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现状、困境及路径选择

2020-11-06 09:55杨茂林胡绍元罗茜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3期
关键词:治理现代化城市社区社区治理

杨茂林 胡绍元 罗茜

【摘要】社区——城市社会生活的共同体,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关节”,是城市治理的“要害”,是连接政府与居民的“纽带”。社区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步骤,然而,现实中基层政府管理模式依旧行政化,社区自治组织成员的能力不足以及工作量过大,居民社区的参与意识淡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较差,已成为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难题。为此,需要着重从明确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职能边界,寻求多样化的治理手段,提高社区自治组织成员的综合素质,健全激励制度,积极动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这三方面综合施策。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治理;治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035.5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提出

社区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层细胞,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是一项关乎民生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工程,是塑造人本主义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牌美誉度的必经历程。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繁荣,城镇人口持续增长,2012年以后,中国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更加关注人的城市化。在此基础上,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概念。2015年,中国成立了城市治理现代化研究院。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表明党和国家对国家治理、城市治理及社区治理的高度重视,并从实际出发进行了顶层设计。

2 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社区治理建设对治理方式、治理路径及治理制度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尝试,最终进入了如今科学治理的现代化阶段。中国社Ⅸ治理经历了1978年单位制的松动、1991年社区建设的提出以及2013年社区治理的兴起的重要节点,社区治理大致可以分为探索(1949-1978)、转型( 1979-1990)、建设(1991-2012)和治理(2013至今)四个阶段。现阶段中国已基本实现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部分建设日标,一是治理理念的初步现代化,在顶层设计和政策制度不断引导下,上级政府改变了独断的治理决策模式,确定了走民主协商的治理道路。然而,在基层政府实施过程中存在管理模式依旧行政化的问题。二是治理主体上的现代化,除了以往政府充当治理主体之外,还加入了许多非政府组织,使得城市社区治理更高效。三是治理工具上的现代化,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城市社区治理更加精密与周全。

3 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面临的困境

3.1 基层政府管理模式依旧行政化

近年来,中国积极开展服务型政府建设。但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基层政府习惯于“单边行动”,包办、代替、包揽一切。一些基层政府机关仍然存在着过度干预社区管理的情况,其治理手段大多还是以行政命令为主,治理方式还没有完全摆脱大政府的思维,只有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和行政主导,没有自下而上的关注民生,倾听民众的想法。这不仅严重削弱了居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而且不利于提升社区现代化治理能力。不仅无法做到本质意义上的现代化民主自治,还严重偏离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以民为本的基本要求。

3.2 社区自治组织成员的能力不足以及工作量过大

在城市社区现代化治理的过程中,居委会至关重要。然而,尽管一直在强调优化社区居委会干部队伍,但在一些较小的城镇社区,其居委会的成员大多依然是退休老人、中年妇女、下岗工人等。他们文化水平低,工作应变能力差,以至于居民大多不信任居委会,从而不愿意响应社区号召和参与社区活动。另外,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人城镇,社区人口急速增长.使得居委会的职责日益多样化,管理工作和管理难度都不断增加。导致居委会工作人员一时无法适应,工作效率降低,部分工作人员甚至态度变得散漫,对待工作能简则简,敷衍了事,这严重降低了民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社区的自治质量。

3.3 居民社区参与的意识薄弱,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较差

社区居民的社区参與是社区建设成败的关键指标。城市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不断完善社区治理体系。然而,居民的主体意识淡薄,忽略了自己也是社区治理的主体之一,在社区公共服务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服从管理,而没有主动地参与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是社区治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它不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将居民聚集起来,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还可以为居民日常参与社区治理提供舒适方便的场所。然而,社区内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少且差,这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社区参与积极性。

4 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4.1 明确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职能边界,寻求多样化的治理手段

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和职能边界是否明确关系到城市社区现代化治理的成败。可以重点从以下两点明晰政府的职能:一是政府积极鼓励其他社区治理主体参与到治理中,而不是像旧时传统机制那样独断,忽略民众的意愿直接下发命令指示;二是政府权力下移,凡是应由社区组织承担和处理的事务,政府应主动放弃其权力,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单一的行政化手段不但不能培育社会自治组织的治理能力,也不利于民众治理的加强,更不能适应城市社区现代化发展要求。因此,要积极寻求多样化的治理手段。一是依靠政府权力治理的同时,加入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正确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工具进行治理。二是治理手段应由强制性的命令转为平等的民主协商,居民生活在社区,是最清楚社区问题所在的人,也是最能够提供有效解决方法的人。因此,民主协商的治理手段在城市社区治理中是绝对适用和高效的。

4.2 提高社区自治组织成员的综合素质,健全激励制度

社区居委会是与居民最近距离的自治组织。社区居委会成员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态度的好坏与社区自治水平密切相关。因此,一定要注重加强社区自治组织成员的素质培养。一是要选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恪尽职守,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员。二是要完善教育机制,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训,端正社区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使其成为社区居民的“好帮手”,成为政府和居民之间高效沟通的“桥梁”。三是要完善和健全激励制度,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制定一定的目标影响人们的需要,从而激发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3 积极动员民众参与社区治理,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社区居民积极参与自治,不仅可以促进社会民主化进程,更是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首先需要政府行使其职能,用教育、引导等方式增加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社区自治认同感,从而让居民主动成为社区的主人。其次,要充分运用和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宣传动员作用,鼓励更多的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最后,增加社区工作的透明度,尊重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以此唤起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忱。另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一直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广、使用最频繁的公共设施,也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物质基础。为了增加社区活力,政府应积极作为,引导鼓励市场等多方非政府力量加入到公共服务的硬件设施建设中。为了使居民对美好生活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尤其是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结合具体的实际隋况大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

[参考文献]

[1]林跃勤.治理现代化与新兴国家崛起[J]南京社会科学.2015( 03): 9-18.

[2]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8.

[3]袁方成,王泽.中国城市区区治理现代化之路一一项历时性的多维度考察[J].探索,2019(()1):117-126+193.

[4]何水,社会组织参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3.

[5]何振华,旧城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6.

[作者简介]杨茂林(1993-).男,四川宜宾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城乡基层治理;胡绍元(1964-),男,四川内江人,教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城乡基层治理;罗茜(2001-),女,四川德阳人,本科生。

猜你喜欢
治理现代化城市社区社区治理
大数据视角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公民教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支撑
语言习惯与民族地区双语司法人才队伍建设
关于宁夏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调查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心理建设:社区治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