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0-29 13:29韩建华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1期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解决策略

韩建华

摘  要:信息时代的到来,大数据资源的开发、应用与服务,已日渐成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集政府、企业、学校等多方力量,创造性地解决观念、资金、师资、教科研、资源共享、大资源体系、网络与信息安全等问题,才能实现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本文分析了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问题;解决策略

2018年,教育部出台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制定了八大行动,从不同侧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2.0工作,具体包括: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百区千校万课引领行动、数字校园规范建设行动、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

近年来,我国城市学校教育信息化成果显著,但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使教育信息化在农村中小学尽快得到普及、提高,需要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对策,不断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农村中小教育信息化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城市学校及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在观念、资金、师资、技术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思想认识有待提高。面对信息化社会飞速发展的现实,仍有部分基层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及学校校长对农村中小学开展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站位不高,思想上存在种种畏难情绪,认为教育信息化离农村学校还很遥远,师生所学用处不大。

2、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资金是困扰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大问题。经济条件差的地方,难以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能够开展教育信息化的地方,又存在着计算机配置水平低、学生上机时间难以保证等问题。

3、教育资源不能共享。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尚局限于添置教学设备,配置的设备只是一些独立的个体,电脑和网络未实现完美结合,不能交互,难以实现资源共享。

4、教学软件注重形式。在农村中小学中,课堂教学软件只有在优质课、公开课上才能偶尔一见,教师普遍存在“只要运用了教学软件,就一定能够促进教学”的偏颇认识。教学软件注重形式,忽视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的反馈和评价,真正从学生学习规律角度设计的教学软件较少。

二、解决策略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智能+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和创新发展。

(1)把人工智能知识普及作为前提和基础,及时将人工智能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变化,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特点,让人工智能新技术、新知识、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进教案、进学生头脑。

(2)立足人才培养、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的实际需求,推进包括智能教室、智能实验室、智能图书馆等设施的智慧校园建设,提供更多、更优的人工智能教育的基础设施。

(3)发挥好、利用好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治理方式变革、推动终身在线学习中的作用,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应用。

2、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持续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经费投入方面,必须把学校发展和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摆在首位,从适应业务部门和师生的应用需求出发,围绕融合应用,优化支出结构,进行合理的资金预算并明确后续持续建设经费,分步实施,边建设应用,边提升发展;还要积极鼓励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优质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实现多元投入,协同推进,共同构建良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新生态。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师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

以培养满足信息时代与智能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为根本,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与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推动教师观念更新,角色重塑,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信息意识。

(1)在教师信息化教学常态应用的基础上,促进从融合向创新演进,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和教学创新能力。

(2)聚焦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素养。

(3)通过开展各类应用交流与推广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持续拓宽师生的参与范围与参与深度,营造提升师生信息化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氛围与环境。

4、加强教育科研,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二者整合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进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充分发挥县教研室的作用,构建教研网络,各学科教研员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要广泛开展学科信息技术教育教研活动,引导教师从教育观念、學习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五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整合。

5、建设面向终身学习的大资源体系。

进一步做好信息系统互通和教育数据汇聚共享,形成各级教育大数据建设共享体系,数据涵盖各级核心管理业务,实时动态更新。进一步开展深度挖掘和分析应用,针对困扰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根据群众需求,回应群众期盼,围绕公平、均衡、扶贫、学校布局、学区规划、评价督导、教育信息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等主题开展大数据挖掘利用研究和创新应用。还要逐步探索建立数据开放机制,吸引各类机构和企业开展大数据分析,建立以数据分析为支撑的教育精准决策与治理体系。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规范化、均衡化发展应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重大任务。在信息化应用薄弱的农村学校,信息化基础环境仍需要管理部门加强支持和推动,需要通过帮扶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名师交流互动等方式引领和带动农村中小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猜你喜欢
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解决策略
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区域发展的对策研究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