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现状分析

2020-11-06 09:55程美秀张开琼刘辉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3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重庆现状

程美秀 张开琼 刘辉

【摘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根本途径,有助于农民增收。因此,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利用农户家庭微观调研数据,深入分析了重庆市农村三产融合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重庆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一二三产业融合;重庆;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为促进农民增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中央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以适应并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十九大报告等政策文件均指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我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培育农民增收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为研究一二三产业融合实施效果,已有学者对不同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现状开展调查研究,一致认为目前我国的三产融合处于初级阶段,融合层次较浅,尚存在许多问题(张弛等,2017;毛琳,2017;杨晓娜等,2017;游玉婷等,2016;李红霞等,2020;马德芳等,2020),如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未充分发挥作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面临要素瓶颈制约、利益联结机制松散、农业规模经营水平较低、农业功能拓展不足、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不够等问题。

重庆市作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中央从提出在农村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到基层实践操作的典型案例,因此,本研究对重庆“三农”工作的开展和有关“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实地调研,对重庆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因地制宜提出发展的建议。

1 重庆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现状

1.1 调研基本情况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重庆各区县农村三产融合示范区县的农户进行实地调查。调研时间为2019年8月21日至2019年9月1日及2020年1月9日至2020年1月15日,历时19日。调查对象为北碚、璧山、大足、永川、梁平、垫江、长寿七个试点区县的农民(主要是户主)。调查内容涉及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基本情况,产业融合组织模式、增收途径、销售渠道等产业融合具体情况。本次调查共获得102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获得有效问卷96份,有效问卷率为94.12%。其中参与产业融合的农户数为78,未参与产业融合的农户数为18。

1.2 调研数据分析

1.2.1农户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参与和未参与产业融合的农户年龄均以60岁以上为主,但参与产业融合农户该年龄段占比更大,达到55%。此外,未参与产业融合农户中还存在33%的年龄50岁以下的农户(参与产业融合农户仅为17%)(见图1)。以上均反映参与产业融合农户年龄总体而言要大于未参与产业融合农户。其原因主要在于:年龄较大的农户相对更倾向通过为当地专业大户、观光园工作获得工资性收入的方式;而年龄较小的农户则更倾向于成为产业融合主体,或者工资更高的外出务工方式。

两类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没有明显的差别,初中及以下占比达到80%左右,且文化程度较高的更多的是产业融合的主体(见表1)。因此,农户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对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会有积极的影响。

1.2.2 家庭劳动力情况。如图2所示,农户的家庭人口数大致呈现出正态分布,其中产业融合农户家庭人口数平均值大致为5,非产业融合家庭大致为6。产业融合农户和非产业融合农户家庭劳动力的频数最高均在2左右。农户家庭以三口之家、四口之家、五口之家,家中有两个劳动力为多数情况。

1.2.3农户类型。本次调研将农户类型主要分为普通農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参与产业融合的农户中,普通农户占比70.51%。专业大户是指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在分工的基础上,从传统农户中分离出来具有一定经营规模、围绕某一种农产品从事专业化种植和养殖的农户,占比20.51%。家庭农场则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占比8.98%。

1.2.4生产情况。调研发现,部分调查农户的种植、养殖规模很小仅限于自给,或产业融合后未参与种植、养殖,故未纳入本部分的统计。

从种植品类来看,调研的农户中种植粮食作物占比最高,但种植经济作物与开展特色产业占比之和也超过了50%(见表1)从种植规模来看,目前农户的种植规模更多地集中在0.67hm2以下,种植规模并不是很大,不过可以注意到已经涌现出一些大型农场,个别规模达80hm2(见表3)。

调研到的养殖户不如种植户多,且水产养殖居多,此外还有蛋鸡、鸭、猪、蜜蜂的养殖。为提高效益和土地利用率,种植户会选择种养结合的模式,如在种植柚子的同时养鸭。

1.2.5农户家庭收入来源情况。本文将农户收入定义为农业以及由农业拓展出的关联产业收入之和,包括农业经营收入、农业关联产业务工收入和农业关联产业经商收入等涉农收入。通过计算各涉农收入占每位农户收入百分比,再将所有农户该项收入占比求平均值,得到农业经营收入占比的平均值为21.21%,农业关联产业务工收入占比的平均值为44.28%,农业关联产业经商收入占比的平均值为34.51%,可以看到后两项占比都高于农业经营收入占比。通过计算各项收入占比超过50%的农户数量也可得到类似的结果:农业经营收入占总收入超过50%的农户数为11,后两项依次为38、28。

由此可知,随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推进,农民的收入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以农业经营收入为主向以农业关联产业务工和农业关联产业经商收入为主逐步过渡。

1.3 参与产业融合情况

1.3.1产业融合具体组织模式。(a)公司+农户。调研的产业融合主体中,有55%均为“公司+农户”模式。该模式是指若干人出资流转当地农民土地,组建农业龙头企业,雇佣农户为其园区长期工作或是繁忙时节作为临时工人工作。其中,土地租金多为每年300 - 350kg/667m2谷子,根据当年谷子价格结算。雇佣的当地农户日薪通常在80元左右。

(b)电商平台+公司+农户。这种模式是在“公司+农户”模式基础上引入电商平台,发布农产品信息、帮助农产品的销售,常用的电商平台有网站、微信朋友圈、网店等。“电商平台+公司+农户”的模式占比4%。

(c)合作社+基地+农户。这种模式占比为7%,是一种由合作社主导的模式,以长寿区双龙镇的一个养鱼合作社为例,社员每年交3000元入股,除了能得到1250元的股利外,合作社还会为其提供许多的服务,包摇提供鱼苗,可供销售给社员:建立了专门的网站,发布一些关于水产销售的信息;与外界联系,负责社员水产的销售等。调研的参与产业融合的78个农户中,仅8人表示加入了当地合作社,占比10.26%。且据了解,现有的许多合作社尚未充分发挥其作用。

(d)公司+合作社+农户。这是由第三种模式延伸出来的组织模式,占比3%。由多个农民合作,形成合作社,再与公司签订订单,从而减少市场价格、需求、供应量变化给农民生产和企业购买产品带来的风险,双方利益相关,共担风险。

(e)家庭农场+农户。“家庭农场+农户”模式占比17%,其以家庭农场为主导,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家庭农场优先雇佣自家成员,其次是周边地区的农户。通常这种模式由于资金来源于家庭,比较有限,发展规模受到一定限制,带动就业效果不佳。

(f)农家乐。“农家乐”是充分开发农业休闲、观光、体验等功能的一种模式。调研地区“農家乐”占比14%,规模较小,多数是由农户一家承办,承担管理、服务等工作。目前其功能尚未被充分开发,许多农家乐仍局限在提供餐饮服务。1.3.2产业融合促农增收情况。部分农户由于刚刚参与产业融合,还未产生收入,故无法对比产业融合前后其收入变化。剔除这种情况后还有69户,其中,有60户表示参与产业融合能够带来收入的提高,占比87.0%。很多农户过去在家务农仅能维持生计,通过土地流转,得到大致等于原来土地种植收成的租金,同时为当地产业园区打工取得额外收入。部分农户过去从事小规模种植业,通过流转当地农户土地,发展规模种植、养殖,收入也得到很大提高。

1.3.3农产品销售渠道。调研结果显示,农户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多为商贩上门收购(占比48%)、自行销售(占比36qo)、客户订购(占比20%),少数是企业订购(占比12%)和合作社统一销售(占比10%)。就客户订购(即订单农业)这一销售渠道而言,存在着契约关系不稳定、客户违约的问题,订单协定的价格也偏低。总的来说,农产品销售渠道比较传统且局限,多为线下渠道,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

2 三产融合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

调研地区存在老年劳动力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的问题,且农户大多从事体力劳动,严重制约了农民就业与增收。另外,劳动人口的文化程度也影响着产业融合的进程。调研中一些龙头企业的负责人反映,当地农户对于产业融合持有不理解、不支持的态度,这给产业融合带来一定的阻力。

2.2 产业融合模式单一

产业融合模式很大部分集中在“公司+农户”,其它模式占比不足一半。相较于合作社带动,公司主导与农户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而合作社由农户自发组成,利益关系比较一致。另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家乐彼此孤立,基于各自优势的互联互通、合作较少。

2.3 利益联结机制松散

调研地区参与产业融合的农户大部分以劳动增收和土地增收为主要增收途径。土地增收主要是租金的形式,就目前来说,其带来的增收空间有限,增收渠道单一,部分农户反映存在拖交租金的情况。而土地、资金、技术入股、签订合同订单较为少见,对农民辐射带动的能力不强,没有形成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局面。

2.4 农产品附加值低

调研发现,目前农村产业融合主要聚集在附加值低的产业链前端中,销售的主要是初级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带动能力较弱。发展农产品加工行业存在几个阻碍因素:首先,从事农产品加工业对规模有较高的要求;其次,加工农产品要求具备的生产条件(如厂房、机器、劳动力),使经营成本增加,融资也更为困难;最后,加工出的农产品销售也有待解决,需要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如注册自己的品牌),且加工产品要符合相关卫生部门的规定。

3 对策建议

3.1 政府助力一二三产业融合

要做好地区发展规划,规划产业布局,起到引导作用;加快土地流转,同时注意保障农民权益,实现规模经营;做好基础建设,解决用地难、贷款难的问题;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新型经营主体、尚处于萌芽阶段的相关产业进行扶持;培育一批带头模范,加强宣传,讲授经验和成功之处。

3.2 发展多种模式的产业融合

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一体化,结合地区特色,发展多种组织模式的产业融合,不同的产业融合主体基于自身优势分工合作。充分开发农家乐多样的功能(娱乐、度假、康体等),结合农产品加工,实现产品增收。专业合作社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带动更多的当地农户参与产业融合,并履行提供农业相关信息、与厂家建立联系提供农资、与市场合作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等职能。

3.3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完善农户与产业融合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在产业融合中,农户与产业融合主体如龙头企业是利益共同体,农户以土地、资金、技术等人股,存在工资性收入、土地租金、合同订单(保底收益)、生产要素入股(按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模式,从而实现风险共担,农民真正共享产业融合成果。

3.4 健全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方面,政府要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推动金融发展。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扩大产业融合主体资金来源。对于养殖、蔬果、农产品深加工等风险大的产业,要针对性地制定保险品种,扩大保险覆盖面,降低农业龙头企业、农户等的经营风险。同时加大宣传,让更多产业融合主体了解到相关借贷、保险政策。

3.5加强农民的培训教育

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平均年限每提高一年,可使CDP增加1- 1.5%。因此要重视农村教育,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深农民对乡村振兴战略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认识,从而使相关政策能够得到更好的实施。另外,组织农民进行技能培训,随着产业融合的推进,农民能够发挥其专业技能。

3.6 农产品多渠道销售

发展多种农产品销售渠道,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模式。蔬菜等生鲜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需经过多个环节,每增加1个环节,成本会相应增加30% - 50%,农产品直销则只有“生产基地一集配中心一直销终端”3个环节。加快发展农村电商,使农户与市场直接对接,减少了中间环节带来的成本,形成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格局。要注意加大农民参与,解决更多农民的销售问题。

[参考文献]

[1]张驰,沈建新,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镇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现状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24): 338 - 340.

[2]毛琳,创新思维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泰兴市黄桥老區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为例[J],吉林农业,2017(22):34.

[3]杨晓娜,梁瑞华.新野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现状、问题及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7(04): 43-45。

[4]游玉婷,王志刚,苏毅清.湖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现状、问题及对策叨.新疆农垦经济,2016(01):14-17.

[5]李红霞,汤瑛芳,沈慧,等.推进甘肃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J].甘肃农业科技,2020(01):60-66.

[6]马德芳,杜英,甘肃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康县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20(07): 19-22.

[7]蒋国文,田文华,杨丽,等,会理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热带农业工程,2018,42(05): 48-50.

[8]金宇,郭芳芳,山西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8(05): 27-28.

[9]杜志雄,王新志.加快家庭农场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合作经济,2013(08): 35-39.

[10]李云新,戴紫芸,丁士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农户增收效应研究——基于对345个农户调查的PSM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37-44+146-147.

[11]张秀山.提高农民素质实现乡村振兴[N].山西党校报,2019-10-15.

[作者简介]程美秀(1998-),女,江西上饶人,本科在读:张开琼(1998-),女,重庆人,本科在读;刘辉(1997-),男,四川攀枝花人,硕士在读。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重庆现状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