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唱赵树理

2020-11-06 07:30冯海兵牛红兵
曲艺 2020年10期
关键词:赵树理创作语言

冯海兵 牛红兵

山西陈醋黄小米,

山药蛋蛋巴着泥。

山药蛋小米和子饭,

养育了三晋好儿女。

唱的是:

生在山沟一布衣,

志向四方别家里。

闹学潮,蹲大狱,

追求真理不顾惜。

参加牺盟齐抗日,

《中国人》《人民报》,

《抗战生活》当编辑。

生花妙笔唤民众,

唇枪笔剑撒敌区。

泥土芬芳三部曲,

春风浩荡创奇迹。

要知我说的哪一个?

他就是——

人民作家赵树理……

赵树理文好人也好,

随文化大军进京畿。

创办了,

曲艺前身《说说唱唱》,

又改编,

《石不烂赶车》和《登记》。

建国初期合作化,

笔下迷惘陷深思。

他言说,

我要到,

百姓家里吃派饭,

深入农村去学习。

戴毡帽,腰带系;

装起笔,披大衣;

老蒿烟袋拿在手;

他重返太行大山里……

你看他,

农家炕上听民意;

你看他,

田间地头一身泥;

你看他,

敲锣打鼓唱起上党戏;

你看他,

油灯灯底下吐心迹。

铁笔写下《三里湾》,

弘扬主旋话新题……

笔下的人物,

幽默多风趣——

二诸葛,三仙姑,

铁算盘,马有余;

张乐意,翻得高,

吃不饱,小腿疼;

小飞蛾,能不够,

糊涂涂,常有理,李有才;

恒元,得贵,铁锁,春喜,小喜;

还有那个——惹不起。

一个个,

“绰号”叫得有含义;

一段段,

人物鲜明最清晰;

一句句,

乡土言语接地气;

一篇篇,

农民故事书传奇。

一碗和子饭,

陈醋一点滴。

说的是平常事,

讲的是百姓理。

你言道:

老百姓把你当知己,

乡亲们是水我是鱼。

平常的事,

百姓的理,

你紧紧和百姓融一起,

深深记在咱心里。

曾经你,

几年的薪水未领取,

《三里湾》稿费全不提。

当年你,

两手空空离尉迟,

回乡来,

清风两袖悲凄凄。

你一生,

心清如水撼大地;

你一身,

牢牢扎根黄土里。

你说过:

成长总得经风雨,

宝剑越磨越锋利。

看今昔,

人民作家赵树理,

一支笔竖起一杆旗。

再唱你啊再唱你,

薪火相传永不息。

心里装人民,

胸中有大义,

笔下写乾坤,

肩头扛大旗,

初心不忘复兴梦,

富民强国志不移,

乡音浓浓唱不尽,

新时代更离不开咱——

赵树理……

点评:把脉根与魂 再唱赵树理

我细读潞安大鼓《再唱赵树理》后,感触很深。作者用平实的语言、有节奏的板腔、深情的笔墨,感情深沉地抒发了赵树理的光辉一生和他留给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作者抓住了赵树理人物形象的人民性,挖掘其生活片段组织语言。通篇洋溢着激越和奔放,用情感点燃理想的光芒和思想的火焰,照亮人物的内心,温润人物的心灵。

赵树理作为人民艺术家的真谛在于写农民、唱农民,在生活中与农民架起血肉关系,演绎农民的真挚情感,特别是基于新时代下如何把生活素材镌刻成为激励人心、鼓舞士气的价值内涵,以此丰富作品的内容,传递出向上、向美、向善、向真的价值取向。作者正是抓住了赵树理作品的真谛从而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描绘场景和建构情节,合乎情理,避免平铺直叙,措辞优美,具有跳跃性。从赵树理的语言、行为、态度进行剖析,朗朗上口。再则,用辙规整,平仄讲究,主题得到提炼,结尾意蕴深刻,回味无穷,启迪我们向赵树理那样,学习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更新自己,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个人认为,作品还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第一,在赵树理作品的人物描写上,可以抓住代表性的人物,比如,二诸葛、三仙姑、糊涂涂、惹不起、常有理等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展开细节描写,可以通过带有符号色彩的人物,传递语言的魅力,增加语言的趣味。第二,有的语言还需要认真琢磨,更加朴实,使其通俗易懂,富有灵动性,让带露珠、沾泥土、冒热气的句子时刻闪烁光辉,在叙事说理中推进人物的形象塑造。第三,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活水,要善于观察生活,触摸感悟群众的语言,朝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求實态度实现创作的飞跃。

总之,赵树理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可贵的精神,尤其是他创作的态度和创作的途径,应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融入实际、融入生活、融入群众,从人民群众中火热的生活里挖掘素材,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提炼主题,从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中汲取灵感,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创作出描绘生活、赞美时代,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作者:中国曲协曲艺创作委员会秘书长、山西省曲协副主席 暴玉喜)

猜你喜欢
赵树理创作语言
Jazz
赵树理传经
赵树理传经
赵树理折磨年轻人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