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养胃丸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脾虚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2020-11-02 10:10潘克明
光明中医 2020年20期
关键词:香砂兰索拉养胃

潘克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西医认为其多与幽门螺杆菌、免疫因素、药物因素及各种理化因子刺激因素有关。中医学认为该病属“胃痛”“痞满”“嘈杂”等范畴,慢性萎缩性胃炎大致可分为脾虚气滞型、胃阴虚型、气滞血瘀型和肝胃不和型[1]。萎缩性胃炎发病的因素之一是脾胃虚弱,胃黏膜失去正常光泽及颜色,变为灰白或灰黄,脾胃精气虚弱,影响脾胃功能活动,使胃的受纳、脾的运化功能受到影响[2]。因此临床上脾虚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常见脘腹闷胀,时有隐痛,嗳气纳呆,口淡不渴,大便溏泄,舌质淡或胖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则认为该病多因脾胃虚弱、肝气 郁结、饮食不节、先天不足等所致,因此健脾和胃、 疏肝理气是治疗脾虚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关键。本研究探讨香砂养胃丸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脾虚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脾虚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5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7例中男24例,女23例;年龄24.5~70.3岁,平均年龄(48.5±4.3)岁;病程1.5~14.8年,平均病程(6.2±2.5)年。试验组48例中男24例,女24例;年龄范围25.5~71.0岁,平均年龄(49.2±5.0)岁;病程1.7~15.2年,平均病程(5.9±3.1)年。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3]中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为脾虚气滞型;②在治疗前半个月内没有服用抑制或者促胃动力的药物;③年龄均在24~71岁,病例资料完整;④本次试验得到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自愿参加。

1.3 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障碍,治疗过程中无法进行正常沟通;②对香砂养胃丸和兰索拉唑过敏者;③伴有心、肝、肾或肺等脏器严重功能不全或肿瘤、心血管疾病的患者;④哺乳期或妊娠期特殊人群。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接受口服助消化药物和抗菌药物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兰索拉唑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606),口服使用,每日1次,一次1片(30 mg)。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香砂养胃丸(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1021829),一次1丸,一日2次。2组患者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

1.4.2 观察指标①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种。显效:胃镜检查慢性炎症消失或基本消失,临床症状消失;有效:经胃镜检查胃黏膜急、慢性炎症均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效:胃镜检查胃黏膜急、慢性炎症基本无改善,临床症状基本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记录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恶心、呕吐和口干3种,计算并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8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8、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血清G17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8、IL-6、TNF-α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G17水平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G17、IL-8、IL-6、TNF-α水平比较 (例,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对照组47例患者中出现5例不良反应,其中3例恶心,1例呕吐,1例口干,不良反应发生率10.6%。试验组48例患者中出现2例不良反应,其中1恶心,1例呕吐,不良发应发生率为4.2%。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多发病,不易治愈。1978年WHO 将萎缩性胃炎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尤其是在其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和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被视为胃癌前病变。据统计,我国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在10%~30%,近年来呈增长趋势,其发病原因迄今并不明确[4,5]。该病发病缓慢,病程较长,迁延难愈,且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非常棘手,临床研究发现萎缩性胃炎与饮食不当、长期嗜烟酒、滥用药物、上呼吸道慢性炎症、胃黏膜受损有关,此外胃大部切除术后,分泌胃泌素的胃窦区切除,致使胃黏膜营养障碍等[6],均易导致胃黏膜受损而发生萎缩、炎症变化[1,2]。目前,西医治疗主要采用 H+-K+-ATP酶抑制剂联合抗菌药物的方案,但此方案易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3]。近年来,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临床诊疗方面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可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还可减少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优势[4,7],本研究立足中医理论,探讨了香砂养胃丸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脾虚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取得了结果。

本研究中试验组总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83.0%),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8、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清G17水平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8、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G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香砂养胃丸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脾虚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兰索拉唑治疗。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显著低于对照组(10.6%)(P<0.05)。由此可知,香砂养胃丸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脾虚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安全性优于单独使用兰索拉唑治疗。兰索拉唑是二代的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壁细胞的H+/K+-ATP酶系统来阻断胃酸分泌,达到抑酸的效果,从而有效治疗萎缩性胃炎[8,9]。香砂养胃丸的主要成分包含木香、砂仁、陈皮、茯苓、制半夏、甘草、大枣和生姜等,是纯中药制剂,安全有效,不良作用小[10]。其主要功效是温中和胃,主要用于寒湿阻滞,脾胃运化无力,消化机能减弱所致的消化不良,尤其适用于脾虚气滞的胃炎患者[11,12]。因此,对于脾虚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香砂养胃丸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效果最佳。

综上所述,香砂养胃丸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脾虚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甚至具有改善单一用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但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顽固性疾病,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常有反复,故宜巩固治疗足疗程; 另外,需重视调节饮食、情志,以保证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香砂兰索拉养胃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兰索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兰索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炎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分析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动力不足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养胃六法 缺一不可
早餐这么吃,健康又养胃
春季养生六个字 春捂 养胃 护肝
粗粮养生不养胃
兰索拉唑对Hp引起糜烂性胃炎患者Th1/Th2漂移的影响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后不良反应临床探讨
注射用兰索拉唑配伍禁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