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蓣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

2020-11-02 10:10陈东晖杨慧艳
光明中医 2020年20期
关键词:伏贴薯蓣鼻塞

陈东晖 杨慧艳

过敏性鼻炎亦称变应性鼻炎,于古代中医“鼻鼽”“鼽嚏”范畴中有详细记载,指的是鼻腔内黏膜接触病原、过敏原产生的变态反应慢性炎症,可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发病,特征表现在于鼻痒、流涕、喷嚏等,可造成机体肺、脾、肾等脏腑损伤,极大地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学习及工作[1]。现代中医认为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应着力于“内扶正气”“外祛风寒湿热邪气”及“冬病夏治”等方面,仲景扶正祛邪薯蓣丸是自古沿用至今的主流代表方剂,而中医传统绿色三伏贴疗法在此疾病治疗中亦有卓越疗效[2]。基于此,笔者拟用本院收治的9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作对象加以研究,旨在探析薯蓣丸联合三伏贴治疗收效如何,现取得极佳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用2018年4月—2020年4月经本院收治的过敏性鼻炎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作对照组(45例)及治疗组(45例)。其中,对照组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长3岁,均龄(10.5±3.2)岁。治疗组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3岁,均龄(10.3±3.1)岁。以上2组资料呈均一性,可行研究对比。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颁布的2009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3]诊断标准并经由本院确诊患儿;②年龄≤5岁患儿;③均有鼻塞、疼痛等症状;④经征询家属同意并签署相关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药物过敏反应患儿;②呼吸、循环及内分泌等严重疾病患儿;③支气管哮喘患儿;④无法按要求依从用药患儿。

1.3 方法对照组予以薯蓣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三伏贴治疗。对照组实施方法如下:口服0.2 g/kg薯蓣丸(国药准字Z11021036,生产厂家: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日均2次;治疗组方薯蓣丸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三伏贴治疗实施方法如下:以大椎、双侧脾俞、肾俞及肺俞为主穴,辩证分型后加其他次穴,诸如肺气虚者加天突、膻中,脾气虚者加足三里,肾气虚者加命门、涌泉及膏肓等,将细辛、延胡索、生白芥子及甘遂研磨成粉末后,按2∶1∶2∶1比例混匀后用70%生姜汁调制成较为干稠的膏状,放于冰箱内备用;对患儿敷贴部位用75%乙醇作常规消毒,于5 cm×5 cm脱敏胶布上放置直径约2 cm、厚度约0.5 cm的药膏,将其于穴位上进行敷贴而后固定。敷贴期间患儿若感不适,诸如皮肤烧灼感、充血及潮红等,可将药膏自行取下。

1.4 观察指标①症状积分:每日连续喷嚏次数3~5次,每次擤鼻次数≤4次,因鼻塞有意识吸气时感觉及间断鼻痒计1分;每日连续喷嚏次数6~10次,每次擤鼻次数5~9次,因鼻塞间歇性或交互性及可忍受蚁行感鼻痒计2分;每日连续喷嚏次数≥11次,每次擤鼻次数≥10次,因鼻塞全天用口呼吸及难忍蚁行感鼻痒计3分;若均无,计0分;②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无痛计0分;轻微能忍受疼痛计0~3分;较强烈尚能忍受疼痛计4~6分;强烈不能忍受疼痛计7~10分。

1.5 疗效评定标准治疗标准[4]参照《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联合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综合评定。总分=症状积分(计分标准:0~3分,以喷嚏、鼻塞、流涕及鼻痒症状程度综合评定)+体征积分(计分标准:0~3分,以鼻甲、鼻底及鼻中位置关系、鼻甲肿胀程度及息肉形成综合考量)。疗效标准:显效(疗效指数≥65%)、有效(疗效指数处于25%~65%之间)及无效(疗效指数<25%)。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版本作统计分析,以计量资料代表症状积分及VAS评分,t检验,以计数资料表示疗效,χ2检验,若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相较于对照组的77.8%显著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2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经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例,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不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有较大程度降低(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之对照组显著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例,

3 讨论

过敏性鼻炎为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属中医“鼻鼽”“鼽嚏”范畴,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云[5]:“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泪俱出矣。”该病内由病机为脾、肺及肾虚损,外由病理为风寒异气等综合作用诱发形成,症状表现多在于阵发性的喷嚏、鼻塞、流涕及鼻痒等。对此,国内沿用广泛的主流方式为中医治疗,尤以薯蓣丸或三伏贴治疗为突出代表。两者单一施治,均可起到良好治疗效果,而两者联合治疗,疗效未有确凿定论[6]。

薯蓣丸见于《金匮要略》,在治疗“虚劳风气百疾”中疗效甚佳,流传至今。其通过各类中药配伍,组方严谨、制工精妙,再对患儿辨证施治,合理调解脾胃,具有显著扶正祛邪效用,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疗效卓越[7]。三伏贴则于阳气盛烈、血流通畅,在经络开放的三伏天用中药敷贴,药性可随经络进入机体病变区域,药效充分吸收,疗效迅速,体内湿热风寒俱消[8]。

基于此,笔者拟用本院收治的9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作验证分析,经由本文结果显示,施以薯蓣丸联合三伏贴治疗的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达95.6%,仅有2例未见起效,较之对照组而言疗效优势显著。就VAS评分分析,经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明显更低,可见患儿痛楚大为缓解,两种疗法联合后在经辨证分型前提下精确施治,敷贴药物中的白芥子可利气散结、止痛通络,细辛通窍温肺,后以姜汁为引,驱表散寒,经脉通畅[9],可使药物充分渗透吸收,从而发挥效用;通过辨证后的确切穴位传导,经络疏通调节,加快患儿机体阴阳趋于平衡;薯蓣丸中山药、甘草、茯苓及大枣等相须配伍,可温脾增气,化为血气;芍药、当归及阿胶等相须配伍,可行气活血;杏仁与桔梗属相使配伍,可宣降气机等,内服、外敷相辅相成、协同而治,共奏祛邪扶正之大效。但是在薯蓣丸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根据患儿体质量、耐受程度权衡用量配比,从而发挥各类中药最大程度药效。

综上所述,薯蓣丸联合三伏贴可有效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能明显改善患儿鼻塞、流涕等症状,降低VAS评分,可作大力推广普及应用。

猜你喜欢
伏贴薯蓣鼻塞
对经方薯蓣丸的认识及临床思考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三伏贴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薯蓣皂苷及两种衍生固定相的制备、表征及性能评价
黄姜中薯蓣皂苷元提取工艺的优化
薯蓣皂苷元纳米混悬液的制备
壮医三伏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9种处理宝宝鼻塞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