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企业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探析

2020-10-30 21:16王淦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9期
关键词: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油田企业

王淦

摘 要: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是加强党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本文从油田企业实际出发,分析油田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现状,寻找加强油田企业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新举措。

关键词:油田企业;基层党员;教育培训

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是强化党员意识、提高党员素质的基本形式。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全党来一个大学习”要求,抓实党员教育培训,是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油田企业是国有企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是企业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抓好党员教育培训,发挥好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才能群策群力实现企业发展,为国家能源安全作出贡献。目前来看,油田企业以专业培训基地为主阵地,建立了基层党员教育培训体系,但仍有许多需要改进提升的地方。本文从中原油田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实际出发,深入分析油田企业党员教育培训现状,探索加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新举措。

一、油田企业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现状

(一)培训师资力量。目前,油田企业主要采用内教、外聘形式,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从宏观上看,这两种形式结合使用是合理的,适时邀请专家学者讲课,有利于增强培训吸引力。但目前油田内部师资力量配备不足,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这就造成两难局面:基础党务培训由油田教师施教,但高水平老师缺乏,稍高层次培训需外聘专家学者完成,既压缩了内部教师成长空间,又增加了培训成本。

(二)培训内容、形式。目前,油田党员培训内容丰富,涵盖党务、法律、历史、礼仪和心理健康等知识,采用理论讲授、课题研讨、参观学习、拓展训练等多种形式,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集中教育培训一般仍以理论学习为主,模式陈旧单一;通用性内容多,专业性内容少,理论性的多,操作性的少;教育培训基本上仍是“灌输式”,教需分离现象较严重,教育培训实效不明显,等等。

(三)培训管理机制。建立了党员培训管理制度,但落实过程中常陷于流于形式的窘境:培训体系覆盖不全,不能兼顾到每名党员,一部分人成为“培训专业户”,出现新人得不到培训、“培训专业户”疲于应付的现象;参训党员不能完全撇开单位工作,存在工学矛盾,培训管理制度无法贯彻执行,出现纪律不遵守、学习制度无力度的不规范现象。

二、油田企业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弊端成因

(一)油田企业培训师的管理不够科学完善。目前,油田企业培训师管理体系不够清晰,培训师往往身兼数职,带培训班、讲课、搞科研同步进行。面对工资和课时量挂钩的考核机制,他们为完成工作量,把大量时间用在班主任工作上,没有充裕时间精力研究业务,再加上进修深造机会少,造成知识更新慢,教学出效益难,潜能无法充分激发。

(二)培训内容及形式的实效性不突出。与企业发展对基层党员干部高素质要求相比,目前基层党员教育培训上存在很多短板。如,因没有严格教学计划和统一教材,一些教学内容设计不够科学严谨;受科研条件和自身条件限制,一些教师观念理念滞后,教学无法做到常变常新;由于理论和实践联系不够紧密,针对性不强,不能有效满足基层党员需求;内容和形式受限,无法做到根据基层党员不同特点等因人施教,等等。

(三)培训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方面,基层单位存在“重生产、轻党建”思想,对党员培训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如,有的以工作忙、人员少、经费紧张等为由应付培训,选派“闲职”“虚职”人员参加培训,有的甚至不选派党员参加培训。另一方面,教育培训和考核使用结合不到位,“学与不学一个样”“学习与提拔脱钩”,党员干部参训热情不高、效果不好。

三、创新油田企业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关键是教育管理好党员、干部。” 油田企业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必须始终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改革创新党员教育培训体制,推动教育管理深入人心、常态长效。

(一)加强专业培训师的队伍建设,完善基层党员教育培训体系。笔者借鉴国内外企业培训师最新研究成果,提出油田培训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发展措施。首先,油田企业专业培训组织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更新思想认识,摒弃过去等靠油田分派培训任务的观念,着眼专业培训师建设,开发培训人力资源,让培训师这一职业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其次,结合国内外培训师管理专业做法,健全完善企业培训师管理体制,形成一套科学的培训师培养制度。横向上对培训进行职业岗位分类,划分为培训管理者、培训讲师、专职班主任三个子类。纵向上对培训师进行职业层次分析,每类岗位可划分为多个水平或层次。如,培训讲师可划分为助理培训师、培训师和高级培训师,培训管理者可划分为培训业务员、培训主管、培训项目经理,并分类进行职业考核。这既能解决培训师工作定位问题,又有利于培训师绩效评估和培养。再次,给培训师搭建成长成才平台。在培训师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中,把财力向培训师深造方面倾斜,在外出培训方面给予培训师更多机会,在内部自修方面提供好的学习平台。如:及时更新和购进专业性图书,开通中国知网等网络资源库,给培训师提供更好的自学条件。

(二)丰富内容,突出重点,增强抓好党员教育培训针对性。解决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针对性、实效性问题,应紧密联系油田企业党务工作实际,鼓励企业培训师在课题讲授前先到基层调研,并提供其充分调研的条件,使其掌握基层党员学习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应抓住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的重点,在培训内容上,除了提供系统化的党务知识、国家和企业的方针政策解读、业务知识和技术技能培训,还可以就油田党员实际情况,设置丰富的辅助性菜单,提供法律、心理、歷史、管理等方面知识,供基层党员培训项目选择。应注重党员教育培训形式灵活性,采用“传统+创新”教育形式。课堂之上,理论讲解与党员互动紧密结合,调动学员积极性,使之活学活用;研讨交流集中一个热点问题,让全体学员结合工作实际,集思广益,创新方式方法,共享交流成果。课堂之下,提供更多党员之间交流学习的机会,设置党员论坛、网络课堂、典型示范等多种形式,并通过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等方式,广泛开展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和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为党员服务群众、加强党性锻炼搭建平台,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三)加强制度保障,严格执行力度。党章规定党员享有“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面对广大普通党员尤其是在基层工作党员,有的长期得不到培训,有的培训缺乏实效性的现状,油田企业应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健全党员经常受教育长效机制,实施基层党员轮训制度,保障每名党员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一是建立“分散+集中”分批次培训制度,把每名党员都纳入培训计划。还可以开设党员“流动课堂”,让培训师深入基层单位流动办学、送教上门,力求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教育课堂。“流动课堂”应从党员最想学到的知识、最想掌握的技能教起,帮助党员提高认识、丰富知识、增强能力。二是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协作配合机制,强化组织领导,解决好工学矛盾问题,保证受训党员安心培训。三要建立“培训+考核+使用”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党员干部参加教育培训表现列为考核重要内容、作为任免重要依据,从而提高党员干部参加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彻底解决“厌学”“逃学”等消极对待学习的问题,不断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和工作水平。

猜你喜欢
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油田企业
基层党员践行“两学一做”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浅谈行动学习在油田企业员工外语培训中的应用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注重教育培训 保障职工安全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油田企业职工安全培训的开展及优化思路论述
多元文化视域下基层党员队伍思想建设
基层党员保持信仰纯洁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