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方法创新

2020-11-02 02:31林晓平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导向

林晓平

摘 要:针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方法中存在的缺乏科学定位、重理论轻实践、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本文从准确科学定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推进课程改革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以其助力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就业导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方法模式

汉语言文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需要将其继续传扬,汉语言文学是当前各高校中开设较多的专业,汉语言文学教学也是当前各高校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高校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发展,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也需要不断进行更新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由于教学模式的落后性导致实际教学存在一定障碍,为有效提升教学效率需要教师对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这也是当前各高校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

(一)课程目标失衡,课程结构也不甚合理

首先,一些学校在设置汉语言文学教学目标时,都较为重视知识目标,而甚少关注情感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等。这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方位的发展。其次,一些学校在设置汉语言文学的具体课程时,大多倾向于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而对语言学科方面的课时安排较少,这就使得学生学习了过多的文学知识,但语言应用能力却难以得到有效培养。再加上当前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学生难免会受到一些不规范网络用语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提升。

(二)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陈旧,难以引起学生兴趣

首先,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主要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此种教学模式下,不仅师生之间缺乏应有的有效互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严重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而且课堂气氛不甚活跃,学生根本没有机会进行思考和讨论,难以实现对于知识的深度掌握。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仅限于课堂教授,且学生的思想和观念也发生了一些转变。而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仍沿袭传统,缺乏新鲜的信息,并与实际生活相脱节,这就更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课堂实效性逐渐降低。

二、当前汉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型教师紧缺

当前很多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资力量不够,专业型教师的缺乏将直接影响到汉语言教学质量。学校在招聘时并未严格按照应有的标准,导致师资质量方面存在问题,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时,许多学校无法实现既有的教学目标。另外有一些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够重视,缺少对汉语言专业老师的培训和专业方面的提升,甚至在进行教学安排时经常安排汉语言文学老师处理其他事情,导致其无法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方式落后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均具有多样性,但是很多高校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时仍使用过去的教学方式,授课内容过于老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无法集中注意力,更不能进行发散性的学习和思考,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另外,在汉语言教学中还存在教学缺乏实用性的问题。汉语言文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是很多高校教师在教学时仅关注理论知识的讲解,缺乏对学生应用技能的锻炼,导致学生仅能够接触理论性的知识,无法结合实践进行发挥。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锻炼,将学生培养成能够将实践与理论高度融合的综合型人才。

(三)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很多高校在进行教学考核评价时更多得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评定,过于关注成绩对于学生以及教师而言均有不利之处。对于教师而言,成绩的单一性将会影响到老师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很多高校教师将只教授考试所需要的内容,缺少延伸性的教学,导致学生接触的知识也过于单一。这将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采取应试型学习,仅仅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输入知识,缺少对知识的输出。教学评价的唯成绩性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需要对汉语言文学考核评价方式进行改革以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方法模式创新

(一)建立专业型师资团队

师资力量对汉语言教学具有重要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增强学校师资力量:首先,需要在高校招聘时设立严格的选拔标准,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师的准入门槛。其次,学校需要加强对汉语言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的培养,可以通过讲座、交流会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让老师之间能够互相交流与学习,不断提升教师的能力。最后,学校还可以建立汉语言教学教研团队,对学生的意见进行分析,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二)采取多样化方式教学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引入多样性的教学方式,主要从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改革入手。教师在授课时,不能仅依靠教材内容,而应广泛搜集授课内容,并结合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授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一方面,需要能够保证学生了解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还需增加一些延伸性和实用性内容,如可以增加與汉语言文学有关的历史背景知识、生活常识等其他知识,让学生对汉语言的理解更加全面和立体。在教学方式上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避免单向性的输入,可以通过借助网络多媒体,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进行情景教学,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方式增强课堂氛围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进行学习。还应当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型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汉语言文学所学的理论知识。

(三)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为避免当前学生考核评价方式的单一化带来的各种问题,需要丰富教学评价方式。改变传统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不要仅局限于传统的笔试答卷形式,而应创新考试形式,采取多样性形式,如可以通过课堂展示、课题研究或者其他形式进行,注重学生的整体应用水平而非应试能力。此外,在进行考核评价时,除成绩外也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学生的课外专业实践水平纳入考核评价体系,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进行多样化的探索。

四、以就业为导向的汉语言文学深远影响

(一)汉语言文学语言的魅力

赏析解读文学作品时,针对语言的应用和意境进行赏析能够带个人们乐趣和享受的感觉。汉语言文学具备十分鲜明的包容性特点,对于多元文化的融合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它也包括了十分丰富的文体,并且每一种都是十分独特和有魅力的。通常情况下,是个擅长使用修辞手法,利用优美的意象带给读者无线想象的空间,将一个十分完整的艺术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对于汉语言文学魅力而言,汉字的美能够将其充分展现出来。字形之间完美融合,由外到内都保证了和谐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利用字来表达语言,利用形来描绘意境。在汉字书法中,具有十分严谨的考究,有的人行云流水自称一派,但都为人们带来无限的魅力和趣味。

(二)汉语言文学对当代文学创作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在高度信息化的新传媒时代,在价值观念、物质条件和解读文化的角度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汉语言文学也必然会出现方方面面的改变和发展,如其表达方式和手段。文学的创作者生活的时代和环境都不同,因此受到的影响也具有很大的差别,社会人文感知和追求在不同时期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文学创作在主流审美观念方面也发生了改变。现如今,人们能够认可和接纳的主流文化创作模式就作为了人们的主流审美。

(三)汉语言文学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是现代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社交技能。在现阶段,大多数人的汉语言文学素养都来自应试教育和课本,很少在生活中进行运用,无法十分有效地培养人们的社交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对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大力培养,如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等,促进其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和语言能力。

汉语言文学教学关系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高校中应引起充分重视。从思想观念上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进而指导老师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通过教学改革,不断增强学生汉语言文学的综合素养,也督促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进行不断提升,实现老师与学生共同进步的双贏局面。

参考文献

[1] 赵勇.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内容更新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9(12):16-17.

[2] 刘聪颖,孙鹏.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邯郸学院学报,2019(12):122-125.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导向
文化多元视野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究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文化多元视野下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文化多元视野下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药学生色谱分析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