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中的适度惩戒探究

2020-11-06 06:23何志林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问题探究小学教育

何志林

【摘 要】研究表明,适当地惩戒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进行引导与规范,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及以后的工作生活都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小学生年龄小,身心发展尚不健全,正处于人格的养成时期,所以,这一阶段惩戒教育的开展必须要适度,要合理,切忌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本文将对小学教育中的适度惩戒展开研究,总结一些经验,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适度惩戒;问题探究

课程标准及素质教育的贯彻,使得平等、公正、和谐的教育理念逐渐地深入人心,同时,素质教育倡导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要尊重学生,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惩戒方式逐渐遭受了质疑,科学合理的惩戒也逐渐被弃用。实际上,惩戒与奖励具有相同的性质,都属于教学手段的一种,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规范与引导,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但惩戒并不是教育的直接目的,而是为教学活动进行辅助的,所以在应用过程中必须要科学,要合理,要适度,这样才能避免过度惩戒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从而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教师在惩戒教育方面的误区

(一)惩戒思想上的误区

惩戒是教育教学中的必要形式,但惩戒教育的开展要有方法,要坚持适度的原则。有些教师却存在思想上的误区,他们认为惩戒就是对学生的批评、惩罚,而惩戒教育的应用对象则是成绩较差、自控能力较低、自尊心较强的学生。长期对这部分学生实施惩戒教育,会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伤害,会使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逐渐崩塌,教育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同时,教师一味地对学生的缺点及不足之处进行指责,会导致他们产生强烈的反抗心理,对教师的抵触感更加强烈,不仅无法实现教育引导的目的,最终还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惩戒方法上的误区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成效。而不同学生的差异性也要求教师实行差异性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多发现学生的长处,多去鼓励学生的长处,减少对学生缺点的指责,对其多加引导和关注,这样学生才能逐渐对教师产生好感,逐渐培养出对教师的信任感,教学成效才会更高。但实际上,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只关注学生的缺点,忽视了学生的长处,一味地批评学生的不足之处,这样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对自己丧失信心,对教师教育产生抵触,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意志低迷,如此学习成果必然而知。

(三)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肩负着教书的任务,同时也肩负着育人的重要使命。所以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素养,同时还应该具备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这样才可以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指导。目前,很多小学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功底,教学能力也很突出,但在心理引导与教学管理上却很欠缺,不懂如何与学生进行交流,不懂如何掌控与活跃课堂,进而导致惩戒教育的实施操之过急,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二、小学生适度惩戒的对策

(一)适度惩戒与赏识、激励有效结合

关于惩戒教育中对学生的惩罚与批评能否进行这个问题,教育界仍然需要不断地探索。但笔者认为,惩戒是可以实施的,但要把握好度,要與赏识和激励教育结合在一起进行。对学生的惩罚与批评需要建立在师生之间足够信任的基础上,这样,教师对学生的惩戒才会是一种鼓励,一种督促,是一种朋友间的提醒与引导。采取这种惩戒方式,对师生关系极为密切的小学生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并且会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真诚的关爱与善意的鼓励,所以会采取乐观的心态接纳,也会在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进行改进。

适度惩戒与奖励和赏识的结合也可以理解为“打个巴掌给个甜枣”,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不能一味地抓住缺点不放,教师既要将缺点指出来,又要指出学生的长处所在,这样学生才容易接受,也更容易理解。例如,教师在批评一个打碎玻璃的学生时可以说:“你在老师心里一直是一个非常懂事、坚强的孩子,怎么能因为一次考试失败就打碎玻璃,损坏公共财物呢?老师对你有信心,下次一定没问题的。发泄情绪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踢踢球,唱唱歌。”这种既赏识又批评的方式每一位学生都是很乐意接受的。比起“你为什么打碎玻璃,一次失败就受不了了吗?真让我失望”等对学生有针对性、刺激性的语言,这样春风拂面般的批评效果会更好。因此,在教育中,教师不能将惩戒简单地判定为对学生的批评与惩罚,这样非常容易走进惩戒的误区,对学生和教师都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惩戒教育的开展中,教师要把握分寸,掌握好度,要与赏识和鼓励结合在一起。这是一门艺术,可以在维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将道理说清楚,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惩处,这样的方式才是科学的,才容易产生良好效果。

(二)适度惩戒与挫折教育有效结合

惩戒不是教育的主要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教学生如何做人。所以,适度惩戒教育的开展就是将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合格的青少年的责任交给孩子,给他们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体会与感受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有了社会责任感,有了荣誉感和使命感,他们的学习意义才会得到升华,他们才能感受到生命的责任与意义所在。

惩戒是一个多面性的话题。有的人认为,惩戒是对孩子天性的约束,是对孩子的不尊重,这样孩子很容易产生挫败感,进而在学习与生活中丧失信心。实际上并不然,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时期中他们是需要他人引导的,是需要别人帮助“管理”的。所以,小学教师可以适当地实施惩戒教育,将惩戒与挫折教育结合到一起,让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一些挫折,并对此进行适度的惩戒与引导。这样,经过逐渐修理的小树,才能获取更多的养分,才能知道如何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试想,如果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中从未接受过任何的惩戒,一直顺风顺水,与温室中的花朵有何不同?不敢直面困难,不敢解决困难,不敢面对以后的压力,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反而不利。

(三)适度惩戒与差异化教学结合在一起

惩戒教育的开展是建立在学生心理接受能力基础上的,所以教师必须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充分地了解与分析,然后结合他们的特点实施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在实施惩戒教育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发挥适度惩戒的作用,不能将惩戒作为目的应用,以免产生不良的结果。同时,在惩戒教育的开展中,教师切记不能过度。若教师因为自己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充分,对学生的差异性分析不够精准而过度惩戒,这非常容易影响学生的心态,使学生产生挫败感。所以,惩戒要有差异性,要根据个体的差异性实施差异化的惩戒方式。例如,对好动、爱捣乱的学生,要将惩戒与赏识结合在一起,先赏识再惩戒。对害羞、胆小的学生,要将惩戒与肯定结合在一起,先肯定与鼓励,再惩戒。“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惩戒教育也一样,要坚持适度和因人而异的原则。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严师出高徒”是经过千年历史检验的真理,但对小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来说,适用度有待考究。所以,对小学生这个群体,惩戒教育的开展要建立在信任、尊重、关爱、赏识的基础上,坚持适度原则,实施科学的惩戒方式,这样才能发挥惩戒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攀峰.莫让“教育适度惩戒”沦为“稻草人”[J].湖南教育B,2017(03).

[2]樊树林.“适度惩戒学生”应“小步慢行”[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07).

[3]高绪娟.怎样在中小学教学中适度开展惩戒教育[J].华夏教师,2014(04).

[4]王诗洲,钟精华.适度惩戒又何妨[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0(06).

[5]薄庆来.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中的合理惩罚问题研究[J].新校园旬刊,2014(12).

[6]李金花.浅谈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惩罚问题[J].读写算:教师版,2015(31).

[7]王金伟,王淑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中的合理惩罚问题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36).

猜你喜欢
问题探究小学教育
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探讨
浅谈小学语文问题探究教学法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
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
简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