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背后的隐秘细节

2020-10-30 01:58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39期
关键词:记念刘和珍张静

刘和珍是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遇害时年仅22岁。鲁迅先生在参加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写下《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学生。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工作的陈漱渝,与刘和珍烈士的同学、“三·一八”惨案的幸存者张静淑取得了联系,并从她那里了解到《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背后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幸存者忆惨案细节

我(本文作者陈漱渝)最初给静淑老人写信是1975年底,询问了六个问题。1976年元旦她即给我写了回信。当时她还租住在湖南省长沙市的一处民房,条件极差。后来才搬迁到一处公房,条件稍有改善。

我当然最想了解老人当年受伤的情况。据旧报刊报道,在“三·一八”惨案中张静淑受伤,被抬回女师大,惨叫了一夜,第二天才住医院,身体备受摧残。我跟老人核实这一情况。她于1976年1月13日复信说:

我受伤后苏醒过来一看,我正倒在军阀段祺瑞执政府院内,左边大铁栅门口。刘和珍、杨德群两位也都倒在那里呻吟。我使劲地抬起双手来,抱着刘和珍,叫她快起来!她指着胸前子弹眼说:起不来……当时,这院内大铁栅门口人堆人,极难爬过去。有一位北大戴眼镜的男同学把我向缝隙里一推,我跌倒在地上。他扶起我问:“哪里的人?”我说:“女师大的。”他叫了一辆人力车,扶我上车,放下车篷,嘱咐拉车的:“由小胡同走!”我到校时已是傍晚,同学们正集聚门口等候我们三人。同学把我抬到寝室床上后,发现枪弹从我背后尾脊等处射入。当时学校成立了救伤委员会。注册课的职员伍斌,湖南衡山人,戴眼镜,用电话请德国籍校医克礼来诊,当即送往位于东交民巷的德国医院,几天后将弹头一一从大腿等处取出。这时鲁迅先生也住这家医院,是临时避难的,他吃得很少,我常将我吃的东西分送给他吃。

湖北女学生催生了《记念刘和珍君》

同时,我当然会向她了解刘和珍、杨德群两位烈士的事迹。她函告我,刘和珍烈士是她的好友,刘读英文系,她读教育系。“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刘和珍的遗体是从段祺瑞政府手中几经交涉才夺回的。刘和珍的老母亲1960年去世,活到83岁,无疾而终,一直享有烈属待遇。刘和珍之弟刘和理,新中国成立后在江西师范学院化学系任教。

静淑老人还在信中向我告知了杨德群烈士的情况,说杨德群是湖南湘阴县人,牺牲时24岁。杨德群牺牲后,她父亲过继了一个儿子,叫杨建民,在长沙冶金工业学校任教。杨德群的父亲曾为女儿编过一本《杨德群烈士纪念册》,内有烈士部分日记及散文,原始资料由湖南汩罗县弼时公社弼时中学杨宪章老师保存。

我还向静淑老人了解了一些有关女师大风潮的其他情况。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开头写道,敦促他撰写此文的是一位“程君”。她前来问鲁迅道:“先生可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爱看先生的文章。”由此可见,这位“程君”就是这篇经典之作的催生者,就跟孙伏园是《阿Q正传》的催生者一样。静淑老人1976年2月20日函告我:

程君名字叫程毅志,湖北孝感人。她继承祖母遗产,在校时经济状况最好,穿着讲究,人也漂亮,是刘和珍、我的好友之一,不知现在是否健在?

在女师大“偕行社”的合影上,能看到程毅志其人,印证了静淑老人的说法。

张静淑在“三·一八”惨案后的人生路

关于张静淑本人的经历,她向我提供了一份传略,还有一篇回忆文章《我在吉隆坡》。从中得知,“三·一八”惨案后,张静淑休学去吉隆坡的一所华文中学任教。两年后回国复学,直至女師大毕业。

毕业以后张静淑在北平、长沙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抗战时期长沙失守,她曾在益阳、沅陵、桂林等处辗转流离,长达七八年之久。1949年长沙和平解放,张静淑致力于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

晚年的张静淑境遇不好。1976年3月,我写信给她问候起居。她同月15日复信说:

当前我的健康情况很不好,一些老年人的病:血压高,白内障,失眠,动脉硬化我几乎全有,再加上左腿骨跌倒骨折,须扶杖行。五十年前中四弹的伤疤,至今仍隐隐作祟……这些使我处于不安的状态,心脏的活动是随时会停止的。

老人的经济状况也不好,她说,“我一生毫无积蓄,年老多病不能工作,仅有一子,他已成家,其工资收入极微,时感入不敷出,更无力顾我”。

我将她的情况告诉了有关单位和个人。上海鲁迅纪念馆派人专程赴长沙向她征集文物,并支付了一点征集费。静淑老人很高兴,说为数不多,但不无小补。

1978年初,静淑老人病逝,终年76岁。

(摘自《中华读书报》 陈漱渝/文)

猜你喜欢
记念刘和珍张静
《记念刘和珍君》中五次“微笑”的作用
细读品味,勾勒刘和珍君的形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解读与构思
“记念”可写做“纪念”吗
于质疑处涵泳,在思考中提升
鲁迅笔下的刘和珍, 真实的她却是一名武术高手
生活
Self—redemption in Desire—Analysis of Desire under the Elms
“不假思索”与“不加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