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四五”蓝图受瞩目

2020-10-30 04:13黄培昭孙微青木辛斌白云怡李雪王伟魏辉
环球时报 2020-10-30
关键词:远景公报十四五

●本报驻外特派特约记者 黄培昭 孙微 青木 辛斌●本报记者 白云怡 李雪 ●王伟 魏辉

“中国强调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增强科技创新”“到2035年中国人均GDP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要强化内需,促进国内大循环”……为期4天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昨天闭幕,会议公报一公布立即受到许多国际媒体的关注与解读。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五年规划不仅引领中国发展,也历来是世界观察中国经济布局的重要窗口。而当前国际形势愈加复杂,大国矛盾加剧,新冠肺炎疫情又给世界造成严重冲击。中国则是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正增长的国家,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愈加凸显。在此背景下,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自然更受瞩目,也彰显中共带领中国坚定前行的意志与信心。德国《世界报》称,中国的五年规划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规划,“十四五”规划将对全球产生重要影响。CNN29日称,新冠肺炎疫情让许多国家的政府陷入混乱,即使只为今后几周做规划也很困难,而中国却在为未来十多年制定政策。

强调科技创新

“中共五中全会勾勒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路透社称,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26日至29日召开,会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要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会议还提出了2035年的远景目标,届时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

彭博社称,中国在新的五年规划中强调实现高质量增长,成为科技强国,强调增长质量而不是速度。上一个五年规划寻求实现“中高速增长”,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此不同的是,这次全会关注发展质量而非发展速度。尽管公报没有提到具体的GDP增速,但分析师表示,中国对发展前景仍然雄心勃勃。

《华尔街日报》称,中国领导人承诺在15年内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经济学家表示,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任务,将令中国大概与韩国、西班牙等国家的水平相当。为期4天的闭门会议之后,中国公布了这份公报,正值动荡的一年走向结束之际。今年以全球疫情大流行和中美地缘政治冲突为标志,这两件事都促使中国领导人重新考虑经济策略。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公报25段文字中,17段与经济发展规划有关。在谈及“十四五”时,涉及“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优先发展农业”“绿色发展”和“提高国家软实力”等多方面内容。公报在勾勒“十四五”规划时突出了农村建设、国土规划、环保、文化软实力和“一带一路”等方面的陈述。在有关深化改革的文字中,公报虽然着笔“发挥政府作用”,但是同时仍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到2035年中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包括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在生态环境方面,提出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美国近两年作出断供华为所需高端芯片等一系列举措,使中国科技面临“卡脖子”的技术困境,严峻的外部环境迫使中国决策层不得不重视技术的本土化问题。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杨雪冬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与以往相比,这次五中全会公报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首先,之前我们都是提五年规划,但是这次首次提出“2035年远景目标”,时间跨度一下子从5年变成了15年,显示我们的战略性更强了。第二,公报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现在面临的挑战、困难和难点做出了估计和评估,这表明我们的问题意识在增强。第三,公报在说2035年远景目标时提到“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提“平等发展权利”,是一个很新的表述。平等是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强调“平等发展权利”,实际上就是体现我们的发展是平等的发展。

应对复杂国际形势

公报中提到,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也是外媒关注的一个重点。《韩国日报》29日称,中国提出的双循环发展战略,是建立在以14亿人口为庞大市场的经济自信基础上的。出口与中国GDP的比值2006年还是35%,但去年则降低到17%,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的83%依靠国内需求拉动。

韩联社称,五中全会公报表示,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有分析认为,作为具有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中国在扩大内需的同时摆脱高科技对美国的依赖,将进一步提升产业升级速度。

德新社29日称,美国的制裁和新冠危机使中国更清楚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新的五年规划旨在使第二大经济体更加独立,减少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依赖。该发展战略在强调开放的同时,更强调促进国内市场发展。

一些西方媒体认为,中国新的五年规划反映出一大主题——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因为未来五年中国将面对更多、更大的变量和风险。对此,中国国家统计局前总经济师姚景源2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中国走向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创新当然将占据核心位置,这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个别国家不断试图通过“卡脖子”来打压中国发展的风险下,当然也和中国的经济安全紧密相关。但姚景源同时强调,这并非是要“降低对外部的依赖”,更非与世界脱钩,走向闭关锁国。“从‘十四五开始,中国面对的发展起点是:14亿人口已实现全面小康,人均GDP一万美元,60%的城镇化,相对健全的工业产业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和内需潜力,将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基础。”

不少报道也提到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联合早报》称,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共召开的首次中央全会。与一年前相比,中国面对的国际形势因疫情、中美矛盾等变得更为严峻复杂。路透社29日称,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共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与前几次五年规划相比,“十四五”规划之所以非同寻常,是因为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外部环境,并且恰好站在“第二个一百年”的起点,也是中国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阶段。因此,十四五规划具有很强的未来导向,需要面向更加长远的未来,而不仅仅是未来五年。

中国进步速度远超一般国家

国务院参事王辉耀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除了创新和应对更复杂的国际局面,五中全会公报中也反映出更多对中国老百姓个人幸福以及“软实力”的关注。“从现在到2035年,中国在环境、碳排放、社会公平、法治等方面,都会下大力气取得大发展。”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也印证了中共带领中国战胜挑战、坚毅前行的信心。“当许多国家还在努力为今后几周做规划时,中国已经设置未来15年的议程。”CNN29日称,除了下一个五年规划,中共还绘制了2035年远景目标,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2035年设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后期限。这种长期规划与经常变卦的“民主国家特性”形成截然反差,在这些国家,政府的承诺和计划很容易被下一届政府推翻。

“中东在线”称,“十四五”规划是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因此意义很重大。2035年远景目标则展现了中国对未来的自信、憧憬和希望。

台湾《经济日报》在社论中称,五年不算短也不算长,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中国,五年中取得的进步往往远超过一般国家。“十三五”开始实施的2016年,当年中国制造业总产值刚超过美国和日本之和,恐怕已有不少人感到意外,又有多少人会想到才两年之后的2018年,中国会超过美国、日本加德国之总和。“十四五”因此又将是一个关键的五年规划。▲

猜你喜欢
远景公报十四五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要点图解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特朗普表示美国不支持G7 公报
宏观分析卢卡契对现代主义批判的原因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
阿克苏地区招商引资分析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