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观察*

2020-11-02 10:10涂云明魏淑琴姚金萍邱梦标
光明中医 2020年20期
关键词:三酰国药准字脂蛋白

涂云明 胡 凤 魏淑琴 姚金萍 邱梦标

在中医界,糖尿病被叫做“消渴证”,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也是非常多见的疾病,糖尿病患者一般都较胖,身体肥胖的人就容易痰多,痰浊瘀阻可能就会瘀血,最终导致气不通,血瘀气滞就是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站在中医的角度来讲,消痰祛瘀就变得非常重要。以下就甄选了2017年6月—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甄选2017年6月—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52位。第1组中男32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55.2±6.7)岁。第2组中男22例,女30例;平均年龄为(56.8±5.9)岁。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2组患者首先都进行了传统的治疗,根据每位患者的情况不同,选用不同的降糖药,比如盐酸二甲双胍片,0.5 g/片,国药准字H20066996;格列齐特片80 mg×60片,国药准字H44020011;胰岛素 3 ml:300 IU,国药准字J20140052,通常都采用以上药品控制患者的血糖值。而发生心绞痛的患者一般给予硝酸甘油片,0.5 mg/片,国药准字H37021445进行治疗。第1组除了基础的治疗方法之外加入了中药复方丹参丸(180丸/瓶,国药准字Z10950111)口服,10丸/次,3次/d,治疗周期为2个月。第2组在传统治疗方法之外加入了中医导痰祛瘀的治疗方式,中医导痰祛瘀方药组成为:茯苓10 g,地龙10 g,瓜蒌30 g,清半夏10 g,赤芍10 g,五味子6 g,当归12 g。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反应对药方进行调整。比如有头晕的患者加入鳖甲15 g,牡蛎12 g,决明子15 g;心阴亏虚的患者加入柏子仁12 g,麦冬10 g;而口干舌燥患者加入知母12 g,天花粉12 g,石膏12 g;气虚的患者加入党参10 g,白术10 g,甘草8 g;便秘的患者加入酒大黄15 g;心惊心悸的患者加入远志12 g,牡蛎8 g,龙骨9 g;脉结代患者加入桂枝12 g。以上中药配好之后用水煎服,每天1剂,分早晚2次服用,治疗周期也为2个月。

1.3 疗效评价标准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级。显效:空腹时血糖<6.10 mmol/L,治疗后15天内心绞痛未发作,而之后的心绞痛发作也比未治疗前少了78%左右,发作时间减短,疼痛感明显降低,心电图显示回归到正常范围;有效:空腹时血糖<7.22 mmol/L,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比治疗之前降低了50%左右,发作时间和疼痛程度都有所降低,心电图基本正常,无效:空腹时血糖>7.22 mmol/L,而患者的心绞痛次数减少低于50%,发作时间和疼痛程度无明显降低,心电图基本维持在治疗前的状况。总有效率就是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选择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和统计,如果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第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15%,第1组的则为82.69%,2组比较,P=0.023<0.05,所以第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第1组。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例,%)

2.2 血糖血脂情况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2组的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值明显低于第1组,第1组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第2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情况对比 (例,

2.3 不良反应情况在用药和治疗期间2组患者的呕吐、头晕目眩和恶心等不良反应数据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例)

3 讨论

在中医界,冠心病通常被认为属于“胸痹”的范畴,中医普遍认为心脉痹阻是冠心病的根本原因;糖尿病属于“消渴”的范畴,根本原因是阴虚。在本次研究中,第2组患者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之外加入了中医导痰祛瘀的治疗办法,配药中的清半夏本作化痰燥湿之用,瓜蒌作消渴化痰之用;地龙则有化瘀通脉和祛痰利尿之效;当归活血补血;茯苓的消肿利尿效果最显著;五味子可以滋肾生津;赤芍能够凉血化瘀。这些中药结合起来就能够起到很好的化痰祛瘀、活血通络和导痰祛湿效果,治标的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治本作用。

治疗结果显示:第1组的总有效率为82.69%,而第2组的总有效率为96.15%,第2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第1组;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值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2组的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值明显低于第1组,第1组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第2组;而2组患者对于治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数据则没有统计学差异。这些研究分析和对比充分证明了中医导痰祛瘀药物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调整血液的黏稠度,还能增强患者的血液循环。与此同时,第2组患者的头晕目眩、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低于第1组,这证明了中医导痰祛瘀药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三酰国药准字脂蛋白
更正声明
欧盟评估一种三酰甘油脂肪酶的安全性
两步法催化鱼油制备MLM型结构三酰甘油酯
追踪指纹的“证词”
高三酰甘油血症和胰腺疾病的相关性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更 正
低密度脂蛋白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