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保全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2020-11-05 02:45
工程质量 2020年5期
关键词:排查顶板建筑物

周 虹

(五华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和房屋安全鉴定站,云南 昆明 650217)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快速发展,经常需要对老旧小区拆除和重建,在改造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和扰动,例如基坑开挖、打桩作业、爆破作业等都会对周围建筑物、构筑物、周边道路、地下管网、地下设施、日照采光等产生影响。

施工单位也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减小在建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但仍然存在防护措施不当对既有设施产生影响,为此要加强对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等的监测工作,经常采用的方法为对既有建筑进行沉降观测、倾斜观测,但外在的宏观监测对于受影响的居民远不能达到其期望,例如在建工程施工可能影响到既有建筑的使用功能,如地板开裂、顶板开裂、门窗破损、地下室渗水、潮湿等现象,为避免因此种缺陷引起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与影响范围内居民的经济、民事纠纷,特在此引入建筑工程领域证据保全工作。

1 证据保全简介

证据保全[1-3]即因现有工程施工,对受其影响的既有建筑进行监测的一种手段。监测内容包括:建筑物竖向位移监测、倾斜监测、地下水位监测、使用功能排查、损伤及裂缝排查等。

证据保全工作一般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鉴定机构进行,委托单位可以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或影响范围内的业主,也可以是受政府、事业单位的委托进行。

2 证据保全内容简介

以下将从证据保全范围、证据保全时间、现场检测内容对证据保全进行介绍。

2.1 证据保全范围

根据 GB 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第 5.3.1 条规定:从基坑边缘以外 1~3 倍开挖深度范围内需要保护的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均应作为监控对象,根据 JGJ 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第 3.8.2 条规定:从基坑边缘以外 1~2 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需要保护物体均应作为监控对象,实际监测时保全范围应根据委托方需求,但不应低于国家、行业标准。

2.2 证据保全时间

证据保全的时间由委托单位与监测单位协商确定,但最低检测次数不应少于3次,即在项目开工之前监测 1 次,由委托单位通知监测单位对受监测对象进行证据保全,保全完成后方可进行施工;施工过程完工后待基础沉降稳定后(最后 100 d 的日平均速度低于0.01~0.04 mm/d)监测 1 次,施工过程中根据委托单位、受检测单位业主的需要监测 1 次或多次。

2.3 现场监测内容[4]

现场监测的内容包括证据保全建筑物资料收集、现场影像资料、使用功能排查、损伤及裂缝排查、竖向位移监测[5]、倾斜监测[6]等相关内容,必要时可补充监测其他内容,以下将对上述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2.3.1 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内容包括拟建建筑物施工图、施工进度计划、基坑支护结构及基坑开挖深度,证据保全建筑物的建造年代、基础形式,上部结构形式、历次修缮、加固情况等内容。

2.3.2 影像资料记录

在每次进行证据保全工作时,应对保全范围内建(构)筑物进行拍照、录像记录,作为最终结果分析依据及证明资料。

2.3.3 使用功能排查

房屋使用功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排查。

1)房屋防水。防水构造及排水措施是否完好,是否有老化、渗透等现象。

2)吊顶。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裂纹、脱落等现象。

3)门窗。开闭或推动是否自如,有无剪切变形迹象,玻璃是否有破损现象。

4)地下室防水。是否完好,是否有潮湿、渗漏现象。

5)出屋面构筑物。是否完好,是否有开裂现象。

6)女儿墙。是否完好,有无开裂、错位等现象。

2.3.4 损伤及裂缝排查[7]

1)损伤调查。全数检查建(构)筑物构件存在的损伤情况,记录损伤的位置、数量、形态、发展趋势等,当存在其他形式损伤时,初步分析造成损伤原因并作相应记录并拍照。

2)裂缝排查。依据裂缝调查结果,选择结构构件中具有代表性的开裂部位检测裂缝的长度、宽度,裂缝长度为构件中同一形态和发展趋势裂缝的代表长度,并作清晰的现场检测记录及影像记录,同时将检测结果在检测位置作标记,标记具有检测结果信息和检测日期,便于跟踪裂缝发展情况,现场标记方式如图 1 所示。

图1 裂缝检测现场标记示意图

如需必要可对裂缝深度进行检测,检测裂缝深度时,主要查明裂缝属于结构层开裂,是否贯穿等,以剔凿装饰层查看为主,如果为结构层开裂,必要时可采用超声法或钻芯法了解开裂深度。

2.3.5 竖向位移监测

建筑物沉降监测方法为几何水准测量方法,测量需满足 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二等水准测量的相关要求,监测点的布设应根据各建筑的平面布置形式在转角或其他承重构件位置布置观测点,保证监测数据可以较好地反映建筑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情况,通过各点变形情况得出各阶段沉降量、阶段变化速率、累计沉降量等数据。

2.3.6 倾斜监测

建筑物整体倾斜观测采用投点法进行观测,在底部观测点设置水平读数尺等测量设施。在每测站安置全站仪投影时,按正倒镜法测出每对上下观测点标志间的水平位移分量,再按矢量相加法求得水平位移值(倾斜量)和位移方向(倾斜方向)。从建筑物外部观测时,测站点或工作基点选在照准目标中心连线呈接近正交或等分角的方向线上距照准目标 1.5~2.0 倍目标高度的固定位置处。倾斜监测时监测点主要布设于建筑物的四大角及转角处。测点主要利用建筑物的角点进行布置,布设方法为在角点的顶部与底部安装刻有十字丝的测点进行监测,建筑物整体倾斜观测示意图如图 2 所示。证据保全工作内容如表 1 所示。

图2 建筑物整体倾斜观测示意图

表1 证据保全内容汇总表

3 证据保全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2019 年 4 月笔者单位受某地产委托,对其拟建造的高层住宅周边建(构)筑物进行证据保全工作,接受委托后,制定检测方案,开展证据保全工作,并且在 2019 年 7 月收到小区顶层户主反映其主卧顶板开裂,存在渗水现象,笔者单位于接受反映后次日对其户再次进行排查工作,经过检测数据分析,表明该户顶板开裂渗水属于施工单位施工造成,从而划分清楚责任,避免产生纠纷。

3.1 资料收集

根据委托单位提供相关资料,拟建高层建筑 8 栋,地上 45 层,地下 2 层,建筑高度 97.4 m,剪力墙结构,工期 2.5 年;基坑开挖最深处 17.4 m,基础为桩基础,支护结构采用灌注桩排桩支护。

基坑周边有两住宅群,其中基坑最左侧 3 栋在受影响范围内,现场排查询问得知该住宅建造于 2002 年左右,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楼板为现浇混凝土板,无地下室,均为 6 层 1 梯 2 户住宅,平面示意图如图 3 所示。

3.2 开展证据保全工作

该住户位于顶层,且最靠近基坑边缘,笔者单位于 2019 年 5 月 23 日对该小区进行证据保全工作,该户排查共发现裂缝三条,瓷砖开裂两处,排查未发现该户存在其他损伤情况,并经户主签字确认。

2019 年 7 月 1 日笔者单位员工收到户主反映,反映其卧室顶板出现裂缝及渗漏情况,我公司员工于 2019 年 7 月 3 日对该户重新进行排查。户主反应 2019 年 7 月 1 日早晨由于上部太阳能热水器漏水,致使其房屋顶板渗水,同时反映最近有桩基施工,此情况也得到了甲方、施工方的确认,该户户型图如图 4 所示,2 次检测对比情况如图 5~图 9 所示。

图4 户型图

图5 主卧室两次排查对比图

图6 D/3 轴墙面两次排查对比图

图7 卫生间两次排查对比图

图8 次卧顶板两次排查对比图

图9 厨房两次排查对比图

裂缝排查如表 2、表 3 所示,通过数据对比,L1、L2、L3 三条裂缝长度、宽度基本无变化,新出现裂缝 L4 宽度 0.29 mm,长度为通长裂缝。

表2 裂缝排查(2019 年 5 月 23 日)

表3 裂缝排查(2019 年 7 月 3 日)

竖向位移观测、倾斜观测数据如表 4、表 5 所示,通过检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 4 号沉降点沉降速度过大,为 0.040 mm/d,而 4 号沉降点即该住户主卧所竖向投影所对应位置,此点位的倾斜值为 5.34 ‰。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该户顶板开裂、渗水是由于附近桩基施工所致,笔者单位将检测数据提供给委托方,最终甲方协调,由施工单位对该户屋顶重新进行防水处理,并对开裂位置进行封堵,并要求施工单位加强现场防护措施,尽可能减小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4 结语

城市改造、新建工程施工都会存在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为此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同时,也应加强既有建筑物的监测工作。许多建筑工程在施工之前未进行证据保全工作从而造成损害责任无法划分清楚,引起纠纷,因此证据保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证据保全工作也是一项非常严谨、细致的工作,需要对从业者有非常高的职业素养。

表4 竖向位移观测结果

表5 倾斜观测结果

猜你喜欢
排查顶板建筑物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情况及处理对策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现代中小河流常用有坝壅水建筑物型式探讨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初次来压期间不同顶板对工作面片帮影响研究
给家中来个危险排查吧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地下室顶板开大洞对嵌固能力的影响
如何排查并改错
浅埋长工作面非坚硬顶板见方强来压机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