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链甘油三酯对断奶前仔猪生长性能、绒毛形态及血浆脂肪酸水平的影响

2020-11-06 06:57薛瑞婷
中国饲料 2020年16期
关键词:甘油三酯绒毛断奶

薛瑞婷,李 栋

(吕梁学院,山西吕梁 033000)

断奶前仔猪死亡率仍然是养猪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产后7 d内死亡率从10%到14%不等,造成这种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新生儿能量储备不足(杨平,2019)。小猪以脂肪形式的能量储备较低,以糖原形式的能量储备较高。但糖原的储存在前18 h迅速下降,因此,母猪生产的奶在决定断奶仔猪存活率上起到关键作用。猪饲料中脂肪的使用影响了母猪产奶数量和质量,进而影响新生仔猪的健康。有报道称,将日粮脂肪提高到8.0%可以增加母猪奶的脂肪和能量的产出,从而提高仔猪生长性能(Luridsen和Danielsen,2004)。Titlton等(1999)研 究 发 现,与传统的玉米-豆粕日粮相比,添加10%的牛油使母猪能量摄入量和乳脂含量略有增加,但对产仔数量无显著影响,说明母猪日粮中脂肪含量对能量储备的影响不一致。因此,建议直接将脂肪提供给断奶前的仔猪,作为提高存活期的一种手段。断奶仔猪常用的脂肪是中链甘油三酯,它是一类脂肪酸,其化学结构中含有6~12个碳,通过被动扩散迅速吸收,然后运输到肝脏。出生后不久的仔猪口服中链甘油三酯对快速恢复能量具有重要作用。但关于断奶前仔猪口服中链甘油三酯对肠道结构和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还非常有限。因此,本文旨在评估中链甘油三酯对仔猪出生后8 d内生长性能、小肠绒毛形态和血浆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饲养 将300头新生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对照组进行哺乳(不补充中链甘油三酯,表1)、处理1组哺乳的同时补充5 mL/头中链甘油三酯、处理2组仅补充中链甘油三酯(5 mL/头,不哺乳)。试验开始前每个重复选择1头猪进行采血并屠宰分离小肠。在仔猪出生后第1、6和8天早上对各重复进行称重,用于计算日增重。

表1 中链甘油三酯产品中脂肪酸组成

1.2 样品准备及测定 仔猪在出生后2、4和6 h后,每个重复随机选择4头猪颈静脉采血,分离血浆,参考Oliveira等(2009)的方法分析血浆脂肪酸组成。同时在仔猪出生后6 h、6和8 d每个重复随机选择4头猪进行屠宰,分离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用于测定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

1.3 数据分析 试验结果用“平均值±标准误”表示,用SAS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模型(One-way ANOVO)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ukey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链甘油三酯对仔猪出生后体重及日增重的影响 由表1可知,脂肪酸是根据碳原子的数量来分类的:短链脂肪酸(<8个C),中链脂肪酸(8~12个C),长链脂肪酸(13~20个C),该产品中3类脂肪酸占比分别为0.06%、95.69%和4.23%。由表2可知,出生后1 d对照组与处理组对体重无显著影响(P>0.05)。仔猪出生后第6和8天,补充中链甘油三酯和母乳的仔猪体重较对照组和仅补充中链脂肪酸组分别提高了7.02%、14.10%和9.23%、12.55%(P<0.05)。仔猪出生后1~6 d处理1组较对照组和处理2组日增重分别提高40.58%和29.33%(P<0.05),而仔猪出生后1~8 d,处理1组日增重较对照组显著提高34.34%(P<0.05),对照组与处理2组对仔猪出生后1~8 d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

表2 中链甘油三酯对仔猪出生后体重及日增重的影响

表3 中链甘油三酯对仔猪出生后不同时间血浆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2 中链甘油三酯对仔猪出生后血浆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补充中链甘油三酯产品的处理组仔猪血浆中链脂肪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处理2组血浆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当仔猪未进行哺乳时,中链脂肪酸的吸收更大。中链甘油三酯处理组血浆中链脂肪酸浓度高与该组血浆中脂肪酸浓度提高有关。对照组仔猪血浆短链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处理1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中链甘油三酯很容易被仔猪吸收,因为在本研究中发现了更多的中链脂肪酸存在于血浆中,对刚出生的仔猪来说,中链脂肪酸是一种很好的能量来源。

2.3 中链甘油三酯对仔猪出生后小肠绒毛形态的影响 由表4可知,仔猪出生后6 h,与对照组相比,处理1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与处理组空肠和回肠隐窝深度无显著差异(P>0.05)。仔猪出生后6和8 d时,与对照组相比,处理1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仔猪出生8 d时,处理组回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仔猪出生6和8 d时,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与其他两组相比,用中链甘油三酯+母乳处理的仔猪在第6和8天的日增重最大。但对照组与仅口服中链甘油三酯的仔猪日增重无显著差异,说明中链甘油三酯的积极作用与有无母乳无关。猪的脂肪能量储备通常较低,以糖原的形式储存了大量的能量,但大部分糖原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内被消耗殆尽。由于仔猪出生时内源性能量储存有限,因此,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天摄入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母乳对保证仔猪生存至关重要,但通常情况下,母乳的供应不足。因此,对断奶前仔猪补充中链甘油三酯可以作为提供能量的另一种来源。

补充中链甘油三酯的仔猪血浆中链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由于中链甘油三酯分子量较小,水溶性较高,可以作为游离脂肪酸被动地在肠毛细血管扩散。但长链脂肪酸在以不溶性颗粒脂蛋白的形式进入肝系统前,通过淋巴进入体循环(Bach和Babayan,1982)。因此,长链脂肪酸的数量可能会减少,因为一部分可能保留在体循环或肝外组织内。因此,中链甘油三酯在体循环中的吸收和利用要高得多,在血浆中可以发现更多的中链脂肪酸。在本试验中,补充中链甘油三酯的仔猪血浆脂肪酸总量水平较高,可能与体循环中脂肪酸总量增加有关。

表4 中链甘油三酯对仔猪出生后肠绒毛形态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补充中链甘油三酯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表现较高。绒毛是小肠的重要结构,主要参与营养吸收。绒毛高度的增加会直接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因为它增加了养分吸收面积。本试验中中链甘油三种对生长性能的改善结果与Mekbungwan和Yamauchi(2004)的研究结果一致,均发现绒毛高度的增加与仔猪体重增加存在正相关。肠隐窝是绒毛周围上皮细胞的内陷,由分泌酶的上皮细胞排列而成,隐窝的底部不断分裂以维持绒毛结构。

4 结论

补充中链甘油三酯的仔猪出生后生长性能优于对照组。中链甘油三酯可以改善有无母乳情况下的仔猪日增重,同时中链甘油三酯在结合母乳的情况下对改善日增重更明显。此外,补充中链甘油三酯可以提高仔猪的绒毛高度,增加养分吸收表面积。

猜你喜欢
甘油三酯绒毛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87例早孕期绒毛膜隆起的超声特征和妊娠结局分析
高甘油三酯血症
打呼噜会导致血脂异常
Hunter—Gatherers
吹绒毛
体检时甘油三酯水平正常,为何仍需注意?
夏日毛绒精灵
冬天不宜给孩子断奶
高含量DHA/EPA甘油三酯的降血脂和保肝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