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向管理职能转变的必要性

2020-11-06 13:23韦君雄
财经界·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

韦君雄

摘 要:内部审计使用专业技术方法,通过对本单位(系统)的财政、财务收支的合法合规性进行检查监督评价,对其它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合理化干预,对内部控制进行风险评估,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单位完善治理结构,实现增效、增值绩效管理目标。

关键词:内部审计  审计监督职能  审计管理职能  审计增值价值观

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以已发生了的财务收支合法、合规性为主要评价标准,通过对过往财务业务资料中发现违法违规的蛛丝马迹,最终查清违法违纪的事实,做出评价和整改建议,达到审计职能治“已病”的目的。也即是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笔者试图简要论述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向管理职能转变的必要性,阐述内部审计增值价值观。

一、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形式、利弊

内部审计是通过对单位经营活动的评价和审计检查,对内部控制适当的把握,并保证其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目标实现,它是一种独立又客观的监督评价活动。目前现状是,内部审计还着重于财务方面的差错防弊检查,局限于财务收支为主,注重经营领域审查和监督、风险控制管理,对深入到业务经营管理层面的程度不足,片面强调已发生了业务的合法、合规性监督检查,缺乏主动进行事前、事中监督控制,因而无法达到预防问题发生的效果,甚至会把内部审计监督等同于财务监督,混为一谈。

内部审计侧重于财务收支合法合规性监督,对生产经营、“三重一大”决策、政策措施落实情况、项目实施绩效等监督力度不足,甚至无法监督。笔者就进行过系统内某单位的“中医馆”项目审计,从立项、上级拨付项目资金、项目验收、投入使用,资金使用完全合规,但进行项目绩效审计发现却是单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差,没有达到资金使用目的。剖析原因是项目立项过程违犯“三重一大”必要的程序,属“拍脑袋”决策。现实中,从上到领导层面,下到科股室同事,普遍存在这样的错误观点:只要没有发生违法违规财务收支,审计追责就没有依据,内部审计部门就是人为设置“人整人”对立,给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带来重重障碍。内部审计职能部门在单位(系统)内因其它部门对它具有成见而导致在单位内风评不高,地位尴尬,领导也会因此对内部审计工作产生误解而不重视。

二、内部审计的管理服务职能

区别于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内部审计服务职能的实现依赖于监督职能。内部审计作为单位自己的管理职能部门,承担着“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职责,但事后监督有时又会给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被审部门情绪上对立、工作上不配合、审计过程设置障碍等,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给单位治理带来负面效应。而把内部审计事后检查监督工作前移,变为事前预防,事中提供建议,事后绩效评价,把事后监督职能转为过程中的管理职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具体事务进程中去。内部审计部门更多的是站在对被审计部门服务支持的角度进行工作,提供合理化建议,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在被审计部门开展工作中,对易发生违规节点,及时提供风险警示,监督实施防范措施,协助被审计部门好又快地完成工作任务,有利于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和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同时实现,取得双赢结果。

内部审计针对单位(系统内)事务进行审计,因为具有离得近、看得清的天然独特优势,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更易追根溯源。审计监督职能向管理职能转变,把问题扼杀在苗头初现状态,甚至提前打预防针,发布警示,杜绝违规违纪现象的出现。通过内部审计,发现开展业务过程中的应当加强的薄弱环节,需要完善的规章制度,应采取的补救措施,内部审计部门积极主动为业务部门提供策划咨询建议服务,从而协助补充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堵塞漏洞,也进一步促进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发挥。

内部审计服务型职能没有仅停留在以真实合法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层面。它除了关注财务收支外,还着重对单位内部控制环节和风险控制点进行监控,在各项业务开展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切实可行措施彌补损失,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真正在管理效益上下真功夫,主动把审计管理服务职能融于监督中,由过去帮助组织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转向为提高单位业务活动绩效,实现单位管理绩效目标而献计献策,使单位内部各项工作行走在正确的轨道上,提高单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促进实现单位绩效目标。就这次防控物资款项接收、存储、发放,我们内部审计部门协同有关单位改变原先物资混堆存放,“大一统”物资发放形式,改为按物资接收渠道不同、捐赠对象不同、受赠对象不同而进行收储和精准发放,同时创新地运用本地电视台、电台、地方网站生活平台进行捐赠、发放公示,增加透明度,接受社会各界、捐赠人对捐赠物资、款项使用去向的监督。塑造了县红十会、县卫生健康系统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向管理职能转变适应时代要求

2018年 3月1日开始施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其中对内部审计提出“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新要求,体现控制、管理并重,不再单强调内部审计监督职能,而是要求内部审计具有前瞻性,内部审计部门以业务风险为导向,参与单位(系统)内对业务管理、业务行为、业务绩效进行审计,与业务部门合作,把问题风险扼杀在荫芽状态,这也是风险导向审计向管理审计发展的良好结果。

内部审计首先为单位(系统)内中心工作服务,突出重点,要具备宏观思维,立足系统内工作大局,改变财务为重思维固化,为单位(系统)提供具有前瞻性、开放性、建设性建议。围绕重点工作,以防范风险为出发点,促进各级、各部门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使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从管理上产生效益,实现单位(系统)增值,实现内部审计从发现型审计向预防型审计最终实现增值型审计的转变,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内部审计管理职能,打造内部审计增值的新价值观。

发挥内部审计管理职能,做预测咨询性顾问。在单位业务活动中,内部审计部门扮演一个风险控制顾问角色,不再仅仅指出业务过程中的风险问题,更重要的是提出防范风险发生的解决方案,推动业务向前发展。在新形势下,加强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财务监督管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评价资金运用是否有效率和资金使用效果,是否取得了预期效益,是否经得起后续评估。这就决定了内部审计对单位(系统)内重大政策措施落实、重大资金运用、重要的人事任免等进行决策审计跟踪时,加强对决策层及管理层进行审计评价和审计控制,对管理层进行决策风险管理,指出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决策措施、业务行为有效性和风险点,对风险进行及时评估,提出报告及整改建议,是避免其它业务部门陷入违规违纪的保护神。

发挥内部审计管理职能,更好地在单位(系统)内实现增值绩效目标,贯彻内部审计全覆盖工作,做到应审尽审。开展内部审计全覆盖工作意味着在单位(系统)内除了对主要部门、重点资金、关键业务审计外,还要对领导决策过程、执行上级政策等列入内部审计管理范围。内部审计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服务大局,维护大局,接受上级审计机关工作指导,把握内部审计工作着力点,不再单纯地核财务数据,查行政行为,审业务结果,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不同站位透过现象看本质,综合考虑问题产生根源、背景等深层次原因,结合有关规章制度,找准、用好尺度,准确定性并提出处理意见,给出可靠建议,对单位(系统)内的各项工作主动作为,杠起审计管理责任。

四、结束语

内部审计发挥管理职能,更好地履行“医未病之病,医欲病之病,医已病之病”的审计职责。

参考文献

[1]杨或.战略导向视觉下的内部审计价值提升与优化模式[J].中国审计.2019(14).

[2]苗丽.构建新时代内部审计特色大格局[J].中国审计.2018(07).

[3]刘昊.适应新常态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J].中国审计.2016(24).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
浅析企业内部审计实施过程的几点思考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
内部审计在企业境外投资中的运用研究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电力企业财务会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