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地域文化在城市地铁视觉形象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2020-11-02 02:33袁向东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南通标准化系统

■袁向东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地铁是现代社会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它减缓了路面交通拥堵的压力,凭借着便捷性、时效性、安全性备受现代人的推崇和喜爱。南通地铁于2017年12月正式开始修建,其建设将有效改善南通市的交通出行条件,带领南通市迈向地铁时代。地铁既发挥着交通运输的功能性作用,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同时也履行着展示城市面貌、传承城市文化、体现人文历史的责任与义务,而地域文化则构成了地铁视觉形象的个性,是地铁践行文化责任的具体体现。因此,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视觉形象设计契合了南通市地铁建设和对外交流的需求,也将成为南通市旅游交通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当前,国内地铁视觉形象设计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研究相对落后,视觉设计理念传统陈旧,设计方法单一滞后,并且国内地铁形象设计大多模仿国外设计形式,导致地铁文化和内涵缺乏。随着南通地铁建设的推进,结合地域性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提炼出独具魅力的南通市文化要素,设计具有南通本土特色的地铁视觉形象系统意义重大。本文调查与研究了南通市地域文化,同时对南通地域文化要素在地铁视觉形象系统设计中应用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归纳,为南通在建的地铁1号线及准备修建的地铁2号线提供了视觉形象设计上的借鉴。

一、南通典型地域文化概述

南通市地处江苏省东南部,拥有长达5千余年的悠久历史,人文气息浓厚,千百年来南通人民生活在江海孕育的土地上,催生了南通市独有的文化——江海文化,造就了南通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不可比拟的历史文化遗产。江海文化作为南通市的地域文化之魂,体现了南通市特有的风土人情,推动了南通这座城市的繁荣昌盛[1]。

南通这座城市既年轻又古老,文化底蕴丰厚,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美誉。南通濒江临海,崇川福地濠水荡漾。以狼山、濠河为代表的山水文化核心要素,以西南营、寺街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街区,以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板鹞风筝制作技艺等为代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江海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个缩影。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长江经济带一体化的战略部署,南通确定了其长三角北冀经济中心的战略地位,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对南通践行文化责任,传承与保护好城市传统文化,彰显南通独有的文化魅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地铁视觉形象系统设计的原则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交通网络的建设,城市交通系统愈加完善,城市轨道交通也日益便捷。作为城市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城市轨道交通承载着传承文化、彰显城市文化内涵的重任。然而纵观当前的地铁视觉形象设计,普遍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设计缺乏文化内涵,未能凸显城市文化底蕴;二是视觉形象系统设计不标准、不规范,风格迥异的地铁视觉形象给文化的交流和传承造成了困难。因此,把握好地铁视觉形象系统的标准化与个性化设计成为当下地铁视觉形象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向。

(一)地铁视觉形象系统的标准化设计

标准是为了便于统一管理,由权威的机构和专家学者就某种技术、事物或方法共同制定的行业发展与实施的依据。随着技术革命和创新驱动时代的到来,全球化的交流日益频繁,这也催生了一批新兴的城市公共空间。为了满足全球化交流的需要,规范化、标准化的导视系统设计应运而生,其要求各大城市通过科学合理的视觉形象传达信息[2]。世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设计的一套标准化的视觉传达系统,该系统内容丰富,有30余种新图形标识。这个标准化的视觉传达系统一经使用,便影响了航空港的标志设计,成为各个国家争相采纳的对象,并使得国际航空港的视觉标志逐渐趋于统一[3]。在此基础之上,随着城市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公路、铁路交通等其他部类的导视符号也开始统一化、规范化。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城市导视系统已经形成体系,标准化建设也已经进入成熟阶段,相比之下,我国视觉导视系统的标准化建设还处于初始阶段。地铁视觉形象系统的标准化研究,首先要攻克游客对导视系统的认知领域,解决人们在地铁空间辨别方向性的问题,要以干净简单的图形传达有效完整的信息,从而明晰游客对地铁线路及导视系统的理解;其次要建立地铁空间的秩序感,要保症标识系统在样式和位置上的统一性与规范性,从而为人们查询线路提供便利[4]。

总而言之,地铁视觉形象系统的标准化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设计要素的标准化。文字、图形、色彩等都是设计要素的一部分。为了便于游客理解与识别地铁交通线路,保障地铁导视系统信息传达的完整性、准确性、易识别性,加强设计要素标准化建设尤为重要,应为地铁视觉形象系统的各类设计要素制定统一的标准。二是设置位置的标准化。地铁视觉形象导视系统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要从位置、高度等多个角度进行标准化的设计。

(二)地铁视觉形象系统的个性化设计

随着城镇化进程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逐渐消失或者被边缘化。城市地铁的建设呼吁文化回归,强调对传统文化要素的呈现。

1.从设计角度而言,标准化设计是地铁视觉形象构建的前提与根本。然而中规中矩、同质化的标准化设计既易造成审美疲劳,又易导致地铁缺乏个性。为此,人们要求地铁视觉形象系统在标准化设计的同时还要追求个性化,能激发起人们的兴趣。换言之,地铁视觉形象系统应实现个性化与标准化的深度融合,以更加感性的方式传达信息,凸显文化内涵。

2.从地域角度来说,各个城市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各不相同,表现出的地域特征也不尽相同,这种地域特征体现在地理气候、城市风貌、生态环境、风土人情、人文习俗、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如果把地域文化要素应用于城市地铁视觉形象系统设计之中,将会更加鲜明地体现城市形象,展示城市精神面貌。

3.从历史角度来说,各个城市的历史进程也不尽相同,那些被保存和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构成了城市独有的文化特征。如果能够将这些独特的历史文化要素或历史人文符号应用于地铁视觉形象系统设计之中,则能够更好地传承与弘扬城市文化,凸显城市魅力。

4.从特定功能场合角度来说,很多功能性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与周边环境融合成一个整体,并共同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特征,而这些文化元素如果能够应用于地铁视觉形象系统设计之中,将有利于提升本地人的文化归属感。

综上可见,在地铁视觉形象设计系统中,标准化与个性化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涵和表达方式,但二者之间相辅相成,都是地铁视觉形象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标准化设计是发挥地铁视觉形象系统功能性作用的基础,也是个性化设计的前提;而个性化设计则是地铁践行文化责任、彰显城市魅力的根本,是标准化设计的拓展。因此,在设计当代地铁系统视觉形象系统时,应实现两者的创新融合,从而既保症地铁的功能性,又突出地铁的个性化,最终达到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目的。

三、地域文化在南通地铁视觉形象设计中的表现方法

在现代地铁视觉形象系统设计中,地域文化要素要实现创造性的应用,既要克服对传统符号一味地继承模仿,也要避免过于抽象的演绎。那么,如何实现地域文化符号在南通地铁视觉形象系统中创造性继承和发展呢?本文提出了以下表现方法。

(一)归纳提取法

归纳提取法主要是在归纳与总结地域文化要素的基础上,提炼出与设计需求相符的视觉元素,从而形成特色化的视觉形象。归纳提取法要求设计者必须充分认识与掌握地域文化,厘清地域文化的主次关系,归纳出鲜明的文化特征,同时用图形化的方式将其呈现。一般情况下,地域文化要素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具象文化要素,包括建筑、人文景观、自然风光等;二是抽象文化元素,包括城市风土人情、习俗、宗教信仰、价值取向等;三是色彩要素,包括直接色彩(具象文化要素分析提炼出的主色彩)、间接色彩(抽象文化要素的代表性色彩)[5]。logo设计及地铁装饰设计采用此方法效果较好。如图1的logo以南通板鹞风筝的外形为设计元素,简洁的线条勾勒出logo的外框;以板鹞风筝中的圆的元素代替地铁线路的站点,展现出江海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南通地铁线路图为元素,提取线条,作为logo设计中间部分,直观展现出设计主题。图2以波浪元素作为辅助图形,用极简化的线条绘制图形,波浪代表着长江,江海相交才能孕育出独特的江海文化。

图1 南通地铁logo设计

图2 地铁装饰设计

(二)图文结合法

地域文化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具象文化,这类文化能够通过直接提取视觉元素的形式来表达;二是抽象文化,这类文化需要通过文字予以说明、理解。无论是哪一种表现形式,均具有传达信息的特征。相较之下,图形比文字更具有传染力和吸引力,但是单纯的图形容易产生“视觉误差”,从而使人们产生认知上的偏差,而文字虽然枯燥无味,却有利于人们的理解。因此,在地铁视觉形象系统设计时,可采用图文结合法,既通过图像吸引人们的注意,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又借助文字加深人们的理解,达到纠正与解释视觉信息的目的。目前,图文结合法主要应用于地铁标志和地铁标准字体的设计中。

(三)元素重组法

从狭义的角度而言,元素重组法就是对单一图形或组合图形通过拆分、打散等方式,从而得出新的视觉符号的一种设计方法。元素重组法既可以在色彩上拆分重组,也可以直接在图形上做文章。在地铁视觉形象设计中,将单元素的“形”与“色”进行重新组合出的新的视觉符号能够使受众产生意象联想,从而达到传达视觉信息的目的。元素重组法并没有特定的组合或重组方法,具有一定的创造空间。在南通地铁视觉形象系统设计中,设计者可以先提取出地域文化元素,并根据色彩、图形等设计要素的特征,进行拆分、打散、组合,由此形成具有南通地域特色的新视觉符号,更好地向受众传递视觉信息[2]。

(四)抽象概括法

抽象概括法以事物间的联系为基础,对具象要素进行抽象化表达,从而营造一种文化氛围以及艺术张力,即把建筑、图形、景观等具象文化要素,简化为通俗易懂、易于认知的文化符号,从而加深人们的理解和对事物的认识。抽象概括法依赖于受众的联想能力,有利于提高视觉形象的艺术性和表达张力,同时赋予视觉形象含蓄的美感。在南通地铁视觉形象系统设计中,人们可以采用抽象概括法,把复杂的建筑、人文景观等地域文化要素进行简化、抽象化表达,提炼出个性鲜明,易于理解又能够凸显南通“江海文化”特色的符号元素[6]。如图3,以南通标志性建筑作为元素,用极简化的线条绘制图形。波浪置于标志建筑的下方,寓意南通的环境碧水环绕、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符合南通打造宜居花园城市的目标。

图3 地铁站点标识设计

四、结语

在现代社会,地铁承载着重大使命,既扮演着交通枢纽的角色,又履行着展示城市形象、凸显城市魅力、传承城市文化的职责。从某种角度而言,城市地铁视觉形象设计与城市文化密切相关,是反映城市地域文化的一张“名片”。通过探讨南通地铁视觉形象系统标准化和个性化设计,同时结合南通“江海文化”的地域特征,借助图文结合法、抽象概括法等视觉形象设计方法,把城市特有的地域文化要素与南通地铁形象深度融合,构建地铁视觉形象系统,从而达到深层次、高效率宣传南通城市文化的目的。

猜你喜欢
南通标准化系统
《大众标准化》2022年征稿启事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标准化简述
WJ-700无人机系统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南通职业
品“助读系统”之妙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