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中医学防疫

2020-10-29 08:53
幽默大师(漫话国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抵抗力

疫病是由一些强烈致病性的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从古至今,人类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疫病,有些基本绝迹,比如天花、黑死病,有些则可能永久地与人类社会共存,比如艾滋病、流感等。

有人类聚居的地方就有疫病,它的存在甚至早于人类历史。疫病就像隐形的怪兽,出现时让人防不胜防,肆虐时让人措手不及。中医在和疫病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很多实用的经验,到现在仍然运用于防疫工作,甚至融于我们的生活习惯之中。

宅家隔离,远离疫病

中国古代的医生们早就注意到,疫病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染性特别强。因此,隔绝传染源是防止疫病最有效的做法。中国古老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告诫大家要适当地避开那些有害的外界致病因素。当疫情发生时,只要不去疫情严重的地方,不与感染疫病的人接触,就会降低被传染的风险。

《汉书·平帝纪》中也记载“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意思是空出房舍,建立隔离场所来对染上疫病的百姓进行医治。在今天,隔离依然是战胜疫病的主要方法,可以有效地阻止疫病扩散。疫情严重期间乖乖宅在家,少出门,少与他人接触,病毒就会对我们毫无办法,这样坚持一段时间,病毒自己就“逃之夭夭”了。

勤消毒,让病毒无处可藏

病毒非常狡猾,除了人体,还会想方设法“埋伏”在其他地方,伺机“进攻”接触它的人,比如门把手、电梯按钮、封闭的空间等。因此,我们要注意时常给活动场所清洁、消毒。

中医很早就有了消毒的观念,在古代,人们会使用石灰、艾草等药物进行消毒。秦朝时,为了防止疫情,城门口设有专人对入城的车辆与马匹等用“火燎”“烟熏”的方式来消毒。如今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消毒方法更加多样化,也更加方便、有效。

搞好环境卫生是关键

疫病一般发生在自然灾害后,或是由环境卫生不好引起的,因此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是防范疫病的关键。古人十分注重个人卫生,认为“日五盥,盖谓洗手不嫌频数耳”,是说每天频繁洗手都不嫌多。他们还认为“住房不论大小,必要开爽通气”,意思是要注意房间通风。秦朝时,随地扔垃圾是一种违法行为,会被处以严苛的刑罚。

今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做到勤洗手、勤通风、勤打扫,不给病毒机会。

强健身心,让病毒望而生畏

病毒老是欺软怕硬,抵抗力差的人更容易成为它的目标。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告诉大家只要身体有足够强的抵抗力,那么病毒就很难为非作歹。

运动是提高自身抵抗力的好办法。我国古代名医华佗在东汉时期就发明了“五禽戏”,引导大家模仿老虎、熊等动物的动作来增强自身的体质。当然,运动也要注意适度,当过度劳累、体力衰弱的时候,抵抗力也会下降。因此,我们要在加强锻炼的同时,注意好好休息,保存体力。

除了生理原因外,心理上的压力也会降低抵抗力。中医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当一个人内心从容安定的时候,抵抗力就会变强。因此,疫情期间,我们不必过度紧张,也不要盲目使用未经证实的防疫药物。

中医防治疫情的经验、方法还有很多,大部分在今天仍然适用。如果我们用好这些方法,一定会对防治疾病产生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抵抗力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于健康有益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于健康有益
城市环境卫生中的公厕管理问题研究
给花生找“亲戚”增强抵抗力
环境卫生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当动物画上眼睛
个人卫生不容小觑
保持环境卫生
桶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