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体重指数、残余SYNTAX积分对预后的影响

2020-11-02 13:47陈淑娴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心电图室浙江杭州310015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20期
关键词:基线分组心血管

陈淑娴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心电图室,浙江 杭州 310015)

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不断增多,其中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尤其对于老年人群而言,冠心病已经成为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目前对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基础性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其中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式,随着临床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尤其是新型洗脱支架在临床工作中的广泛运用,使得大量无法耐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救治〔2,3〕。近年来,学者提出残余SYNTAX积分(rSS),为患者的血运重建程度进行了量化〔4〕。此外,研究显示肥胖作为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体重指数(BMI)升高,心血管事件和新发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及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将肥胖列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但关于BMI对冠心病患者治疗预后的影响,尚无统一结论〔5〕。本研究探讨老年冠心病行PCI术后患者BMI、rSS对预后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行PCI治疗患者148例,男51例,女97例,年龄74~93〔平均(85.87±7.93)〕岁,合并高血压患者44例、糖尿病患者35例、脑卒中病史患者21例。依据BMI将患者分为正常体重组(BMI 18.5~24.0 kg/m2)40例、超重组(BMI 24.1~28.0 kg/m2)61例、肥胖组(>28.0 kg/m2)47例。此外,根据rSS积分,将患者分为低分组(rSS=0分)37例、中分组(08分)52例。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1支直径≥1.5 mm的冠状动脉存在50%以上的狭窄;②均行PCI;③年龄≥75岁。排除标准:①既往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②主动脉狭窄;③明确诊断慢性肺部疾病或需要长期进行家庭氧疗;④合并严重心脏瓣膜病变;⑤临床资料缺失。

1.3方法 对于无禁忌证且术前无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择期PCI治疗患者,术前24 h口服阿司匹林300 mg负荷量,同时口服氯吡格雷300 mg。术后阿司匹林100 mg/d及氯吡格雷75 mg/d联合治疗至少1年。计算患者的BMI及rSS,rSS积分由2名冠状动脉介入专业人员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影像,通过www.syntaxscore.com网站中所提供的SYNTAX积分计算器评定而得。

1.4观察及随访 观察患者并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1年后冠心病相关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排血量(CO)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患者术后随访1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全因死亡、支架血栓、再次心肌梗死及脑卒中等。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行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MI、rSS对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预测价值。

2 结 果

2.1根据BMI分组

2.1.1不同BMI分组基线资料比较 不同BMI分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BMI分组基线资料比较

2.1.2不同BMI分组心功能比较 治疗1年后不同BMI分组LVEF、SV、CO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LVEDD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同时点不同BMI分组间心功能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不同BMI分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2.1.3不同BMI分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不同BMI分组治疗后随访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2根据rSS分组

2.2.1不同rSS分组基线资料 不同rSS分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不同BMI分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表4 不同rSS分组基线资料比较

2.2.2不同rSS分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1年后不同rSS分组LVEF、SV、CO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LVEDD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低分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最佳,而高分组改善情况最差,治疗1年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不同rSS分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2.2.3不同rSS分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不同rSS分组随访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分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分组和中分组,中分组显著高于低分组(P<0.05),见表6。

表6 不同rSS分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2.3ROC曲线分析BMI、rSS对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预测价值 BMI对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617(P>0.05),rSS积分对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930(P<0.05),见图1。

图1 ROC曲线分析BMI、rSS对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预测价值

3 讨 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变窄或阻塞,引起冠状动脉出现功能性痉挛,从而造成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甚至坏死〔6〕。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冠心病可引起心力衰竭及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7,8〕。PCI可有效治疗冠心病,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水平。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由于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患者临床预后较差,因此寻找有效指标预测临床治疗预后,对于患者治疗方案的拟定及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证实,肥胖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临床病理机制包括肥胖减低了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导致自由脂肪酸生成的增加,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促进机体高凝状态及炎症状态的发生〔9,10〕。结果显示,老年患者经PCI后心功能指标可得到显著改善,而不同BMI分组之间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异,此外,不同BMI分组患者治疗后随访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差异,与学者相关研究报道结果相似〔11,12〕,提示BMI与患者PCI治疗效果及临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SYNTAX积分是依据冠状动脉解剖结构及病变程度等形成的一种评分系统,可作为PCI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参考指标之一〔13,14〕。而基线SYNTAX积分不能有效反映介入治疗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改善情况,rSS利用该积分系统,基于PCI术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计算而来,从而更能反映PCI术后残余病变情况〔15,16〕。本研究结果提示rSS可反映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手术治疗情况,与学者相关报道结果相似〔17,18〕。

此外,本研究采用ROC曲线分析表明BMI不能有效预测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而rSS则可作为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治疗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预测的重要指标之一。考虑BMI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仅仅单纯的基线BMI水平可能导致分层不准确,此外,患者经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及药物治疗,可能导致BMI的改变,因此仅依靠基线BMI水平分层并不能很好地预测患者预后情况〔19,20〕。而rSS更能反映PCI术后残余病变情况,而病变的残余对疾病发展和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rSS能够更好地预测患者临床预后〔21〕。

猜你喜欢
基线分组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航天技术与甚长基线阵的结合探索
一种SINS/超短基线组合定位系统安装误差标定算法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一种改进的干涉仪测向基线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