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村振兴背景下西北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2020-11-06 09:55彭钊王翠丽刘强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3期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西北地区农产品

彭钊 王翠丽 刘强

【摘要】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对于推进农业农村服务体系现代化、助力精准脱贫、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农村实体经济和电子商务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产物,不仅有效破解农产品流通不畅、信息不对称等结构性问题,还助推地区农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但是由于西北农村地区交通不便,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落后,发展缺乏内生动力,当地农民对电子商务了解不足,极大地制约了西北地区农村电商的发展。因此,从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培养电商专业技术人才、完善农村物流网络等具体问题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建议,为提升我国西北地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西北地区;农产品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1 西北农村地区电商发展的现状

随着近几年我国互联网电商的兴起和发展,西北农村的乡镇企业通过互联网打造自己的电商平台并且逐渐进驻国内知名互联网电商平台。政府通过产业扶持政策,使得西北地区的农村根据自己的特色产业优势建立起电商数据库和云端。当地农民通过电商平台可以实时了解当地和周边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的情况和动态,并将自己的特色产品和服务通过移动互联网向社会各界展示出来。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农村地区的网店规模达到985.6万家,带动农村就业人数已经超过2800万人;2019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3975亿元,比2016年增长1.5倍;预计2020年底农村网络零售额逼近2万亿元。

目前西北农村地区电商网络已基本实现全覆盖,西北地区的一些特色农产品、中药材等通过电商网络传播到全球并受到广泛欢迎。电商网络不仅能够多渠道销售农产品助推农民增收,增加贫困农民就业,带动当地特色农产业的发展,还为促进我国的现代农业产业经营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益处。西北农村的特色产业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兴起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电子商务作为西北农村地区新兴的发展模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2 西北农村地区电商发展的困境

2.1 西北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率低

西北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我国中东部沿海地区。农村的电力设备陈旧、信息化水平滞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杂乱无序,导致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高、难度大。

2.2 西北地区的农民网络意识淡薄

西北地区信息闭塞、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缓慢,当地农民习惯于按照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生活,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相对滞后。在这个信息化急速发展的年代,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对新兴事物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同时他们缺乏网络意识,市场竞争意识淡漠,很多农民满足于现阶段的生产生活方式,缺乏改革创新意识,严重影响了农村电商的推广和发展。

2.3 西北农村地区的物流网络不发达

西北地区地理位置偏僻,地域广阔,交通欠发达,缺乏仓储冷藏设施、冷链运输车,导致了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难度。农产品采摘、包装、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致使农产品流转不畅,农产品的送达缺乏时效性。对于一些不易腐烂和对保存时间没有限制的东西还可以进行派送,一些新鲜的东西则没有办法进行电商交易。落后的交通条件严重影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

3 西北农村地区电商的发展策略

3.1 政府應当加大对农村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

随着西北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电商的政策扶持和资金倾斜的力度,当地政府部门应当合理配置资金,加大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改善当地基础道路和交通条件,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便利的设施条件。提高农村网络覆盖面是推进农村电商的基础,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降低网络利用费率,推进农村宽带户户开通,促进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普及应用。

3.2 强化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

缺乏专业信息化人才是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的掣肘。西北农村地区现有的互联网人才储备在其经验、知识水平上远远达不到电商发展的要求。只有把“人”这道坎做通、做透,才能让电商攻下整个农村。只有将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地联系在一起,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得更多的农户和消费者能够从电商获得更好的收益和服务,才能从根本上让更多的农民接受电商,将自己的农产品通过电商更好地推广出去。

把电子商务实用技术列入对返乡农民继续再教育的培训内容,引导返乡青年、大学生“村官”、转业人员和当地农民积极开展电商创业,政府创办农村返乡青年、大学生电商实习和创业培训基地。通过联合电商企业、大中专院校共建网络实习和创业培训基地,鼓励更多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实习和创业等多种方式,打通电商平台与所需专业人才之间的交流与业务合作,弥补人才不足的障碍。对电商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直接纳入现有电商专业人才的政策保障体系中,搭建电商人才供需合作交流平台,为广大农村和电子商务企业引进紧缺人才和急需的电商专业技术人才。

3.3 建立完善的农村电商派送网络

要更好地实现电子商务和农村物流的长远发展,一方面要对传统的农村流通配送模式和技术进行完善,另一方面还要针对具体情况建立一套现代农村物流配送体系。由手农村居住点比较分散,很多农村居民无法享受简便快捷的物流服务,现有的物流公司想要在农村真正做到全面覆盖还是非常困难的。为了有效降低农产品生产运输成本,提高农民经济效益,政府必须投入大量资金在农村兴建物流派送站点,在农村修建完善的交通网络,建立一套能够与全国物流网络相衔接的农村物流派送网络,方便农民在线交易。截止2019年底,全国建制村直接通邮乡镇农村快递配送网点的覆盖率已高达96.6qo,农村贫困地区居民每年收投的快件数量超过150亿件。

4 西北农村地区电商的发展潜力

西北农村地区有着极富多样性的农业产品类型,所以农村电商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政府部门在进一步发掘市场发展潜力之后,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

4.1 乡村振兴战略为西北农村地区的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政府将继续在政策层面持续引导和强化,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经济发展空间趋势向好,基础配套设施、教育、金融政策支持等方面将进一步地得到落实,为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政策空间。要充分地挖掘特色农业的多重文化功能与特色产业价值,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强大农村电商特色产业,还要积极地进行农产品生态文化涵养、休闲农业观光、文化休闲旅游体验、健康休闲养老等多重特色产业功能的融合开发,并且要推动特色农业、加工业、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壮大农村电商特色优势产业,树立良好的农村电商产业品牌。

4.2 西北农村地区电商发展具有年轻的态势

西北农村地区的电商产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更容易得到年轻人关注。培养一批新农村青年和电商人才,加强创业引导和电商专业技能知识的培训。遴选一批知识和文化素质相对较高、思维活跃的年轻人作为领头人,培养他们脱贫致富的能力,充分激发农民脱贫致富的内在创业动力和自我创新发展的潜能。对新农村青年人才培养应最大限度地發挥本区域的优势,做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同时对从业人员培养方式和培养内容具体要进行差异化识别,所制定的从业人员培养方式和内容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4.3 西北农村地区电商的发展将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在建立农村电商平台之后,村民通过互联网在电商平台上推广自己的特色农产品,拓宽了市场范围,获得更多的关注度。由于进行电商交易的载体是互联网进而加速了电子行业的发展,而农村电商的物流系统又带动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一些原生态产品的加工和储存,带动了加工制造业的兴起。农村电商行业的发展受益的不仅仅是西北农村的农民,也为相关经济利益链上的人们和企业带去了丰厚的经济收益,促进了整个行业体系的发展和良性循环。

5 结语

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对助力精准脱贫、实现乡村振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浪潮中,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西北农村地区的支持和投资,建立标准化的农业生产体系、打造本土农村电商品牌、提高农村的信息化水平、培养农民的创新意识,更好的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进而更好的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最终充分发挥农村电商的最佳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胡琴,魏君英.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电商发展困境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8,15( 18):75-78.

[2]潘铎印.让电商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N].中国质量报,2020- 04-02( 005).

[3]王武刚,孙振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 02):43-44.

[4]陈君.西部地区农村电商的发展思路[J].商场现代化,2015( 16):74-75.

[作者简介]彭钊(1989-),女,甘肃庆阳人,助理经济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

猜你喜欢
农村电子商务西北地区农产品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西北地区投资环境评价分析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寒露
西北地区商业模式设计与实施探索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提升西北地区中小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研究
农村电子商务下电商企业物流运作模式思考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几点建议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