,带动垃圾分类在社会的实施。学校努力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宣传模式,分别带领低段孩子开展“小手拉大手,跟我一起走”和中高段孩子“小手拉大手,分类进万家”等系列活动。鼓励低段孩子带动家人、亲朋做好垃圾分类,将垃圾分类落实到日常,中高段孩子进行社区知识宣传,在城市里以点带面,促进垃圾分类全民化。使得学生在反复实践和运用中充分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并将这一极具价值的活动带动起来。

三、垃圾分类教育的成效

環境保护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它必然是漫长、曲折的,因此需要长期坚持,不断改进,才能实现代代相传,垃圾分类教育亦然。就目前的实施情况和高年级学生接受教育后的行为习惯来看,学校教育在孩子环保观念的养成和改善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孩子们思维方式和行为。

1.校内调查

我校在垃圾分类教育实施初期,对学生进行了垃圾分类意识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学校进行垃圾分类教育之前,只有少数家庭是在进行垃圾分类的,个别家庭能够严格执行垃圾分类标准规范地进行垃圾分类。在经过一学年的垃圾分类教育之后,学校再一次对学生垃圾分类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几乎全校所有学生不仅在校能做好垃圾分类,在家一样能够带动家人坚持做垃圾分类。垃圾分类俨然已成为学生的一种优秀的行为习惯,延伸至了学生的生活之中。这也是学校教育想要达成的目标。

2.校外反馈

不仅如此,学校更留心校外第三方评价,形成更为客观、准确的认识。上至学生所在社区居委会,下至学生父母,学校均得到了较好的反馈。有个别社区居委会领导甚至特别向学校致谢:常看到本校学生带着家中初步分类的垃圾来到小区垃圾桶前,在指定垃圾桶前每一次都能做到耐心、细致、准确地垃圾再分类,体现了超高的素养。也有学生家长反馈,自从学校实行垃圾分类教育之后,孩子在家主动承担垃圾分类工作,并向家人进行知识普及,家人也跟着学到很多。出门在外也不敢随便乱扔垃圾了。

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关心身边的环境,凭借自己的能力主动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正是学校环境教育的初衷。垃圾分类事小,重在引导学生主动关心环境,以客观、正确的角度看待人与环境、自然的关系,给国家的环境保护事业带来深远影响。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态度,发展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做到知情意行统一,不失为一种增值。

作为公民,尽绵薄之力,为环保做贡献,义不容辞。作为教师,尽自己所能,教会孩子们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为未来勾勒美好蓝图。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孩子作为祖国的未来,应当不仅会学习,更应会生活,懂感恩。感恩自然馈赠给人类的一切,用实际行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回报自然。

猜你喜欢
垃圾分类知行合一学校教育
小学校本课程《垃圾分类》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垃圾处理难题
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的做法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