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腱糖蛋白-C水平与心功能和心肌重构的关系

2020-11-02 13:47李丹郗昆孟繁宇杨梅刘晔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20期
关键词:左室重构心功能

李丹 郗昆 孟繁宇 杨梅 刘晔

(1吉林省医学会秘书处,吉林 长春 130041;2长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3吉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4长春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慢性心力衰竭(CHF)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随着人口的不断老龄化,CHF的患病率不断升高〔1〕。CHF的发病机制复杂,心肌重塑是CHF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2〕。腱糖蛋白(TN)-C由间质纤维细胞合成,是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成分;正常人外周血中TN-C水平比较低〔3〕,在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综合征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外周血中TN-C水平升高,参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4〕。本文拟分析老年冠心病CHF患者血清TN-C水平与心功能和心肌重构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长春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老年冠心病CHF患者80例作为CHF组,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CHF组平均年龄(66.74±6.31)岁,男42例、女38例,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级24例、Ⅲ级30例、Ⅳ级26例。对照组平均年龄(65.94±6.27)岁,男41例、女39例。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标准:冠心病诊断符合《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5〕;CHF诊断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6〕。纳入标准:CHF组均有冠心病史(超过6个月)、NYHA分级:Ⅱ~Ⅳ级;对照组体检身体健康;两组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CHF组排除非冠心病导致的心力衰竭、近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照组排除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等病史;两组均排除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恶性肿瘤,合并心脏瓣膜病、急性心包炎,阻塞性肺部疾病、肺动脉栓塞,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

1.2研究方法 血清TN-C、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测定:CHF组采集入院次日清晨外周血,对照组采集体检当日外周血,自然凝固30 min,3 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TN-C、NT-proBNP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hs-CRP水平。心功能测定:采用超声仪(Philips iE33)测定患者心功能指标,包括心输出量(CO)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重构指标测定:采用二维和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心肌重构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P)、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重构指数(LVRI)。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两组血清TN-C、NT-proBNP、hs-CRP水平比较 CHF组血清TN-C、NT-proBNP、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CHF组CO、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两组TN-C、NT-proBNP、hs-CRP水平比较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2.3两组心肌重构指标比较 CHF组LVEDD、LAP、LVPW、LVMI高于对照组,LVR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心肌重构指标比较

2.4CHF患者血清TN-C水平与其他指标相关性分析 CHF患者血清TN-C水平与NT-proBNP、hs-CRP、LVEDD、LAP、LVPW、LVMI呈正相关(r=0.416、0.471、0.435、0.451、0.513、0.436,均P=0.000),与CO、LVEF、LVRI呈负相关(r=-0.502、-0.468、-0.442,均P=0.000)。

2.5不同心功能分级CHF患者血清TN-C水平比较 不同心功能分级CHF患者血清TN-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953,P=0.000),随心功能分级升高血清TN-C水平升高,其中Ⅱ级TN-C水平为(34.25±4.51)ng/ml,Ⅲ级为(42.15±5.37)ng/ml,Ⅳ级为(51.74±5.02)ng/ml。

3 讨 论

TN-C为TN家族成员之一,主要由表皮生长因子样重复子、氮端集合区域、纤维结合素Ⅲ型重复子、碳端球状纤维蛋白原组成,其中表皮生长因子样重复子参与细胞趋化和黏附过程,氮端集合区域和TN-C在细胞内组装关系密切,纤维结合素Ⅲ型重复子可与多种配体结合,碳端球状纤维蛋白原是能够和Toll样受体4结合的配体。TN-C与细胞表面受体和基质蛋白结合,使TN-C具有调控炎症反应、抗细胞黏附、促进纤维化、促进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等功能。TN-C在健康人体组织中分布较局限,仅在少数结缔组织、某些干细胞集落和部分上皮细胞中表达〔7〕。随着研究发展,发现TN-C和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如TN-C水平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评分关系密切〔8〕;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TN-C水平与hs-CRP、肌钙蛋白(cTn)I关系密切〔9〕;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TN-C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破裂有关〔10〕。本文结果发现老年冠心病CHF患者中,血清TN-C水平升高,表明TN-C可能参与老年冠心病CHF的发病过程。

NT-proBNP为心力衰竭的定量标志物,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可用于评估患者心功能,NT-proBNP水平越高表明心功能越差〔11,12〕。hs-CRP为炎症反应标志物,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心力衰竭的炎症损伤严重程度〔13〕。CO、LVEF为反映患者心功能的指标,CO、LVEF值越高表明心功能越好〔14,15〕。心功能分级可用于反映心脏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本研究结果表明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TN-C水平和患者炎症反应程度及心功能关系密切,检测血清TN-C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患者的炎症损伤程度、心功能和病情严重程度。

心肌重构是冠心病CHF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心肌重构主要体现为胶原在心肌细胞间质不断沉积、心室壁增加增厚、心脏变形能力逐渐下降。LVEDD、LAP、LVPW、LVMI、LVRI为反映心肌重构的主要指标,LVEDD、LAP、LVPW、LVMI越高、LVRI越低表明心肌重构越严重〔16~18〕。本研究结果表明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TN-C水平和患者心肌重构关系密切,血清TN-C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患者心肌重构情况。

综上,老年冠心病CHF患者血清TN-C水平升高,检测血清TN-C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患者心功能、心肌重构及病情程度。

猜你喜欢
左室重构心功能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