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面育人视角下着重发挥人文教育的优势作用

2020-11-09 02:56赵宏燕郑志伟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7期
关键词:人文教育发展路径现状分析

赵宏燕 郑志伟

摘 要:自古以来,我国就比较重视教育的人文色彩。“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个真正博学的人,不是拥有多少的科学知识,而是要达到一个“至善”的人生境界。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极不平衡,出现了一条令人难以接受的鸿沟。作为承载着国家未来的高等教育要弥补之间的不足,必须重视发挥人文教育在培养健全人格方面的积极作用,真正把人文教育落实到大学校园中去,扭转“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不平衡状态,改变人文教育式微的现状。

关键词:人文教育;现状分析;发展路径

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大学的教育体系也日趋完善,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机制。但我们还要看到由于经济浪潮的冲击,整个社会都充斥着“实用主义”的物质色彩,人们一味地追求效率性的速成,人文教育日益式微,在同“科技理性”的抗争中败下阵来。但教育的本质是“教而育之”,根本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因此必须重视人文教育。

一、何为人文教育

“人文”一词始见于《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与“天文”相对应,指维持人类社会正常运行的各种伦理规范。“人文”一词在《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因此,我们可以从宏观角度把“人文教育”界定为传授人文知识、提升人文素养、培育人文精神的教育。从微观角度出发,人文教育亦是一种带有人性化的教育方式,是通过人文去濡染人们的心灵,涵化人们的修养,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人文教育力图通过通过人文学科的学习,使人们在获得人文知识的同时,建立起自身的价值体系,塑造自身的精神世界,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人文素养。

二、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现状

自高等教育从我国出现以来,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就一直没有很好地融合到一起。著名学者赵鑫珊曾就我国的科学和人文的发展现状做过以下分析,他说:“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多半只能培养出平面型的物理学家,但是,只有具有广阔的文化背景和对物理世界进行哲学思考的立体型物理学家才有可能成为爱因斯坦、玻尔或海森伯。”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背景。從片面的“洋为中用”,只学习西方的“奇技淫巧”,到建国初期照搬苏联的“专才教育”模式,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急功近利式的教育方法,导致人文素养严重缺失,人文精神消失殆尽。大学教育日益呈现功利化倾向,丧失了教育所应具有的人文品质。

(一)功利化倾向严重

伴随经济发展的浪潮,物质利益成为人们生活中所挥之不去的重要组成部分,功利主义俨然成为了整个社会的主导价值取向,同时也逐渐渗透到高等教育的主场所。当下,大学更多的是开设一些“短平快”的实用性的学科,同样,大学生也更多的是注重自身实用技能的提升,从而忽视了人文素养的积累。多数学生把学习局限于专业上,多是以各种证书和文凭为学习目的,将学习重点停留在本学科专业知识学习的层面,淡化了人文素养的积淀。就大学本身而言,迫于经济的压力,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支持,很多大学正逐渐跳出象牙塔,跃跃欲试地加入到市场化的浪潮中来。大学本身所保留的那些少有的人文气息、人文氛围在这样功利化的环境下被遮蔽了。大学教育仅仅把人培养成了谋生的工具,而作为人所独有的人文品格则不多显现。

(二)学科设置不平衡

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也有了重大的变革,但其基础还是来源于50年代初期学习的苏联模式,计划经济的痕迹过于明显。这种学科体系专业化模式比较突出,强调某一具体专业的单一培养,不仅缺少人文学科的教育,而且艺术、文学等方面的学科也过于缺乏,仅有的艺术等课程也只是流于形式。这样必然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智能培养不健全,人格发展片面化。

三、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是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不仅要使学生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而且更要使学生具备完善心理品质和高贵的人文精神。如果说科学教育使学生掌握理性的科学方法,那人文教育则在于使受教育者体会人生的道理,学会如何做人。

(一)人文教育的德育功能

高校的德育工作可以简单概括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文教育的陶冶性和情感性是任何专业学习的前提。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目的是培养一个有道德,有理想,有健全人格的时代青年,人文教育必然地要融入到德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去,是德育的良好形式载体,丰富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二者之间相得益彰,充分利用好人文教育,能够拓宽德育的广度和深度,使高校德育工作焕发新的生命力。教育部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要“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的基本原则,要想成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创新高校德育工作,就必须以人文教育为载体,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们在良好的人文教育中自觉地接受伦理道德规范,提高价值选择的判断力。当前高校的德育工作存在纯粹理论说教空洞化倾向,缺少了心灵和精神上的沟通,若是把人文教育融入到德育工作中,就会拉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距离,变空洞的理论教育为情感的互通,这样德育内容才能切实有效地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情感选择,激发大学生主动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兴趣。

(二)人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教育部门长期以来呈现“重理轻文”的现象,对人文学科的建设不够重视,更为看重知识的传授。在这种理念下培养出来的人也只是一些具备专业技艺的“机器人”,在精神层面上则难以“成人”,只是“单向度的人”,而不是全面发展着的人。缺乏人文教育的教育是“畸形”的教育,专业知识的储备只解决了人“如何生”的问题,而没有“为何生”的感悟。长此以往,还会给社会带来不可弥补的负面效应。人文教育则很好地解决这种不足,通过艺术教育可以陶冶人心境,通过历史教育可以丰富人的情感,通过哲学教育可以发展人的思辨能力等等,人文教育可以使学生的感情生活更加细腻,可以使学生的文化生活更加多彩。所以,人文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培养人的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人文教育培养人的责任意识

文化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素质,而人文素质背后隐藏的就是责任意识。一篇题为《学会生存》的报告曾指出,全球化背景下要求培养具有符合全人类道德的新人类,“这种新人必须明白个人的行为可能具有全球性的效应,能够考虑事情的缓急轻重,并能够承担人类命运的共同职责中自己的一份责任”。责任意识的培养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国家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体包括:“爱国主义、民族意识、和平的公民责任、国际理解、人类友爱、民族间相互依存的意识等”。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其他专业的学科知识所不能企及的,它必须通过人文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人文教育通过各式各样的具体形式把历史的责任感,国家的责任感,社会的责任感,个人的责任感固化为人们内心的东西,矫正责任缺失所带来的弊病。

四、人文教育的发展路径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各种教育思潮也纷至沓来。但教育究其根本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工具性”,指培养就有专门技能和知识的专业人才,满足社会需要;二是“价值性”,指培养具有高度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新人类,具有适应社会变化的健全人格。因此,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仍然是当今教育工作的两大支柱。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技术如“雨后春笋”呈现“井喷”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科技理性的崇拜空前高涨,反而忽视了“价值理性”的作用,忽视了人文教育的发展。因此,一些学者把精神世界的失落归咎于人文精神的失落。要想弘扬和重塑大学的人文精神,最实际也最行之有效的人文教育方法就是在大学进行人文教育。

(一)回归教育本质,重建教育理念

教育的本质是塑造“完整”的人,而不是“单向度的人”。但是由于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专门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呈现出分化的态势,由此许多人就认为大学教育就应该是专业化的教育。同时,乘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之风,人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专业技能培养上,就无暇顾及其他内容的储备。这样产生的高等教育是不全面的,是不可持续发展的。所以,大学教育在培养掌握专门科学知识的技术性人才以服务社会的同时也应重视“人文化成”的“成人”教育,单纯的追求技术的发展还会导致生态的破坏,道德的滑坡,精神的危机等等一些列的社会弊病。为此,大学自身应该改变发展理念,破除重科技、轻人文的教育倾向,改变片面追求“实用性”的教育观念,真正把培养“大写的人”,把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做为本身的教育理念,回归教育的本质,重建人文教育,彰显人文底蕴。

(二)完善课程设置,重视人文教育

落实好人文教育,还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来完成,必要的人文知识是人文精神塑造的基石。没有完善的课程体系,人文教育也难以实现。人文教育的失落曾一度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就大学基础教育的构建,哈佛大学就曾提出过包含艺术、历史、社会分析和道德判断,数学和自然科学与外国语文和外国文化的五大学习领域。根据哈佛大学的经验,我们在大学的课程设置上应注重文理平衡,增加选修课程。把文理之间的互通教育作为大学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的重要方面,让文科生尽量掌握理工学科缜密的逻辑思维方法,让理工科的学生接受人文教育的熏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各科老师也应该担负起人文教育的责任,深入发掘学科内部的人文成分,把人文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把人文教育同专业培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的同时接受到人文教育的洗礼。

(三)优化人文环境,营造人文氛围

许多先哲们都一致认为:环境会影响人的生存和发展、人的思想和行为。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认为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荀子非常重視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认为人能为环境所熏染、所同化。西方思想家欧文指出,“人是环境的产物”。经过修饰出来的人文环境对人的人文精神的塑造作用更大。加强校园的人文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就要通过多种渠道展开:积极举办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文化讲座;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落实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的校风校训;加大资金投入,美化校园自然环境,建设校园人文景观等等。丰富多彩,充满朝气的校园人文环境能够对大学人文素质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福容.新时代高校人文教育的价值定位、困境与重构路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

[2] 王文波,耿聪.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路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22).

[3] 王欣瑜.高等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和重塑[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8(03).

[4] 张晓文.新时代本科人文教育价值定位与回归路径[J].现代教育论丛.2018(04).

作者简介:赵宏燕(1994- ),女,汉族,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硕士,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及文化建设;郑志伟(1992- ),男,汉族,山东德州人,硕士,德州市陵城区第一中学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及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人文教育发展路径现状分析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