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民族特色的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新模式探讨

2020-10-30 10:01黄绍光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民族特色民族地区三全育人

【摘 要】本文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凸显民族特色的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新模式,提出在“三全育人”中注重凸显民族特色,努力实现“三全育人”与民族文化的“三大融合”,即思政教育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专业课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素养教育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大力实施“两大育人工程”,即“铸魂工程”和民族文化进校园环境工程。

【关键词】民族地区 高职院校 三全育人 民族特色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7-0062-03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三全育人”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创新形式。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探讨“三全育人”与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三全育人”的效果,努力探索民族地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一、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凸显的民族特色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广西民族地区的河池市。河池市有壮族、汉族、瑶族、仫佬族、毛南族、苗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8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66万人,占总人口的85.3%,是广西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

基于当地少数民族数量多、占比高,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十分注重民族学生的选拔与录取。据统计,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多达23个民族,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占学校学生总人数的46.9%,是广西高职院校中民族学生数最多、占比最高的院校之一。作为河池市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学校已经成为培养民族地区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据统计,学校自成立以来已经为地方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的民族学生共计80000多人。

河池经济相对欠发达,但是民族文化十分繁荣。据统计,目前全市“非遗”条目总量8740个,涵盖8个门类100多个种类,其中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9个、自治区级54个;国家级传承人2人、自治区级47人。河池市还建立了“非遗”展示中心、刘三姐歌谣传习馆、白裤瑶生态博物馆等一批传承展示场馆,建设有8个铜鼓文化生态保护村、26个传习基地及传习所、10个传习示范户。

河池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三全育人”凸显民族特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已经打造出诸多有影响力的校园民族文化品牌,如“三月三歌节”“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歌圩”等;建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大学生社团,如龙狮艺术团、蚂拐歌舞剧团、勤泽格拉舞团、彩调剧团、原生态瑶歌合唱团、艺·印象手工协会、白裤瑶陀螺队和民族文化研究协会等;成功打造的民族经典剧目有《壮族蚂拐歌》《壮族蚂拐舞》《瑶族勤泽格拉及白裤瑶陀螺技艺》等,在各级各类演出活动中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民族文化已经不断结出硕果,形成了比较响亮的民族文化品牌,许多民族优秀节目获得了自治区级的二等奖以上奖项多项。舞龙舞狮及壮族蚂拐歌舞和勤泽格拉这两个世界“非遗”项目已成为学校民族文化品牌;学校已建成自治区级壮族蚂拐歌传承基地和展厅各1个,自治区级山歌传承基地1个,市级龙狮文化传承基地1个。

二、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实施

(一)“三全育人”与民族文化的“三大融合”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凸显民族特色,努力实现“三全育人”与民族文化的“三大融合”:思政教育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专业课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素养教育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

1.思政教育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在思政教育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过程中,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主要采取四方面措施:一是加强思政教师的队伍建设。目前学校思政教师全部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其中民族教师占比为61%。为了进一步加强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聘请民族地区优秀的县、乡、村和各行各业优秀的干部及劳动模范担任兼职思政课教师。二是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水平,努力提高思政课的含金量。学校有计划开展思政“金课”竞赛,党委书记带头上思政示范“金课”,以丰富的内容加上互联网的技术,通过师生互动、提问和论辩等形式,给年轻的思政教师以启发。三是以丰富多彩的民歌和多种新媒体学习与宣传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以及中央的各项扶贫惠民政策。学校自制的系列宣传视频《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宣传学习十九大展播》,学生社团以民族特有的曲调编排与自制的微视频、微电影在抖音、微信平台、校园网站、优酷网、腾讯网和抖音推送发布。民族教师创作的系列优秀歌曲和歌颂抗击瘟疫英雄的MV在各大网络平台上播放,由师生创作的优秀节目吸引了众多学生观看。四是加强思政课程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河池既是民族地区,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诞生过韦拔群、韦国清这样著名的壮族革命领袖。为了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学校先后将河池市革命博物馆、韦拔群和韦国清纪念馆、红军标语楼、东兰列宁岩、河池红七军会师广场、红军楼等作为思政教育的校外基地,并有计划地在上述红色基地完成思政课程的实习与实训,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专业课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针对部分民族学生基础差、对民族和民族文化不够自信的状况,基于民族学生能歌善舞、开朗活泼的特点,将优秀的民族文化融入专业教育教学中。一是将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技艺融入专业课程。把河池市的近现代民族革命英雄人物的事迹以及经典的民族文化作为补充教材编入思政教材中,教师通过田间采风、走访民间艺人和搜集、整理、挖掘民间传统文化与技艺,共计开发编写专业与专业补充教材5部。学校已经将仫佬族剪纸、刘三姐山歌、打白裤瑶陀螺等民族文化引进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的系列课程中。二是把民族传统文化与技艺融入专业技能项目中,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建筑专业把民族建筑的设计与绘图、民族建筑装饰的设计与创作作为现代建筑专业和广告设计专业的选修技能课程。壮族织锦、铜鼓加工、绣球制作、民族产品包装设计、民族刺绣、民族玩偶和白裤瑶陀螺、板鞋制作等民间文化技艺,以及民族体育项目作为全校学生的选修课程;民族歌舞和民族非遗手工制作成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必选技能课程。三是加强专业课民族教师队伍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每年筛选20名以上专业课教师参与“民族文化进校园”项目的学习、训练与展演等活动,并跟随专家和“非遗”传承人拜师学艺。其次,注重专业课民族教师学历的提高。如2019年学校送12位教师到泰国的重点大学进行硕士学位的学习。再次,引进民间艺术大师进校园,建成“绣球”“铜鼓”2个“民族大师工匠作坊”,建成白裤瑶陀螺王、壮歌王、壮家舞王3个“大师工作室”。

3.素养教育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素养教育主要体现在:结合学生的民族特征以及业余喜好,以传统民族文化将学生有序地组织起来。这种组织主要体现在学生社团。这种组织与管理以学生的自愿为前提,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与未来职业走向,并实现“三个结合”:与素养学分相结合、与服务社区活动相结合、与学校品牌建设相结合。目前学生自发组织的涉及民族传统文化的社团有8个。在这些学生当中,有学生干部725人参与了民族文化社团的各项活动与管理,全校学生有60%以上学生参加了民族社团组织。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干部占比达到35%。这些社团组织排练的优秀民族节目已经成为地方文艺活动的品牌节目,学生也成为民族文化传播的积极分子和中坚力量。河池市每年一次的铜鼓山歌艺术节、“壮族三月三 河池嘉年华”活动以及各县区部门民族文化活动中,学生都是重要的參与者、组织者和表演者。学生还把节目送到企业、社区和农村,用山歌与舞蹈宣传党中央的各项政策以及政府关于富民助贫的重要举措。

(二)大力实施“两大育人工程”

“三全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在抓好上述“三大融合”的同时,大力实施“两大育人工程”:“铸魂工程”、民族文化进校园环境工程。

1.实施“诵经典、看红色电影”的“铸魂工程”。为了搞好“铸魂工程”,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优秀教师、专家,合力编写出版《经典诵读》(上、下册),集中选取激励中华民族前行的红色革命诗词以及陶冶情操、提高审美的优秀古典与现代诗词歌赋。有组织有计划地观看那些曾经激励过无数后人前赴后继不怕牺牲和勇于奉献的红色革命电影。

为了有效推进“铸魂工程”,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把“铸魂工程”与学生的素养学分相结合、与学生的选修课相结合、与学生的业余社团活动相结合。这“三个结合”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诵读的水平,开阔视野,还请来专家在“现代大讲堂”开展诗词与革命电影欣赏系列讲座。

为了检查诵读的效果,学校定期不定期抽查。目前,“铸魂工程”取得了较大的效果。一是丰富了思政课的内容;二是提高了学生的素养,使许多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慢慢地爱上中国传统的经典文化;三是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一些学生自发组织诗书社团,排练诗歌朗诵甚至编成民族曲调通过抖音传递出去;四是有利于书香校园的建设,在学校的早晨与夜幕下,许多学生都在校园诵读经典。

2.民族文化进校园环境工程。在实施“铸魂工程”中,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同步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环境工程。专家经过精心设计,把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的壮锦、铜鼓等标志性图案和作品融入校园的广场、楼宇、路标、宣传窗、指示牌等形象识别系统中,同时在教室、实训室和办公楼,把革命前辈的语录、名言、诗句等与装帧设计融合在一起,有效地起到了环境育人的效果。此外,学校依托“现代大讲堂”,每学期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等民族和企业文化系列活动,有效地引导学生传承工匠精神,弘扬民族精神,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思考

“三全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不断推进的工程。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在“三全育人”方面的经验值得进一步探讨与挖掘。

第一,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在“三全育人”工作中,只有坚持立德树人,牢固把握好把培养什么人作为教育的头等大事来抓,才会抓住教育的根本,才会凝心聚力,克服困难,在艰苦的条件下创出人才培养的新业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在“三全育人”过程中凸显民族特色。这与高职院校强调的特色办学是一脉相承的。高职院校的特色办学就是要根据各个院校所在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色开设相应的专业,这一方面很多高职院校都做得比较好。但是,在注重产业特色的同时,还应根据地方社会的民族风俗、民族文化和社会民情的特殊性,积极开展民族文化与“三全育人”的紧密结合,为学校人才培养创出一条新路。

第三,努力适应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新特色,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全方位育人,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在“三全育人”的过程中应努力守好三个阵地:教师上课的“主阵地”,强化教师立德树人的责任意识;强化学生业余生活的“第二阵地”,让丰富的民族文化和革命文化充溢学生的业余生活;坚守住互联网的“无形阵地”,根据新媒体、微时代的新变化,紧密把好互联网思想教育的关口。学校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介,及时收集学生的思想诉求,快速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灌输和传递正确的思想与信息,真正实现“三全育人”的立体化、全方位。

【参考文献】

[1]河池市人民政府.河池概况[EB/OL].(2020-04-27)[2020-05-20].http://www.hechi.gov.cn/zjhc/hcgk/t1430860.shtml.

[2]河池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河池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EB/OL].(2019-12-06) [2020-05-20].http://www.hechi.gov.cn/xxgk/zfwj/zfwj_1496/t53924.shtml.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全面实施‘三全育人探索与实践”(GXGZJG2017A075)

【作者简介】黄绍光(1966— ),男,壮族,广西都安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校长,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民族特色民族地区三全育人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旅游产业助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美术毕业作品展对民族地区高校就业率提升的策略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论维汉熟语的民族特色
民族特色是创意设计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