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通脉补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气滞血瘀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2020-11-02 10:11尹志强
光明中医 2020年20期
关键词:参芪通脉气滞

尹志强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因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痉挛等原因导致心肌细胞长时间供血不足坏死,从而导致组织损伤、心肌功能减弱,常伴有烦躁不安、心率失常、持续性剧烈胸痛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症状[1],属于危险性、死亡率极高的疾病。从中医的角度来讲,AMI又分为气虚血瘀、心血瘀阻、气滞血瘀等。其中气滞血瘀型患者则是指气运阻塞、血液流动不畅,患者急躁易怒、胸胁胀或刺痛,容易疲惫乏力[2]。针对此类病症也有不少的研究,其中参芪通脉补心汤能够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对于增强心肌功能疗效显著[3]。更有研究表明,中药联合基础的西药治疗能有效治疗气滞血瘀型AMI,有效安全地减轻AMI患者心室重构的程度和改善心脏功能[4]。本研究对50例气滞血瘀型AMI患者行参芪通脉补心汤联合西药治疗,从心脏超声指数变化、临床表现上评价疗效,以为临床气滞血瘀型AMI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5年3月—2020年4月收治的气滞血瘀型AMI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0~72岁,平均(45.25±5.02)岁;病程3~38个月,平均(13.50±3.50)个月;同时患有便秘的患者21例,痰浊患者29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18~70岁,平均(44.36±5.72)岁;病程4~37个月,平均(13.40±3.39)个月;便秘患者23例,痰浊患者27例。2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AMI西医诊断标准[5]:肌钙蛋白等血清心肌标志物升高,伴有贫血症状或影像学、心电图等显示心肌异常;中医上符合气滞血瘀型[6]:胸协刺痛、脉细无力、乏力等。②在此研究前并未有过其他药物治疗。③年龄在18~72岁。④患者对本研究药物不存在变态反应,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有重要器官障碍、糖尿病、血液神经系统疾病者。②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③因各种原因不能全程积极配合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抗血小板聚集、对症处理(对高血压患者降压)等西药治疗。治疗组:西药治疗和对照组一致,另还需服用参芪通脉补心汤。配方:五味子10 g,党参15 g,麦冬15 g,黄芪30 g,川芎10 g,丹参30 g,石菖蒲20 g。其中同时患有便秘的患者,原配方加白术10 g,槟榔片8 g,牡蛎15 g;痰浊患者,再加陈皮13 g,瓜蒌13 g。每天1剂,分2次用水煎服。治疗时间均为4周。

1.4 观察指标①实验室指标:采用飞利浦SD8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左室容量(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②临床指标:对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进行评分。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程度,将胸痛、急躁易怒、乏力、心悸评分都为1~5分。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的临床症状越严重[7]。③不良反应。

1.5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程度,分为以下的等级:显效:患者临床表现症状消除,心脏超声指标恢复正常值,体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表现症状得到控制,心脏超声指标也朝着正常值好转,70%>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表现、体态和心脏超声指标都没有明显改善,但也没有加重,证候积分<30%;恶化:临床表现、体态均有加重,心脏超声指标更加偏离正常值,证候积分增大[7]。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基础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基础症状积分都有降低,并且治疗组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基础症状积分比较 (例,

2.3 2组患者心脏彩超指标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中的心脏超声指标LVEDVI、LVESVI、LVEDD、 LVESD水平均有降低,且治疗组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和对照组中的心脏超声指标LVEF、SV 、CI水平均有升高,且治疗组的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心脏彩超指标变化 (例,

3 讨论

AMI是冠状硬化斑块破裂脱落的一种常见病症,会诱发血栓、冠脉痉挛、闭塞等造成心肌死亡的不良症状。这是因为在供血减少或中断的情况下,心肌缺血,最终导致坏死。患者会出现压榨性的胸痛,并且伴有出汗、极度恐惧感,更有可能会引发心律失常、血栓、心脏破裂等并发症。对于人体各个系统都具有危害,甚至导致猝死[8]。

在常规的西医治疗中,以缩小梗死面积、处理各种并发症、保护心脏功能为主。以介入、抗休克或镇痛等方法缓解症状。但是西药也有很多弊端存在,如治疗心力衰竭的洋地黄制剂长期使用,可能会造成电解质紊乱、交感神经活性增强等不良反应。即使是做了PCI手术之后,改善了患者的心肌缺血,但也不能有效根治患者已经硬化的动脉[9]。

为了减少或规避这些不良反应,现代医学研制中西结合的方法来更加安全地治疗此类疾病[10]。从中医学来讲,AMI是指气血虚弱、心阳不正。如若患者还伴有肝脏经脉出现痞块、头晕、协痛、易怒等症状,属于气滞血瘀型AMI,则为肝虚肾亏、忧思过度。其主要的调理手段就是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参芪通脉补心汤则是治疗此类病症的不二之选。其配方中的党参益气养血,能够增强抵抗力;五味子能养阴固精、护肝、增强心脏机能;麦冬养阴,清热润燥;黄芪补气、归脾;川芎运气、疏通脉络,丹参缓解胸胁刺痛、心烦失眠,石菖蒲醒神、化湿,且都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功效。外加白术利尿消肿,补气健脾、固表止汗;槟榔片理气、消积、利水;牡蛎补肾止汗。能使通便不畅者得到缓解,用于润肠通便再适合不过。另陈皮气味芳香、归脾化痰,瓜蒌清热化痰、润燥,能有效缓解患者痰浊症状。以上诸多药材合用,对于气血虚弱、肝肾虚亏、气滞血瘀有着很好的疗效。

本研究发现,治疗4周后2组的心脏影像指标LVEDVI、LVESVI、LVEDD、 LVESD水平均有降低(P<0.05),LVEF、SV、CI水平均有升高(P<0.05),且参芪通脉补心汤联合西药治疗相对于西药单独治疗的降低或升高更为明显,临床症状的好转也是治疗组更为显著。表明中西医结合干预能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AMI患者的心肌功能,与代升平等[11]研究结果一致。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00%)明显大于对照组(80.00%)。另外,用药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提示联合用药较为安全。

综上可知,参芪通脉补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气滞血瘀型AMI更加有效,且更加安全可靠,值得在内科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参芪通脉气滞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药品包装用复合膜与通脉颗粒的相容性
UPLC-Q-TOFMS/MS法分析参芪降糖颗粒化学成分
七制香附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参芪苓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
通脉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通脉化浊汤改善高脂血症痰瘀阻滞证候情况的研究
参芪血痹方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