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城市群竞合背景下扬州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2020-11-02 02:54卜云刘涛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扬州研究

卜云 刘涛

摘           要:扬子江城市群竞合背景下,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要想真正达到江苏省提出的建设扬子江城市群的战略发展目标,做好产业结构优化工作是前提条件。从扬州自身的角度来讲,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扬州的产业结构相比于以往来说已经得到了较大幅度的优化,但是,其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文章中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具体研究。

关键词:扬子江城市群;竞合背景;扬州;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为了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使区域的发展能够与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更好地融合到一起,江苏省提出了发展扬子江城市群的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促使区域结构协调发展,使地区的产业竞争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而在扬子江城市群竞合的大背景下,为了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扬州市的产业结构也应该相应的做出调整,一方面充分考虑本地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区域间发展的协调性要求,文章就针对扬州市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具体研究,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一、扬子江城市群竞合背景下扬州产业结构现状

(一)产业结构合理性不足

经过多年的发展,扬州地区的区域经济实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结构。但是从整体的角度来进行考量,扬州市的产业结构依然存在较大的问题,首先,第一产业在整体产业结构中的占比相对较低,第二产业占比相对较大,第三产业的占比仅次于第二产业,近几年,扬州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周边发展程度较好的城市相比,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占比依然有待提升。与此同时,扬州市产业的集聚度相对较低,虽然让产业覆盖面相对较广,但是缺乏优势产业,产业链条只能辐射到周边区域,影响范围有待提升。与此同时,扬州市的第二产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占比较高的依然是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的占比有待提升。

(二)产业集聚程度不高

从扬州市现阶段的产业结构情况来看,市场上的企业主要包含以下三种类型:第一,受市场带动形成的产业集群;第二,由国有企业裂变或是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影响中逐步形成的产业集群;第三,外商投资产生的产业集群。伴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扬州地区也在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但是,由于传统的制造业依然对市场的发展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扬州市的新型工业化进程整体落后于其他地区。例如,在加工制造行业,企业生产的很多产品均为初加工产品,产品缺乏足够的科技含量,由于附加值相对较低,导致企业普遍存在转型升级动力不足的问题。

(三)产业链覆盖范围较小

现阶段,扬州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产业配套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之所以存在这一问题,主要包含两方面原因:第一,扬州地区虽然有着十分明显的资源优势,但是,这种资源优势并没有被转化为明显的产业优势,特色产业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挖掘,虽然个别企业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但是,发展层次相对较低,产业链条有待延长,产品不具备足够的附加值,产业上游和下游之间缺乏完善的配套体系。第二,扬州地区小规模企业占主导地位,产品层次有待提升,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缺乏配合,进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很多中小型企业甚至还面临着生存问题,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四)产业发展受生态环境制约

由于扬州地区的产业链相对较短,中小规模企业较多,很多企业依然处于创业阶段,因此,多数企业为传统类型的企业,这些企业普遍具有低效率、高污染、高投入的特点,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缺乏足够的互动关联性,企业之间并没有形成共生关系。除此之外,部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于经济发展与自然发展之间的关系缺乏足够的认识,进而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显示,扬州地区的企业多数处于粗放型的发展状態中,环境破坏严重,这个问题也是未来一段时间之内扬州地区在进行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扬子江城市群竞合背景下制约扬州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

(一)缺乏足够的人力资本

扬州地区的地理位置接近长三角发达地区,因此,在区位方面存在十分明显的不足,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在人才的招纳方面也相对处于劣势。加之扬州地区科研院所的数量、高水平大学的数量等相对较少,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相对不足。而从企业的角度来讲,由于普遍缺乏较高的人力资本开发意识,在人才的管理方面,企业不仅缺乏明确的抓手,与此同时,企业管理者对于人才的激励意识也普遍存在不足,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这一问题的体现更加明显。

(二)市场机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完全发挥

从现阶段扬州地区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以往产业发展过于松散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产业集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市场导向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发展依靠的依然是政府政策的导向作用。进而导致了扬州市产业发展的资源配置中,市场化配置的积极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凸显,行政性配置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致使创新性要素的配置不合理以及流动受限的问题出现,严重制约了当地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三)缺乏完善的交通体系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扬州市区内部以及周边的交通状况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基础交通设施的建设力度也在持续加大,但是,依然存在诸多有待完善之处。首先,缺乏完善的与“一带一路”相连通的交通体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地聚集创新要素的能力,与此同时,也影响了当地开放发展程度的提升。其次,相比于扬子江城市群的其他城市来说,扬州市交通网络的立体化程度还有待提升,从扬州市自身的角度来讲,其与上海的铁路交通以及苏南地区的铁路交通依然缺乏有效的联通。

(四)产业平台建设跟不上实际发展的需要

从现阶段扬州市的产业发展情况来看,一些较大规模的创业园、开发区、产业园、工业园等,其建立的主要推动力量依然是当地政府,很少有通过核心集聚的自由选择以及市场化引导形成的产业集聚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园区内的企业很难实现有效的分工协作,产业之间缺乏统一的组织体系。个别产业园内部的企业还存在恶性竞争以及产业同构的问题。由于产业园内部的企业存在明显的同质化特征,企业之间缺乏足够的关联度,分工协作的不足,严格来讲,这种集聚只能被认定为企业集聚,而不能被认定为产业集聚。

三、扬子江城市群竞合背景下扬州产业结构优化的策略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

首先,从规划的角度来讲,要对区域内产业空间的布局进行优化,实现不同行业的协同发展。从扬州市现阶段产业布局的现状以及产业发展的基础情况来看,要想达到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一项需要完成的前提工作就是做好产业集聚发展协调,在扬子江城市群竞合的大背景之下,扬州市需要充分考虑扬子江城市群其他城市产业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自身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突出自身的发展重点,政府方面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实现扬州市与其他扬子江城市群城市的错位发展,在此基础上,将本地区的重点发展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产业集团,使区域产业的竞争力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

其次,從制度的角度来讲,扬州市政府需要与扬子江城市群的其他城市共同协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一方面能够保证扬子江城市群中城市的政策协同,另一方面保证产业发展规划的协同性。借助联系会议制度,扬子江城市群城市一方面需要就集聚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进行商讨,另一方面需要制定明确的产业规划,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有效的协调,为政策实施提供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就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相互监督,针对重大产业工程项目进行协作资源配置。实现扬州市内部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提升扬州市与扬子江城市群其他城市产业发展的协调度。

(二)充分发挥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

要通过做好扬州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使本地区长期存在的供给质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要加大区域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力度,通过创新引领,积极吸引中高端层次人群消费。在实际推动产业集聚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使政策的积极效应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在此基础上,有效克服本地产业基础薄弱、创新型人才缺乏、科研条件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加大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力度,充分突出本地区的产业特色。与此同时,要合理利用新技术带来的机遇,加大平台建设力度,发挥政策优势,精准招商,尤其是针对现代金融、互联网电商、智能制造等新兴经济模式的招商力度。在此基础上,使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主体作用

要想真正将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工作落到实处,企业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推动力量。企业自身在实际开展经营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创新力度,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和体制方面的创新,与此同时,也包括机制方面的创新[2]。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企业自身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一方面,企业自身需要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设置专项引导资金,在产业集聚区引入与相关产业发展有关的科研机构,在此基础上,加强企业自身与相关科研机构的配合,使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充分突出本地的产业优势,达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目的。另一方面,企业自身需要加大体制创新力度,培植一批能够引领园区发展的骨干企业,形成带动辐射作用,对园区内部的中小企业进行整合优化,使市场竞争能够在良性环境下展开。

结语

综上所述,扬子江城市群竞合背景下,扬州市要想有效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一方面要充分突出本地的产业优势,另一方面也需要充分考虑周边城市的产业发展情况,加强与扬子江城市群其他城市的配合,在此基础上,切实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郁婷婷.基于环境友好型“扬州模式”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02):30-34.

[2]陈伟,陆佳.扬州产业结构现状、问题及优化对策初探[J].统计与管理,2016(07):103-105.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优化扬州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扬州的秋日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安庆市产业结构升级测研究
下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