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查耳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2020-10-29 09:25罗维贤杨礼寿杨小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浓硫酸类化合物产率

罗维贤,杨礼寿,杨小生,3*

(1贵州大学药学院,贵阳550025;2贵州医科大学省部共建药用植物功效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0;3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14)

查耳酮是许多天然存在的化合物中最常见的骨架之一,研究发现查耳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较为广泛,例如肿瘤、炎症和糖尿病。查耳酮类化合物美托查酮(metochalcone)和索法酮(sofalcone)曾分别作为抗胆碱药和抗溃疡药应用于临床。查耳酮化合物由于自身结构的柔性能够与诸多受体相结合,从而体现出了许多生物活性,如抗蛲虫、抗过敏、抗肿瘤、抗氧自由基、抗菌、抗病毒、抗溃疡和解痉挛。合成查耳酮类化合物经典的合成方法为碱或酸催化的Claisen-Schmidt缩合[1]。常使用的碱催化剂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双(三甲硅基)酰胺锂和哌嗪。酸催化剂有氯化氢、三氯化铝、四氯化钛、氯化钌、三氟化硼、对甲苯磺酸。也有文献报道了研磨法[2]、微波加热法[3]以及水作为溶剂相转移催化法[4]合成查耳酮类衍生物。但是Claisen-Schmidt缩合存在反应时间较长、常伴有副产物或反应不彻底导致难以分离的缺点[5]。除了经典缩合反应外,交叉偶联法(Suzuki反应[5]、Heck 反应[6]、Julia-Kocienski反应[7]、Wittig反应[8])和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也常用于查耳酮类化合物的合成[9],但总体得率不理想。因此,开发简便、高效、反应条件温和的查耳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1,4-二氧六环(1,4-dioxane)为溶剂,PPA/H2SO4体系催化苯乙酮和苯甲醛缩合合成系列查耳酮类化合物(路线1)。此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且所使用的催化剂成本低。

Scheme 1 Synthesis route of chalconesPPA:Polyphosphoric acid

1 试剂和仪器

多聚磷酸(PPA,纯度大于80%,海业联联合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浓硫酸(纯度98%,重庆川江化学试剂厂);1,4-二氧六环[纯度99.7%,重庆川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

INOVA 600 MHz核磁共振仪(TMS内标)、Impact HD Q-TOF型高分辨质谱仪(德国Bruker公司);红外光谱仪(天津港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XT-4型显微熔点测定仪(北京泰光仪器有限公司)。

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以苯甲醛(0.8 mmol)和苯乙酮(1.0 mmol)为反应底物,优化反应条件。分别考察PPA用量、浓硫酸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酸的种类以及溶剂种类对反应的影响,筛选出最优反应条件。

2.2 反应底物的拓展

以化合物3a为例,在优化好的实验条件基础上,取PPA(5.0 mmol)加入20 mL圆底烧瓶中,再依次加入1,4-二氧六环(3.5 mL)、浓硫酸(20.0 mmol)、苯甲醛(0.8 mmol)和苯乙酮(1.0 mmol),于90℃氮气保护下油浴搅拌加热反应,2 h反应结束。用乙酸乙酯、饱和食盐水萃取,有机相减压浓缩后经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3a,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50∶1)。以相同条件合成查耳酮化合物12个,所有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高分辨质谱(HRMS)、红外波谱(IR)和熔点仪表征,理化性质数据列于表1,核磁表征数据列于表2。

3 结果与讨论

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多聚磷酸(PPA)在有机合成中用作失水剂、环化剂、酰化剂,是缩合、环化、重排、取代等反应的催化剂或溶剂。本研究以苯甲醛(0.8 mmol)和苯乙酮(1.0 mmol)为反应底物,优化反应条件。考察了PPA用量、浓硫酸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酸的种类以及溶剂种类对反应的影响。薄层色谱(TLC)监测反应进程,反应结束后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比较了不同条件下的产率,从而筛选出最佳反应条件,结果列于表3。

PPA用量为10 equiv.,浓硫酸用量为15 equiv.,以二氧六环为溶剂,90℃搅拌反应2 h,以74%产率获得3a(表3,Entry 1)。当浓硫酸用量增加到20 equiv.时,产率升高(表3,Entry 2),进一步增加浓硫酸用量,产率降低(表3,Entry 3)。增加PPA用量对产率没有明显影响(表3,Entry 6),但是PPA用量减小到5 equiv.时,产率达到96%(表3,Entry 5),进一步减少PPA添加量产率也随之降低(表3,Entry 4)。因此,确定PPA和浓硫酸最佳用量分别为5 equiv.和20 equiv.。之后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改变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均使产率降低(表3,Entries 7~10)。当不添加PPA时无化合物3a生成(表3,Entry 11),当不添加浓硫酸时以8%的产率获得化合物3a(表3,Entry 12)。由此可见PPA是催化苯乙酮和苯甲醛缩合生成查耳酮的必不可少的催化剂。然后,用浓盐酸(HCl)、磷酸(H3PO4)、硝酸(HNO3)或醋酸(AcOH)替换浓硫酸,考察不同种类的酸与PPA共同催化的效果。替换酸后,产率极低(表3,Entries 14~16),甚至得不到目标产物(表3,Entry 13)。当使用乙醇(EtOH)、四氢呋喃(THF)、二甲基亚砜(DMSO)或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溶剂时,均未获得目标产物(表3,Entries 17~20)。基于以上实验结果,确定PPA 5 equiv.、浓硫酸20 equiv.,在二氧六环溶剂中,于90℃反应2 h为最优反应条件。

(Continued)

2.2 底物的拓展

为了探索该方法的适用范围,在最优反应条件下,以不同取代的苯乙酮和不同取代的苯甲醛为底物,考察了不同取代基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见表1。当苯甲醛和/或苯乙酮取代基为供电子基甲基或甲氧基或无取代时(3a~3c、3h~3j),以高收率(90%~96%)得到目标化合物。当反应底物苯乙酮上有吸电子基溴时,没有获得目标产物(3m)。当苯甲醛上有吸电子基氟、氯或溴取代时产率降低(3d~3f、3k和3l),特别是当苯甲醛被两个吸电子基取代时产率进一步降低(3g)。上述结果表明,底物上有吸电子基取代时不利于该条件下缩合生成查耳酮。

Table 3 Optimization of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3 结 论

1,4-二氧六环为反应溶剂,于90℃氮气保护下反应2 h,PPA/H2SO4体系催化苯乙酮和苯甲醛缩合合成查耳酮,以高收率得到了12个查耳酮类化合物。该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且所使用催化剂成本低。该条件下合成的查耳酮类化合物均为E型,化合物3a~3l乙烯基质子α-H(2-H)和β-H(3-H)分别在δ7.4和δ7.7左右产生两组双重峰,偶合常数大于15 Hz,与文献[18]报道的E型查耳酮α-H、β-H化学位移一致。

猜你喜欢
浓硫酸类化合物产率
手性磷酰胺类化合物不对称催化合成α-芳基丙醇类化合物
污水厂污泥产率随季节变化研究
麻疯树叶中3个新的糖苷类化合物
CeCl3和CeO2对松木屑的催化热解作用研究
1,3,4-噻二唑取代的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体外抗真菌活性
原煤深度解离分步释放浮选试验研究
提高液体培养枯草芽孢杆菌芽孢产率的研究
“硫酸”的六种考查方式赏析
一问一答话硫酸
“铜和浓硫酸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与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