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商业模式刍议

2020-11-02 02:54潘祝卿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商业模式

摘       要:校园文创产品作为一种新的文创产业形式想要登上市场的舞台,就必须解决他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作为一种商品,它也应该有和所有文创商品同样该有的一种商业模式来支撑它长久的发展。否则它便只是一个短暂的只有情怀的乌托邦热潮,转瞬即逝,本文针对校园文创产品的重产品轻营销、产品形式老旧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并且给出了解决的方案。

关键词:文创行业;校园文创产业;商业模式

基金项目:江西理工大学2019年创新创业项目(编号:DC2019-082)

一、校園文创商业模式的定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项支持政策的出台与市场的不断升级变化,国内文创产业更迎来迅猛发展,模式也趋于完善与多元化。文化创意产品逐渐成了一种具有消费性的商品,相关单位也陆续开始推动、落实还有办理有关文化创意产业的事宜,因此以文创之名所推出的商品及举办的活动不计其数。

如今,文化创意产品行业十分突出,在校园里,文创产品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但校园的文创产品却存在着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在许多行业与领域对文化创意产业及其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分迅速 “文创+科技”、“文创+旅游”、“文创+商业”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典型商业模式。校园文创产品作为一种商品,它也应该有和所有文创商品同样该有的一种商业模式来支撑它长久的发展。否则它便只是一个短暂的只有情怀的乌托邦热潮,转瞬即逝,那么校园文创产品需要面对哪些不可避免的商业上的问题呢?

二、校园文创商业模式具有的问题

1.校园文创产品重设计轻营销

由于纵观目前国内大学的文创产品发展,有刚起步的,也有趋向成熟、并具有一定产品序列规模与开发设计规划的,总体上来看都展现了对校园文化传播、历史资源挖掘愈加关注的强烈意愿。同时,高校文创产品的发展也具有天然的局限性,即受众面较小,销售渠道非常有限,并且大多数校园文创产品的设计主体都是设计的学生,他们多偏看重于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外观,并不注重产品的运营。南昌大学的文创的属于高校里文创产业发展得较早的高校,但是早期的“微忆南大”工作室虽然作品的种类很丰富,形式样式很多。但由于并没有做什么过多的宣传,导致产品一直处于“展览”状况。直到后期工作室的成员们开始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宣传营销,南昌大学的文创才开始覆盖校园。这样的例子体现了一个鲜明的问题,校园文创产品很多虽然设计好,但是有些传播面却有限,设计方不能仅仅只局限于产品,还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一定的宣传与营销。

兰州大学110周年校庆,学校首家校园文创店在城关校区西区齐云楼的一楼大厅正式开业,大圆环的顶灯设计,通敞明亮的长方形展示大厅,高低错落的货架和展台,丰富新奇的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学生和老师还有游客走进店内。除了校园文创实体店外,“兰大文创店”网上商城也已在微信微店小程序中同步上线运营,为广大师生和各地校友选买收藏兰州大学文化产品打造了更为便捷的平台。这一模式最早是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在国内最先引领了“文创+商业”的创新商业模式,将诚品书店打造成了国内最早的文创书店。诚品书店围绕自己店里的文创理念进行营销,通过自己的文创产品与营销,让诚品书店不再只是一个书店,而变成了一个大型的文化体验馆,对于人们来说,吸引人的不再只是丰富的书籍,还有让人感兴趣的设计与文创。对于一些忙碌,浮躁,但仍旧想要追求精神上的丰富体验的人无疑变成了一个必去之地。情感经济时代来临,须用品牌文化渗透、刺激消费者情感与心灵,对自己形象与产品的营销,可以影响一个消费者之心情,从内心的印象,到达店内所经过途径,打开店门进到店内时音乐、商品摆设等等氛围,对消费者是否要购买商品诸多重要因素。利用带有情感的文创设计,让它的吸引力唤起人们的情绪,这样的店铺也会比单纯的书店更加吸引人。打造一个文化品牌,能够让文创商品的身份更加明确,提升它的附加值。

还有一些校园文化产品定位非常不明确,缺乏一些针对性。很多时候校园文创产品的销售产量并不高,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很多校园文创产品时开发定位就出现了偏差,产品的设计者对于产品所要面对的消费人群、关注点等等,都没有进行过深入研究,只是根据一些现有的元素与背景,简单的制作一个图案之后简单复制在文创的产品,这种比较粗略的设计模式就导致了设计出来的产品不够有特色,设计者在产品定位上的考量欠缺导致设计者无法做出兼有文化和商业素质的产品。

这些都无疑向我们说明了,想要做好校园文创,不能仅仅只是局限于设计,还需要考虑文创产品的营销与宣传,必须对面对的受众对象有一个精准的定位,消费者受众者太少,设计的产品也会变得空洞,逐渐失去市场。

2. 校园文创产品的形式缺乏创新

校园文创产品是层出不穷,但是大多数校园文化的产品形式都是千篇一律的。大多数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虽然图案很美观,但形式上都是几种常见的鼠标垫、手机壳、挂布、杯子等这类如出一辙的产品,缺乏创新性。这一现象不只是校园文创产品存在的。伴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消费者更追求在文化旅游中获得个性的、独特的体验,寻找前所未有、别处难寻的事物进行分享。渴望可以带走一些,可以在返回家乡时赠送给朋友亲人的有价值的有纪念意义的东西。但是,大多数旅游胜地的旅游产品都“长相一致”旅游产品缺乏地域特色,缺乏文化内涵,缺乏创意,让人觉得没有意思。

说明文创产品的形式问题不仅仅是校园文创要面对的问题,是整个文创行业都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对于文创产品的形式如何创新,在思考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素材的积累,一些产品形式比较新颖的设计,比如,武氏祠有中国最大的汉碑与汉画像石群。这些石刻艺术远观造型古朴,细赏雕制精妙,一直深受名家学者的喜爱。石画像内容多样,故事性强。像表现孝子精神的“董永卖身葬父”,表现古代忠勇义士的“荆轲刺秦王”……人物则包括伏羲、女娲、祝融、尧、舜、禹等。吸引了许多对这些文化感兴趣的人前往观看。武氏祠也利用了这些文化元素,制作出了很多非常具有创意,且实用的文创产品,其中一个叫作将十帝转笔筒的产品,只要将笔筒轻轻转动,恍惚间,仿佛看到十位帝王跨越时空的趣味交谈。笔筒底部采用石料加重设计,上部图案镂空,美感与实用性兼具,高端大气,在网络上广受好评。还有齐河的文创产品“齐心杯”,以齐州塔为原型设计的齐心杯,两个分开的杯子合并在一起,便可以看见一个齐心塔,象征团结、爱情的坚贞等诸如此类人与人情感结合的力量,让人赞叹叹。颐和园“春夏秋冬”四君子系列,以颐和园的什锦灯窗为元素,以二十四节气为灵感,结合梅兰竹菊四君子的象征意义,历时两年精心设计和改版打磨,设计出了项链和胸针结合的三款珠宝首饰,分别展示了颐和园四时的不同光景。武氏祠、齐州塔、颐和园也因为这些文创产品在网络上引发的讨论而开始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这也让我们看到,文创是具有较强辐射、影响和传播能力,文创产品的主题是一方面,文创产品的形式是否新颖也是提升文创产品的档次的必须点。文创产品往往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满足人们对品位、意味、风尚、情趣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在网络发达的年代,只有两者兼得,校园文创产品才可以形成一个持续有力的文创商业模式。

三、引进第三方实施产销结合策略

如今,校园文创(创造力、驱动力)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正日益成为校园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校园文创产业的发展也拥有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在面对几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文创开发不是仅仅靠视觉上的完整度,更多要立足于对市场的研究、对需求的捕捉的更多基础条件之上。虽然校园文创产品有自己独特的消费群体,有比较稳定的资金周转,也很多的成功案例也为我们找到了出路。針对校园文创,校园文创产品的产品设计与营销渠道挖掘也可以突破传统的模式,例如开展校内文创产品的设计征集比赛,让群众直接参与到设计与创作中来,倡导体验式设计与营销理念,以比赛优胜结果打样制作的模式,以诱导客户群体的消费冲动。这类成功的实践,为校园文创的道路开辟了一些可走之路。但是如果想要校园文创成为一条真正强而有力的商业链,光靠校园内部的力量是不够的。引进第三方力量是必要的。

如果可以将校园文创市场拓展到一个更高层面的市场,对于校园文创的推动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多很可能还会涉及整个校园文创设计的改变、产品的水平,实现单薄的产品向高端转变、实现由被动的制造转向主动的智造,甚至包括学生的就业……这些无疑都是对这个产业还有学校教育的巨大推动。

第三方的引进具体方面在于推动产销结合,就如本段开头所说,想要将校园文创市场拓展到一个更高层面的市场,对于产品的营销、宣传、市场,都必须精准的把握。利用第三方对产品进行精准、大量、有力的宣传与推广,使校园文创产品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在保证产品销路的情况下在原有的基础上,在第三方的帮助下进行保质保量的生产。实施“校园文创+第三方产销结合”的商业模式,将校园文创产品打造成一条可持续的强有力链条。

随着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水平,需求不断的提高,校园里的文化氛围也更加的浓烈起来,校园文创产品也成了校园形象与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创+第三方产销结合”的新模式,为很多的校园文创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在未来,校园文创将成为自带流量的强势内容之一,文创的营销对于文创产品十分重要,文创产品也会对所依托的背景和主体形成很好的营销效果,并且选择的对象不再局限于影视、动漫、表情包的授权,更可以与校园的历史、校园的形象、校园的特色融合在一起,实现共同变现的价值。只有这样校园文创产品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与更丰富的价值内涵。

参考文献:

[1]王园园.高校特色形象识别系统下校园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25):21-22.

[2]朱鹏.高校文创产品创新与发展路径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8(04):151-154.

作者简介:

潘祝卿(1999.1-  ),女,侗族,贵州贵阳市,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从0到N
三生 深度解析商业模式
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关注科技、环保创新应对商业模式之变
我国银行未来商业模式的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