窖香往事

2020-11-06 04:06苏华
骏马 2020年6期
关键词:奶奶

苏华

1

奶奶在世时,临过春节前几乎每天都会重复那句话:“年快到了啊。年就快要到大门口啦!”有时她会自言自语,有时则对着我们说。说时老人家的眼睛并不望向哪里,依旧戴着老花镜忙着手里的针线活。

在奶奶叙述的声音里,我仿佛看到一个十二三岁的淘小子,赶着一辆马拉爬犁,马蹄声得得的响着,狼皮帽系在脑后,马拉爬犁已经跑得飞快了,年却依然挥着鞭子。我感觉年就是个调皮的孩子,正活蹦乱跳地往这儿赶呢,他要赶过来凑凑热闹,分享一下家家户户除夕的年夜饭。

年不仅是个喜欢热闹的家伙,更喜欢当主角,喜欢为他放炮仗,喜欢瞧瞧满桌盛宴。他若来了,千家万户就会喜笑颜开,煎炒烹炸,大放烟火。他若不到,谁敢开席呢?

年的气场真不是一般的强大,不发指令就有本事让孩子们都能穿到喜气洋洋的新衣服新鞋。孩子们在院里跑来跑去,踩雪进屋弄脏了地,大人也不会训斥,小女孩子还可以在额头点红点儿再涂上夸张的红脸蛋儿,把自己打扮得跟演员似的也不会有谁来笑话。年来了。人人有理由狂欢,年若不来大家就得过平平常常的日子,所以,都昐望着年的到来呢。

为迎接这位大牌主角,家家户户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开始各种准备。

刚入腊月,年猪早早就给杀了。分段切割好的块块猪肉被泼上一层又一层水,冻结实了,用冰块堆摆出一个大圆坑,把准备过年才享用的排骨、里脊、后臀之类的精品货依次码入冰坑里,当然一时半会儿轮不上吃的头蹄和其他杂碎也要放进去,然后再往上堆些冰,泼些水上去,一个天然的大冰柜就做成了。

腊月二十三小年之前,户户的壮劳力开始挥镐刨出这些冻肉,家家的院子崩溅出一地冰花,不小心踩踏上去,会让人一下子就滑倒,谁若滑倒了肯定会引发出一阵哄堂大笑声。我们像一只只小老鼠帮大人把这些冻肉一趟趟地搬进仓库备着的大缸里,那大缸太大,我们够不着底,就把肉块随意一丢,咚的一声就响在我们的身后。大缸不透气,上面扣个旧铁锅,冻肉一时半儿不会化,每天拎出一块切上几刀,佐餐菜肴里的肉香便引着你的筷子伸向肉块;吃到二月龙抬头,差不多就只剩下猪头和苦肠了。可别小瞧猪苦肠,配干柳蒿芽炖却是天然搭味儿,保你吃完一碗还想再来一碗。

过年前,爸下班回来不是像变戏法般拎出两只冻野鸡,就是掏出一个纸包,打开一看,是几只冻沙半鸡,有的是爱打猎的朋友送的年嚼咕,有的是从市场买的,那会儿沙半鸡五角钱一只,五块钱能买十只回来。妈推开外屋门带入一缕寒冷空气,交给我们的会是几条冻鱼,说汉族人都讲究在除夕宴上炖条鱼,讨个连年有余的吉利。院子里奔跑的鸡也让爸挑着抓几只给抹脖子,褪毛后变成了白条鸡。大缸里储存的食物越来越丰盛。

沙半鸡比较多,不必非要等到过年才吃,我们时常扯只出来揪掉毛做沙半鸡汤,在滚沸的热汤中揪面片儿吃,放点葱,放点盐,其他什么调料都不用放,就着妈妈拌的青椒胡萝卜大头菜拌的碎花咸菜,吃得汗水淋淋,满面红光。

如果赶好了,还会有乡下亲戚送块狍子肉过来,爸妈上班后我们会偷偷割点狍子肉串起来在灶膛里烧烤,狍子肉满屋飘香,我们顾不上揩去上面的柴灰,狼吞虎咽三下二下就撕咬进肚,留下一嘴角的柴灰,互相盯着笑。

2

奶奶的手从不闲着,不是拍打着那些喜藏她热炕头不时乱窜的蟑螂,就是戴着老花镜给我们的新衣缝上几针,时不时往长杠烟袋锅里按满烟末儿,点燃后屋里就弥漫起一圈圈灰蒙蒙的烟雾。她老人家边吸烟解乏边气喘吁吁地指挥我们扫扫屋地,搬筐干牛粪进屋;要下雪了,出去把羊草苫好,落雪淋湿的草牛不爱吃。奶奶眼里有永远干不完的家务活。赶上我们心情差就会耍耍脾气,冲她嚷嚷:“一会儿也不让人闲着啊!你比地主周剥皮还狠哪!”她就挥起手中的长杠烟袋,做出要打我们的架式,我们撒腿就跑,她有哮喘病,追不上我们。

早些年能出去串门时,逢年奶奶会带着我去走访亲戚,她去看望的都是年纪比她大的亲戚,奶奶特意告诉我备条干净手帕带着,如果人家送你糖果可别都吃掉,包上带回家给你姐姐吃点。奶奶是位讲究的女人,平日里她外衣领口露出的衬衫领沿总是干干净净的,每晚临睡前她都要把脱下的衣服叠得方方正正。出去串门她当然要穿得比平时更整齐庄严了,藏藍礼服呢长袍,底边和开襟的边沿露出一圈白色的羔皮毛,云锦图案的盘扣儿系得严严实实,腋下系条白白的帕子。

随奶奶出去串门,若赶上饭口,亲戚会留我们祖孙俩吃饭,记得吃过热汤水饺,手扒肉,还有炸果子什么的。奶茶是家家必备的,进屋早有人把热奶茶给你端过来了,那会儿我才知道,每家熬的奶茶味道很不相同。达斡尔人没有给小孩子压岁钱的习俗,所以我的小手帕包回的大多是些糖果,还包回过一个让我啃了一半儿的鲜苹果,亲戚家送我一个吃,那会儿鲜苹果在北方的冬天是极新鲜的年货,一般人根本见不着影,所以我忍不住啃了一半儿,想起奶奶的话,就忍住没有一口气吃光,给姐姐留一半儿带回来。

年纪越大,奶奶的哮喘越发厉害,于是,她很少出屋,坐在热炕头训练我们如何打理生活,如何为人处事,我们若出去玩,她老人家就陪着小妹。小妹伴着奶奶长大,所以从她嘴里经常吐出奶奶平时的话语,什么“我的腰要断了啊!”还会装模做样地弓着腰去拍打后腰,逗得我们哄堂大笑。

奶奶说,她在鄂温克旗那边时,每到过年之前,家家都会在大门外拢个用碎牛粪碎草屑堆成的草堆,点燃后,那个火堆会冒出缓缓飘动的浓烟,这浓烟会赶走一些想来捣乱的心肠不好的鬼怪,保佑家里过上太平“年”。

我家一直养着牛,并不缺少碎牛粪和碎草屑。可我父母对奶奶的暗示充耳不闻,从不接她老人家的话茬,他们暗暗地抵触着,不愿意点这种迎年火堆,他们感觉那样做很傻也很土气,让所有人看到这家人害怕鬼怪会让他们很没面子。他们都是国家干部,不能这样干!如果奶奶再强调要点这样的火堆,爸妈就会敷衍着说:“哪有那么多的鬼怪啊!点那样的火堆其实是在清理垃圾,碎牛粪和碎草屑无处可扔,烧成灰就可以随风飘走了啊!”

3

忘了是从何时开始的,爸妈开始让我和姐姐去办年货,粮食本户口本都归我俩管理,还会留下足够的钱。我俩屁颠屁颠地忙碌开来,去街道小组领回各种供应票,早早去旗里唯一的粮店排队先买回最重要的物资——粮食。那时旗粮食局下设单位比较少,只有粮油加工场、粮库和国营一粮店。不知为何,每到春节前买粮的人特别多,人人穿戴臃肿。我俩一个排在开票的队伍里,一个排在领取的队伍里,等开出了细粮票和油票,凭票取货那边也差不多就到了。如果赶上按户口本供应每户二两香油、五斤花生什么的,我俩就有点手忙脚乱了。家里没自行车,所有买好的东西都由我和姐姐扛回家。姐姐怕我背不了重的,就让我拎稍轻的,我俩像勤劳的仓鼠一步一滑地往家里搬运着年货。

姐后来回忆说背二十斤面粉回家时总感到就要背不动了,于是就在心里数电线杆子,默默鼓励自己到了前面的电线杆子就放下歇一会儿。歇是歇了,等再把那二十斤面粉送到姐姐肩膀上,我们就得想各种计谋了。尽管力量不足,我们却没丢落一样东西在路上,全都背回家里了。

买年画儿是让人比较头疼的事情,旗里那会儿只在新华书店卖年画儿,生意红火的不得了,柜台前总是围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各个扯着嗓门喊着挂在高处的样画编号,都想引起售货员的注意,早点卖给自己。我们还没长大,挤不过大人,常常是好不容易轮到自己买画了,看好的样画却已经卖光了。听到售货员说过两天还能再上的话语后,就一趟趟往书店跑,恐怕会再次失手。过年总得贴上自己喜欢的画儿,养养眼。

我们都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的不停地往街里跑,买回冻梨、冻柿子、粉条、食盐、白糖、红糖、糖球、西洋糕等,打回酱油、醋;蜡烛、火柴和手电筒也是一定要购买的,那时经常停电,说不定正炒着菜就给停了。当然,炮仗也是必须要买的,虽然放炮往往是男孩子呈现勇敢的事,但家里的炮仗都由我来放,姐姐对此非男非女的行径从来不屑一顾。

4

达斡尔人管除夕叫“卜通”,意为“圆满”,此语不仅隐喻一年岁月的更迭已然完满结束,更意味着家家都会在这一天聚于各自家里守着年夜饭而团圆。

有年猪可杀的时侯,父母会在“卜通”这天煮上满满一锅手抓肉,吃饭前捞出几份熟的猪“瓦其”(连着尾巴的一块猪后臀肉)或“搭勒”(肩甲骨連皮带肉的正方型肉块)端到仓库的神位前先来供神,那神像画在纸上,装在一个小木箱里,平时蒙着布,过年时才会掀开那块布让他们露出真容来。供案上还会配上平时少见的点心、果酒、白酒之类的供品,父亲燃香念叨着一些感谢神灵的话语,感激他们护佑自己一家在过去的一年中老少平安、收获丰饶。神灵受用过了,才能轮上我们享用呢。供神时一般不让我们跟着进仓房,而是让我们在院子里把风——破四旧的年月供神是不被允许的,爸妈像地下工作者般侦察好是否会有人发现,觉得安全时才悄悄而迅速地进行这桩仪式,否则让人发现并揭发出去将是很麻烦的事情。

我和姐都穿着新衣新鞋,手拿自制的彩纸风轮在院子里跑来跑去,为彰显小辫儿上系的彩绸蝴蝶结,宁愿忍着冻也不愿戴上帽子或围上头巾。邻家的淘小子们丢出一根根鞭炮此起彼伏地炸响着,煮肉的香味儿飘满屋里屋外,我馋得不停咽着口水,急不可待地盼着父母早点做好年夜饭唤我们开始吃饭。这天,无论我们淘出什么花样,大人也不会责骂我们,不能让自己的孩子们流着眼泪过年,那不是好兆头。

东西两院的邻居都是汉族人家,他们的外屋门都四敞大开着,白花花的热气由门往房顶窜去,爆炒、油炸、蒸煮的各种香味飘入院儿里,我闻到了葱、姜、蒜、肉及浓浓的酱油味儿。他们吃年夜饭的炮声总会比我家的炮声早响些。

见邻居家已经开始吃饭了,我们就有点急,可妈妈不急,她动作节奏一向慢,她不急不忙地把备好的韭菜花和用小石磨碾成的白菜心辣椒末放进一个个小碗里,再调制出有葱末儿的盐水汤,这些都是用来蘸肉吃的。妈妈的每一个动作都慢条斯理,谁也别想让她手忙脚乱。扫完院子的爸爸介入后,家里的年夜饭桌才会迅速摆放周全。

香喷喷热乎乎的排骨就那样被妈端上来,那是我的最爱,撕条肉下来,蘸点盐水汤送进嘴里,顷刻间就让肚子里的馋虫给拽进去了,自己好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什么味道都还没吃出来呢,只好狼吞虎咽地再来一块,一条一条,不停地吃下去,吃得满嘴流油,直到那根排骨裸露出稍稍弯曲的光骨头。餐桌上还会有被切成块或片儿装在盘子里的肉,大家谁想吃哪样便吃哪样,“卜通”是可以让人任性的时刻。

达斡尔人没有守岁的习俗,等有线广播播完天气预报,放完“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曲子就是晚上八点半了,全家人再坐着说会儿话,差不多到九点半左右就铺好被褥睡下了。妈妈在我们睡前反复叮嘱,大年初一一定要早早起来,抓紧吃饭,收拾好房间,如让来拜年的亲戚压住饭桌,自家的运气也会被压住的。

可是不管我们怎么努力,年年都会让大舅一家人给压了饭桌,大舅带着儿女进院就高声喊着“拜年的来啦”,笑呵呵地开门进屋,带入一股鲜味冷气,每个人都喜气洋洋,装扮也光鲜。这时侯的我们正在吃饺子,大舅一家人进来就先给奶奶磕头,给我爸妈请安,男的行单膝礼,女的则行双膝礼,我们也免不了要跳下炕给大舅和舅妈请安拜年,端出瓜子和糖果来招待亲人,可大舅他们并不坐下来吃,说要赶去别家拜年,带着儿女呼啸而出。

吃过饺子,爸备瓶老山头牌白酒,揣着小细腰的锡质小酒壶领着我们去给长辈家拜年了,拜到哪家,哪家的长辈就送些吉祥的祝福语给我们,递给爸爸一杯清酒,待返家时爸就已经醉了。

每年正月初一,妈都会慢条斯理地告诉我们,昨夜风向如何,是否有嘈杂之声,年景将会怎样,她在世时一直习惯从除夕夜开始直至初七在夜深人静时去外面听听什么,好像她是一名会预测未来的萨满。

自从我嫁给了汉族丈夫,他把汉族人的守岁习俗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我们也开始半夜吃饺子,也在饺子里包块硬币,看看谁在新年财运会比较好,也会在正交子时的时侯随着众人祈福的洪流燃放烟花爆竹。妈妈当年反复叮嘱我们的“初一要起早,别让拜年人压了饭桌”的话语早被我们置之于脑后。

虽与汉族丈夫离异多年,守岁的习俗却像生命力顽固的藤蔓般一直跟随着我。若干年来,已把通过电视与全国人民共同聆听新年钟声养成了一个习惯,在主持人和演员们兴奋的欢呼声中,感觉自己也融入其中了。关掉电视,上床去睡新一年的第一个安稳觉。我不会像妈妈那样留心去“听年”预测新一年的年景好与差,也多年不住火炕了。炕桌这个老物件早已不知去向。过年时担心会被别人压炕桌压运道的习俗已然远远淡出我们的生活。

猜你喜欢
奶奶
给奶奶按摩
奶奶喊你吃饭啦
奶奶与龙(二)
奶奶与龙
心不在蔫的羊奶奶
我的奶奶
奶奶驾到
奶奶,我爱你
奶奶生病了
爱唠叨的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