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无锡华氏家族的碑帖活动

2020-10-29 02:49王照宇
艺术品 2020年8期
关键词:文徵明金石华夏

文/王照宇

澄观楼法帖

经过代代相传,至南宋宁宗(1194—1224)时,华家出现了一位杰出人物—华诠(1206—1285),他被封为华氏之第五代始祖,元代华悰(1341—1397)在宗谱里这样记载:“府君讳诠,字君选……自幼颖悟读书,务达奥义,既长为乡之闻人,资产埒封为常郡钜族之冠。宋由纳粟授将仕郎主,无锡县簿,五子益振诗礼之风,华氏之盛自此始焉……吴兴赵孟为著墓表。子五:友谅、友直、友闻、友龙、一雷。”“至诠,家产益拓,岁得租四十八万石有奇,时称‘华半州’。”华诠时,华家不仅家业殷实,而且在仕途上亦有作为,由此初步奠定了华家望族的基础。在人丁繁衍方面,华诠一共生了五个儿子,其中长子华友谅在南宋时任朝奉郎;次子华友直元时任常州路总管兼劝农事;三子华友闻任无锡县监税,元代大书法家揭傒斯(1274—1344)曾为之撰写过墓志铭;四子华友龙任处州路录判,历官扬、通、泰三州屯田提举;五子华一雷(1248—1306)曾任濂溪书院山长。嗣后,兄弟五人共生子十五人,其后裔分别为“十通”“五奇”,其中尤以通四通八两支最为繁盛。此处的“通”“奇”, 据《华氏本书》解释,“十通五奇”为嫡出和庶出之分。“十通五奇者,何有嫡有庶。嫡也,而通之;庶也,而奇之。亦将以通人奇人之望后裔也”。

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谱系中,尤以通四通八两支最为繁盛。华友闻之子华璞,为通四之始祖,元末明初迁往鹅湖边的华贞固为通四支,明中叶著名鉴藏家华夏也是通四支的后人。华友龙之子华琳(1268—1334),为通八之始祖,较之通四一支而言,该支系人丁弱于前者,明时比较著名的人物有华麟祥(1464—1542)、华云(1488—1560)父子。其中,华夏以收藏古物而闻名于世,在清代曾有“江东巨眼”的称号,实际上他也是有明一代非常著名的私人刻帖者,著名的《真赏斋法帖》即为华夏所刻。华云不仅诗文负盛名,且富于收藏书画,同时华云亦曾有过刻帖活动,后世学者鲜有人措意于此。

一、华夏的金石收藏与《真赏斋帖》

华夏(1494—1567),字中甫,一作中父,号东沙、东沙子,在清代的方志中曾有“江东巨眼”的称号。他是荡口华氏始迁祖华贞固(1341—1397)的七世孙,为荡口华氏通四支一系。华夏以收藏古代书画、碑帖、古籍以及文玩等享有盛名,尤其是古代书画与金石的收藏,最值得称道。华夏的碑帖活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私刻《真赏斋贴》,其二是金石收藏。关于《真赏斋帖》的刻制经过,《古今法帖考》记载:“锡山华东沙出其所藏古迹,勒成三卷。钩摹者为文待诏父子,刻石者为文氏客章简甫。摹勒既精,毡蜡尤妙,为有明一代刻帖第一,出《停云馆》上。”近人张伯英则这样说道:“《真赏斋帖》,明华夏辑。夏,字中父,江南无锡人,以家藏真迹,刊成三卷。上卷锺繇《荐季直表》,中卷王羲之《袁生帖》,下卷王方庆《万岁通天进帖》。钩摹者文徵明父子,刻石者文氏客章简甫。”《真赏斋帖》于嘉靖元年(1522)由无锡大藏家华夏编次,文徵明(1470—1559)父子钩摹,苏州人章简甫(1505—1574)镌刻,一共三卷,其中上卷为锺繇(151—230)《荐季直表》,中卷为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袁生帖》,下卷为王方庆(主要活动于8 世纪)所进《万岁通天帖》,它们皆属华氏旧藏真迹。另外,他还将《荐季直表》后元人陆行直(1368—1398)、郑元祐(1292—1364)、袁泰(主要活动于14 世纪)以及明人李应桢(1431—1493)、吴宽(1435—1504)等人的题跋和《万岁通天帖》后宋人岳珂(1183—1243)、元人张雨(1283—1350)二人的题跋也一并刻入了法帖内。其中《袁生帖》以最为精当,虽然它只有三行,清人张廷济(1768—1848)说:“华中父藏弆之富,何难以他帖摹充,而此三行一石为一卷,此正其谨严不苛刻,丛帖者当以为法。”从中不难发现华夏镌刻此帖时的谨慎态度。明人崇尚锺繇的书法,自其《荐季直表》刻入《真赏斋帖》后,经由刻帖的流传,为时人学习锺书提供了新的典范,时人王世贞(1526—1590)曾评价这种影响:“今天下人学锺书者,俱《季直表》,遂尔成风。”“自华氏之刻行,而天下之学锺书者,不复知有《淳化阁帖》矣。”史载,《真赏斋帖》刻成后不久即遭遇倭寇之乱,原石遂被大火焚毁,华夏又依据真迹另刻了一个新版,后人遂称火灾前的刻本为“火前本”,灾后的刻本则称为“火后本”。“火后本”每一卷的卷尾都增刻了文徵明的题跋,下卷则多了文彭的题跋,此石后归王肯堂(约1552—1638)。迨至清初,又有人刻制了一个石本,现藏于华孝子祠堂。据王壮弘研究,清初的刻本上王方庆的款较高,与“史馆新铸之印”的“新”字相齐平,而上卷的“书锦堂”二印,“火前本”与“火后本”皆为阴文,清初刻本则作阳文。由是,《真赏斋帖》的拓本便形成了“火前本”“火后本”“清刻本”三大系统。后世的诸多本子,则大多是在此三本的基础上所衍生的一些略微复杂的“变本”。

华夏刻 火前本《真赏斋帖》

华夏的金石收藏,其好友文徵明《真赏斋铭》一文提及了华夏藏品中的十三件“魏晋唐剧迹”和部分金石藏品。其中金石提到了六件:周穆王壇山古刻、蔡中郎石经残本、夏承娄寿汉碑、乐毅东方晋刻、定武兰亭帖、淳化祖刻。至此,书法与金石的总数达到了二十五件,几乎比文徵明《真赏斋铭》中提到的多了一倍。《珊瑚网》中的文献依据,汪砢玉说是来自“文太史徵仲叙名”,但是现藏上海博物馆的《真赏斋图卷》后的文氏楷书《真赏斋铭》一文却没有提及如此多的藏品。两个文献中都提到的藏品是这些:锺繇《荐季直表》、王羲之《袁生帖》、虞世南《汝南公主墓铭起草》、王方庆《通天进帖》、颜真卿《刘中使帖》、徐浩《道经》《周穆王山古刻》、蔡邕《石经》残本、《淳化祖帖》初刻本、《定武兰亭》、《乐毅东方晋刻》。

华云藏 黄庭坚书法拓本

此外尚有文字更为冗长的丰坊《真赏斋赋》,这篇长达万余字的文章,经过陈斐蓉深入而又细致的研究,认为这篇作于1549年6 月3 日至7 月24 日期间的长文,极有可能经过了后人的重新装裱,尤其是现藏上海博物馆的文徵明《真赏斋图卷》拖尾处的丰坊亲笔原文,也极可能出于后抄,至于是否为丰氏亲笔,笔者持保留态度。就华夏的收藏来言,是文记述了华夏所收藏的书法、金石、碑刻以及绘画作品总计达五十二件,另有古籍三十八件。此外,作者认为“显赫的身世,深厚的学养,鉴赏的名声,使丰坊被认为是华夏写作此赋的最佳人选”,实际上丰、华二人也的确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2003 年台湾文化大学蔡淑芳的《华夏真赏斋收藏与〈真赏斋帖〉研究》则整理出华夏的书法藏品二十五件,碑帖收藏十八件,绘画藏品二十二件,由此得出“真赏斋”所有藏品总数达六十五件,同时作者亦对每一件藏品进行了适当的描述,诸如藏品概况、流传情况与现状。由是,自明以来关于华夏“真赏斋”的整体收藏情况基本有如下五种较有代表性的书法:

文徵明《真赏斋铭》:“魏晋唐贤剧迹”法书六件,金石类七件,总数十三件。

丰坊《真赏斋赋》:书画与金石类五十二件,古籍三十八件。

汪砢玉《珊瑚网》:书法十九件,绘画十六件、金石类六件,总数四十一件。

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书法十六件,绘画十七件、金石六件,古籍三十八件,另有文玩若干件,总数在八十件左右。

二、华云的刻石

华云,从龙,号補庵、補庵居士等。他是无锡东亭华氏通八支的后裔,与华夏血缘关系较远。华云以诗文名世,且负盛名。就书画收藏而言,华云的声望某种程度上可以超越华夏,这不仅是因为他本人家富收藏,更重要的是华云在科举方面取得了华夏远不及的成就。此外,华云一生交游甚广,且儿孙较多,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清末,成为不折不扣的文化世家。华云本人不仅刻石,且有碑帖收藏。就刻石而言,华云曾有《绿筠窝帖》传世,周道振 《浅谈无锡明清刻帖藏帖情况》一文曾说:“容庚《丛帖目》卷三《停云馆帖》十二卷所附罗振玉《绿筠窝帖》跋文,知无锡明代应藏有《绿筠窝帖》刻石。此帖石是苏州文徵明七十岁时摹刻四宋书帖以赠无锡华云者。”无锡博物院现藏有一册宋人黄庭坚行书《次韵李任道晚饮锁江亭册》(纸本,十九开,每开纵32 厘米,横12 厘米)拓本,极可能是仅见的华云刻石。该拓片山谷书法后有三行隶书题识:“嘉靖二十五年□□秋,锡山华氏绿筠窝摸勒上石。”下钤“補庵居士”方形印、“华云从龙”方形印、“我思古人”方形印,并有“长洲章简甫刻”一行隶书题款。说明此刻石应为华云所为,并由苏州刻石名家章简甫镌刻。而“绿筠窝”这一斋号的再次出现,说明华云亦曾使用其祖上的斋号。但《绿筠窝帖》究竟是什么面貌,周道振在其《介绍无锡华氏三帖中的〈澄观楼法帖〉》一文中说道:“《绿筠窝帖》,本是明嘉靖十八年(1539),苏州文氏以所刻宋蔡、苏、黄、米四家法帖石刻赠无锡华云,云即藏之绿筠窝中。此石拓本仅近代罗振玉曾见并跋,并指出‘恐无第二本’。确如所言,后未闻有见者。”

三、华瑞清与《澄观楼法帖》

无锡华氏家族在明清时期的碑帖活动,主要包括金石收藏与镌刻法帖,这些活动的展开无疑与当时整个社会重视碑帖的风气有重要关联。就存世的文献、书画、古籍等材料来看,自元代以来华氏族人所取得的成就实际上旁涉至文学创作、书画艺术、古物收藏、出版业等文化领域。真正从事碑帖活动的则主要集中在华夏、华云与华瑞清三人。

注释:

① 有关无锡华氏的整体研究,可参阅吴仁安《江南无锡“望族之最”华氏宗族和明代翰林学士华察及其世家》,《第十一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858—871 页,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年。

② 华渚,字方雷,有声复社,国亡后著书以终。其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清末明初,著有《华氏本书》。

④《无锡文库·第三辑》,《华氏谱略》,25 页,凤凰出版社,2012 年。

⑤ 华友闻,1242—1313 年,字起滨。妻袁氏,生子华瑜、华璞、华璹三人,女三。孙子十二;曾孙男二十,女十一;玄孙男十一,女九;华友闻一门五世共计八十六人。

⑦ 华渚《华氏本书》,卷24,《五宗通奇列传第一》。

⑧ 华渚《华氏本书》,卷2,《五世通奇谱总目》。

⑨ 华璞,生卒年不详,以赈饥荐授进义校尉,生有六子。

⑩华琳,字可珍,号玉山。

⑪周道振、张月尊《文徵明年谱》,320 页,百家出版社,1998 年。⑫容庚《丛帖目》,219 页,台湾华正书局,1984 年。

⑬张廷济《情仪阁题跋》,154 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 年。⑭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1 页,台北伟文图书公司,1976 年。⑮王壮弘《帖学举要》,58 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 年。

⑯陈斐蓉《丰坊〈真赏斋赋〉研究》,《艺术学研究》,2012年第1 期, 630—647 页。

⑰陈斐蓉《丰坊〈真赏斋赋〉研究》,《艺术学研究》,2012年第1 期, 638 页。

⑱蔡淑芳《华夏真赏斋收藏与〈真赏斋帖〉研究》,台湾文化大学史学所硕士论文,2003 年,未刊。

⑲周道振《浅谈无锡明清刻帖情况》,转引自《周道振文集》, 115 页,《无锡文博》,2014 年增刊。

⑳周道振《介绍无锡华氏三帖中的〈澄观楼法帖》,《无锡文博》,2004 年,第3 期。

㉒王连起《中国书画鉴定与研究—王连起卷》,90 页,故宫出版社,2018 年。

㉓华瑞清,字漱艺,国子生,华世祯后裔,其小传见《(光绪)无锡金匮县志》,转引自《无锡文库》第一辑,106页,凤凰出版社,2011 年。

㉔华庆远小传见《(光绪)无锡金匮县志》,转引自《无锡文库》第一辑,111 页,凤凰出版社,2011 年。

㉕华庆远《华子嘉诗稿》册后题跋,无锡博物院藏。

猜你喜欢
文徵明金石华夏
绽放,华夏之美
金石不朽 承载灵渠千年记忆
新增编委介绍
金石包装有限公司
诗文书画四绝才子文徵明
三姐,钱够吗?不够问我要,开心最重要
——文徵明《致妻札》
华夏航空首架ARJ21首航
一场约架,变了华夏
冷热
纸间书画馆 “江南四大才子”文徵明:慢慢写字,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