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2020-11-02 13:47李楠李海停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山东东营257034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20期
关键词:达拉神经功能脑梗死

李楠 李海停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山东 东营 257034)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是指脑供血突然中断后导致的脑组织死亡,特点为起病急,会在休息或睡眠时发病,起病后数小时达高峰〔1〕,患者会出现昏迷、眩晕及半身不遂的症状,须及时就诊,否则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在临床治疗中发现,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数量相对较多,由于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血糖水平的变化可能进一步加重脑梗死的神经损伤,增加致残率和致死率〔2,3〕,因此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对糖尿病的影响。依达拉奉注射液作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常见药物,可有效清除自由基,抑制迟发性神经细胞凋亡〔4〕。本研究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包括男22例,女23例,年龄50~72〔平均(61.2±2.3)〕岁,糖尿病病程5~20〔平均(12.5±2.3)〕年;实验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50~73〔平均(61.3±2.4)〕岁,糖尿病病程4~20〔平均(12.1±2.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晓明确,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在发病72 h内展开治疗;②首次发病者;③入院后经CT或MRI检查示急性脑梗死。排除标准:①对依达拉奉和血塞通存在既往过敏史者;②入组前90 d内接受过其他药物研究;③经CT或MRI检查示颅内出血者;④合并血管畸形、脑积水、脑膜炎、脑外伤后遗症、动脉瘤等颅内病变者;⑤伴随胃肠道出血或消化性溃疡者;⑥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及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⑦患有恶性肿瘤、精神疾病者。

1.3方法 对照组在入院后给予血塞通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使用注射用血塞通(生产厂家:黑龙江省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6437,规格:0.2 g×1支/盒)进行治疗,将400 mg的血塞通加入到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稀释,给予静脉滴注,1次/d。实验组则在血塞通治疗基础之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生产厂家:吉林省博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051,规格:10 ml:15 mg),将30 mg的依达拉奉注射液加入到0.9%的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稀释,给予静脉滴注。两组治疗期间均给予降糖、降脂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1.4疗效观察

1.4.1神经功能评分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作为参考标准进行评价〔5〕,NIHSS总分是42分。0~15分为神经功能轻度缺损,16~30分为神经功能中度缺损,31~42分为神经功能重度缺损。

1.4.2改良 Rankin 量表(mRS)评分〔6〕患者脑卒中后的神经功能恢复状态使用mRS评分来评估。mRS评分标准:0分,无症状;1分,有症状但无明显功能障碍;2分,轻度残疾,但日常生活可自理;3分,中度残疾,需部分帮助,但能独立行走;4分,中重度残疾,无法独立行走,日常生活需别人帮助;5分,重度残疾,二便失禁,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他人;6 分,死亡。

1.4.3安全性评价 观察两组治疗14 d后肝功能〔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肾功能(尿素氮、肌酐)水平。

1.4.4血糖变化情况 对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进行比较。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两组mR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两组NHISS评分与mRS评分比较分)

2.3两组FPG和2 hPG比较 治疗前,两组FPG和2 h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和2 hPG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FPG和2 hPG比较

2.4两组肝功能和肾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AST、ALT、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ST和ALT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肝功能和肾功能比较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同时也成为中国第一大死亡原因,很多中老年人因此而丧失劳动力。脑梗死作为最典型的脑血管疾病,其占据了脑卒中的70%左右〔7〕。目前临床对于本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其中被证实有效的方法之一即溶栓治疗,但是对于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来讲,本方法受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禁忌证和副作用,因此找到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来讲具有重要意义〔8〕。

依达拉奉可以清除多种自由基,在治疗脑梗死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9,10〕。当糖尿病患者出现急性脑梗死后,会出现氧化应激反应,机体处于活性氧自由基产生和清除之间的一种失衡状态,活性自由基包括了超氧阴离子基团、羟基及过氧化氢, 大量的氧自由基会导致血管内皮的损伤及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及线粒体依赖凋亡的激活〔11,12〕,最终会造成脑细胞的凋亡、水肿及内环境的改变。依达拉奉有减少超氧阴离子基团、羟基及过氧化氢的积聚,同时还能够抑制氧自由基介导的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损伤,保持细胞膜的稳定性,进而减少细胞凋亡坏死,减少梗死面积同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依达拉奉可提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促进一氧化氮的释放,同时对选择素的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进而达到促进微血管舒张,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粘连,因此依达拉奉可有效保护内皮细胞,避免再次形成新的血栓〔13〕。相关研究指出,白细胞是内源性活性氧自由基的主要来源途径,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后抑制了 E-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表达,进而减少了外周血白细胞在血管内皮的黏附,进而避免因外来中性粒细胞对脑实质细胞的损伤〔14〕。依达拉奉会对脑内皮细胞的蛋白质谱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细胞骨架蛋白、糖代谢相关蛋白、抗氧化基团及翻译蛋白等类型的蛋白。脑梗死发生过程中,由于缺氧的原因导致线粒体跨膜电位紊乱,此时应用依达拉奉可起到保护线粒体结构完整作用,并防止其出现氧化应激损伤。相关研究指出损伤线粒体功能的主要分子为5-脂氧合酶(LOX),依达拉奉可通过抑制5-LOX的活性来保持线粒体的功能〔15〕,进而达到保护神经元因缺血缺氧造成的功能损伤。由于糖尿病患者本身可合并较多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加重急性脑梗死患者症状及治疗难度,本研究结果显示了依达拉奉的良好应用性。由于部分糖尿病患者的肝、肾功能相对较差,因此在用药方面需要注意是否会影响肝功能和肾功能,本研究结果表明依达拉奉对患者肝功能无明显影响。从肾功能来看,依达拉奉并未影响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用药后其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达拉神经功能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