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

2020-11-02 02:18关娜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7期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

关娜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各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出现了师生们的视野中,作用于教学实践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就,为教育教学领域注入了新的动力。当课改如火如荼地进行时,也有教师甘心落后与时代,对新事物、新思想存在抵触心理,不能接受,也不愿意使用这些新理念、新手段,导致教学氛围沉闷,教学模式老旧且单一,师生关系紧张等等,引起了其他教师的警醒。基于此,本文以小学数学课程为例,谈一谈自己对教学的看法供教师同仁们学习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看法;新课改

教学是一个过程,需要调配好教学资源,安排好教學时间,还需要良好的教学环境,端正的教学态度,此外,少不得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支持,为此笔者发挥教师素养,进行多方探索,终有所获,如下所示。

一、思想上破旧立新

思想遵循一定的范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是一个人从实践中总结而来,有一定的变化,也相对固定,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就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理解和认知,并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目的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过去,教师占据着课堂主导,习惯使用“一堂言”“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思想老旧,且形式单一,早已让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致,失去了学习的新鲜感,基于这一现实,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敢于破旧立新,即愿意接受新事物,新理念并用其指导教学实践,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重现点燃学生学习兴致,提升教学质量。

新课改背景下催生出了诸多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练习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合作教学法、参观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以及现场教学法。每种教学方法都要自己的侧重点,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教师能做的就将践行这些方法,用实践检验其价值。如,在学习《购物》这一课内容时,按着以往的教学习惯,笔者会使用讲解法,演示法,侧重于知识的传递与记忆,相对的就会忽视学生的兴趣与情绪,这一次笔者有所改变,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即借助网络查找各种人民币的图片、视频,革新了知识的呈现方式,让难懂的、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形象起来,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设计了课堂小游戏,笔者化身为“售货员”,学生则是“顾客”,教室则是“商店”,教室里的物品则是“商品”,每件物品都明码标价,进行售卖,而学生手中的人民币数量是一定的,需要大家学会识读人民币,知道如何取币、换币、找币,在游戏中熟悉和理解数学知识,且印象深刻。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能跟上课改的步伐,主动更新思想,创新教学,实施了信息技术教学,游戏教学,关注学生兴趣,在意教学效率,是对旧思想、旧理念的一种革新,值得肯定。

二、行为上不断创新

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门艺术,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教龄较长的教师即便是不备课,不看教材也能施展自己的魅力,让课堂充满精彩,但这一做法是不提倡的,这是因为教育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如果教师恪守旧理念,旧思想,“始终如一”地沿用同一种教学模式,不仅会局限自己的思维,让教学水平止步不前,还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个性化成长。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不仅要保持思想上的新,还要保持行为上的新,敢于尝试新颖的教学手段,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还要学会质疑,擅长改进,保持着持久的“战斗力”,常学常新,常用常新,常变常新。

如,在学习《时、分、秒》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做足了课前准备工作:研读了教材,分析了学情,借鉴了优秀的案例,在此基础上才制定了教学计划,设计了教学活动,有动手实践活动,即发挥学生的长处,为其分发纸板、塑料、胶带、胶水、剪刀等材料和用具,让其动手完成钟表的制作任务,活跃课堂气氛,加深与教学对象的情感;有情境练习活动,在学生懂得了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后,笔者创设了多个教学情境供大家练习,引发学生的思考,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跟随情境转动手中的钟表,熟悉了整点和半点;情景剧表演活动,师生合作一起改编剧情,确定参演人员,制作道具,维护课堂秩序,用“演”的形式展示自身对时间的把握程度,夯实自身基础,展示自身实力。一系列活动过后,教学氛围良好,学习效率有所提升,但笔者并没有不满足,随即进行了教学反思,回顾教学整个过程,试图从中找到问题,进行改善,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服务。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用实际行动创新了教法,提升了教学水平,设计了一系列符合学生口味、理解水平的新颖、趣味的教学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进行了教学反思,优化自身行为,常思常新。

三、关系上持续改进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一跃成为课堂的主人,代替教师占据了课堂主导地位,这一新变促使教师不得不正视学生的地位,重新审视与学生的关系。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剔除自身权威性,尝试走进学生、了解学生、认可学生,与学生成为知心好友,从而响应新课改号召,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如,在学习《认识小数》这一课内容时,笔者以生活化的例子作为课堂导入活动,引出了小数这一概念,降低了理解难度,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师生携手进入了数学殿堂中。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全程关注学生的表现,观察其行为和表情,尝试了解学生,把握学生成长规律,还设计了多个师生互动活动,有师生“排排看”游戏,了解了小数点的意义;有课堂提问环节,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旨在检验大家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可以是学生向教师的求助,目的是给学生提供解惑答疑的机会,帮助学生获得成长;有课后小结活动,师与生都要进行教学反思,且要对彼此进行点评,查找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改善教与学的行为,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一系列活动过后,师与生关系更进一步,了解更为深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关注师生关系并借助师生互动活动改善了师生关系,加深了师生情感,提升了教学质量,值得肯定。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与学的标准提升,难度加大,对教师和学生是一项挑战,也是一次机会,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上述几点看法,以期能应对新挑战,抓住新机会,跟上课改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彭思凤,华菁.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7(07).

[2]汪胜奎.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西部素质教育,2016(13).

猜你喜欢
新课改小学数学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