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2020-11-02 02:32隋岩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16期
关键词:护理应用穴位按摩糖尿病足

隋岩

[摘要] 目的 探究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方法 以该院治疗的72例糖尿病足患者为观察对象,于2018年2月—2019年10月入院,依据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34,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38,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ABI、足部神经筛查、局部组织中的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积分变化。 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BI、bFGF水平高于对照组,其足部神经筛查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护理,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局部炎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 中药足浴;穴位按摩;糖尿病足;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8(b)-011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xperi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ot bath combined with acupoint massag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Methods 72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were observed. They were admitted from February 2018 to October 2019, and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n=34, routine nursing)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n=38,Chinese medicine foot bath combined with acupressure massage c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he ABI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foot nerve screening, and serum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score changes in local tissu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ABI and bFGF level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foot nerve screening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use of Chinese medicine foot bath combined with acupressure massage ca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ocal inflammation of diabetic foot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foot bath; Acupressure; Diabetic foot; Nursing application

糖尿病足又叫做糖尿病肢端壞疽,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因糖尿病神经的病变,包含植物神经损伤与末梢神经感觉障碍,而引起的下肢血管病变,或患者的皮肤微血管病变、细菌感染而造成的足部疼痛及足部溃疡、足部坏疽等,常表现为疼痛痉挛、跛行、神经水肿及下肢肌肉萎缩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危害性极大[1]。临床常规西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中医学发展越来越完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该文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0月期间以72例患者为例,采用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护理,探讨其针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应用效果,现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入院治疗的7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观察组38例。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临床糖尿病足或早期糖尿病足症状诊断者;②经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者;③知晓该次实验探究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因其他病症并发的足部病变者;②心、肺、肾等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者;③不遵医嘱治疗及护理者;④不能坚持进行中药足浴及穴位按摩治疗者;⑤患有肢端坏疽或闭塞性动脉硬化者;⑥对中药药物过敏者。对照组男15例,女19例;年龄47~72岁,平均年龄(62.36±6.32)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64±3.26)年;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5例、初中及高中文化水平12例、中专及大专文化水平10例、大专以上文化水平7例。观察组男18例,女20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61.23±5.16)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6.53±2.65)年;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14例、初中及高中文化水平10例、中专及大专文化水平9例、大专以上文化水平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文化水平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依据患者实际病情,遵医嘱给予患者注射胰岛素或服用降糖药,并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嘱咐患者合理饮食,定期运动锻炼,讲解不良习惯的危害性;进行常规足部护理,如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足部冻伤,正确修剪足部指甲等;同时控制患者的血糖及血压。

观察组给予患者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护理,措施为:①中药足浴:处方为:忍冬藤、鸡血藤、木瓜、透骨草、红花各40 g,苏木、艾叶各30 g,姜黄20 g,桂枝10 g,冰片(溶)2 g。寒凝较重的患者加独活20 g、附子15 g;疼痛强烈的患者加没药、乳香各15 g;热毒严重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各40 g、苦参20 g。加水熬成400~500 mL的汤剂,在足疗盆中将3 000 mL的清水与药汤混合,进行泡脚,保持38~40℃的恒温,30 min/次,1次/晚。②穴位按摩:在足浴结束后,立即取双侧的足三里、三阴交、至阴及涌泉等穴位,用手指按揉,按摩每个穴位3 min左右,按摩后,轻捋小腿的腓肠肌15 min,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其神经传导功能恢复正常;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其神经传导功能速度提高10%以上;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好转)/例数×100.00%。

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踝肱比指数(ABI)、足部神经筛查、局部组织中的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变化。ABI:保持患者仰卧位,检测患者双上肢肱动脉压的最高值及双下肢踝动脉压的最高值,正常为1.0~1.4,下肢有轻度供血不足为<0.9,中度缺血0.5~0.7,重度缺血<0.5,当>1.4时患者可能有下肢动脉钙化病症。记录患者糖尿病足部神经筛查量表积分及bFGF。

1.4  统计方法

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组间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ABI、bFGF水平、足部神经筛查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BI、bFGF水平、足部神经筛查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足部筛查情况、ABI、bFGF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ABI、bFGF水平高于对照组,其足部神经筛查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亦是导致患者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其病情复杂因多种因素而发病,临床常采用药物治疗或进行血管搭桥,对下肢远端的动脉治疗措施较少,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尤其是血管再通问题,临床多种治疗措施都未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2]。随我国中医学的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临床认为其病症的主要因素为淤血阻络,故治疗应以活血化瘀及通络止痛为主,而中药足浴的处方中,鸡血藤可有效发挥补血活血的作用;红花可消肿止痛;艾叶可调气血;而木瓜及苏木可有效发挥舒筋活络的功效;姜黄、透骨草可活血止痛;多种药物联用,通过汤剂足浴刺激患者皮肤血管与神经,从而达到消散肿疡、舒畅血脉的目的,显著改善患者血液循环及神经功能[3]。同时配合穴位按摩刺激患者足三里、涌泉、三阴交及至阴等多个穴位,可有效改善患者体内循环,增加血流,从而改善患者糖尿病足病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4-5]。

该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经治疗后观察组的ABI、bFGF水平及足部神经筛查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经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护理,可有效刺激患者足部皮肤,从而显著改善患者血液循环与神经功能,促进bFGF释放,促进其细胞增生、肉芽组织生长,有效减少对局部组织炎症的刺激。同时相较于常规治疗,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且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针对糖尿病足患者采用中药足浴、穴位按摩联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循环,加快创伤愈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有效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其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王丽颖, 高天舒.补气活血中药足浴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病[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5):1036-1038.

[2]  李艳,杨郁文.中药泡足联合足部按摩对糖尿病足足部症状及经皮氧分压改变的效果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123-126.

[3]  马蕾蕾. 中药浴足联合穴位按摩方法对糖尿病足护理效果观察[J]. 医药前沿, 2016, 6(9):335-336.

[4]  丁琳,黃艳.中药足浴佐治Wagner0级糖尿病足疗效观察[J]. 护理学杂志, 2016, 31(9):48-49.

[5]  赵彩霞,李军,任会雅,等.足浴疗法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74例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17(5):33.

(收稿日期:2020-05-15)

猜你喜欢
护理应用穴位按摩糖尿病足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罗浮山百草油穴位按摩缓解头痛86例疗效观察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小儿会阴烧伤护理中食物保鲜袋接尿的应用价值评价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
血浆置换治疗儿童危重症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