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水墨人物画中“陌生化”的“真实”情境构建

2020-11-09 03:15胡静
艺海 2020年8期
关键词:真实陌生化

胡静

〔摘 要〕随着物质世界的变迁与异化,同时受到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以李孝萱为代表的当代水墨人物画家积极介入当代生活的种种真实,以造型的夸张荒诞、图像的异质重组、时空的交错并置的艺术语言创造出陌生化的真实感,丰富了当代水墨人物画的艺术面貌,给予观者精神世界的双重震撼。

〔关键词〕当代水墨人物画;陌生化;真实;李孝萱

西方观念的介入给予当代水墨人物画更多空间并呈现出了多元而包容的创作态势。其中以李孝萱为代表的先行者创造性地表现当代生活百态,其中, “陌生化”的“真实”情境构建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故而分析其萌发及构建方式具有承前启后的重大意义。

一、“陌生化”与“真实”理论概述

顾名思义,“陌生化”即是使熟悉的事物变得生疏、不熟悉,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率先提出关于“陌生化”的理论阐述,该理论的指导思想是对传统视觉模式的颠覆,通过对熟悉事物的艺术化处理来达到眼前一亮的体验,“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与时延。”①也就是说,被赋予陌生感的熟悉事物使得感知非自动化,在对抗思维定式、习惯常规中增加了艺术作品的审美时间及感知难度。“陌生化”的图像语言在当代水墨人物画中的却显露出其“艺术真实”的一面。 “生活真实”是指社会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事物,而“艺术真实”则是将“生活真实”提炼、改造,使之更具典型性、鲜明感。“艺术真实”来源于“生活真实”,甚至更加强烈集中地反映着“生活真实”。

二、当代水墨人物画中“陌生化”的“真实”情境的萌发

改革开放后,当代水墨人物画挣脱单一化、刻板化的创作模式,表达自我的精神需求尤为强烈,特别是“八五新潮”后,西方艺术思潮大量涌入中国,其中,表现主义绘画对于情感的宣泄与外露,使得当代水墨人物画呈现出自我情感表达的态势,并探索笔墨语言的多样化,同时超现实主义画面中,将异质事物同置于画面中的离奇视觉冲击、多重空间的交错、挖掘梦境与潜意识的创作方式等等都给予当代水墨人物画家启迪。在全球化语境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当代人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情感体验、审美取向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代水墨人物画如何在时代语境中创造出符合其时代特征的创作是当下所面临的挑战。“陌生化”的“真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着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尴尬境地。自20世纪90年代起,以李孝萱为代表的当代水墨人物画家作品中呈现出“陌生化”的“真实”。在其作品《大客车》中,以不熟悉的情境构建出真实存在的当代社会现实,这种情境的出现不仅是受到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也是当代水墨人物画家关注当代社会现实、情感体验的结果,同时也顺应了自身及社会审美旨趣的变迁。

三、当代水墨人物画中“陌生化”的“真实”情境构建方式

绘画的本质即是呈现一个感性的视觉世界,这种感性的呈现必然带着某种真實的宣泄,随着当代生活情感的变迁与西方思潮的涌入,当代水墨人物画逐渐生成多元而不同往常的审美旨趣,对于个人而言,不同的情境构建是基于对生活的感知领域及其艺术修养,李孝萱是当代水墨人物画中“陌生化”的“真实”情境构建的先行者,多维度关注现实,并拓展着当代水墨人物画的艺术语言。

(一)造型的夸张荒诞

造型是艺术家根据物象特征或寄托自身情感而塑造出物体特有的形象,而造型的夸张是指通过放大或缩小事物的某种特征,以达到形变的艺术方式,在夸张的过程中,往往会造就“荒诞”的衍生,“荒诞”意为极言虚妄,不足为信,在当代水墨人物画中“陌生化”的“真实”情境构建离不开造型语言的荒诞与夸张。 在李孝萱的作品中,“荒诞”的对象即是当代人生活中的真实状态,他主观地将这种真实强化并突出其本质特征。如异常魁梧高大的女性形象、高楼的破碎与漂浮感、五官的扭曲与错位等等,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荒诞营造荒诞,而是更加极致地表现真实。

(二)图像的异质重组

当代水墨人物画中出现了诸多看似超现实的场景构建,展露出陌生化的审美特质,然而深究其创作背景及意图,却藏着对于真实世界的无限关照。图像的异质重组实质是打破常规的画面逻辑感,将看似不相关的种种物象重组并置于画面中,创作出多视点及碎片化的视觉效果。在李孝萱的《(堕)突》中,握着的拳头中生出一张面孔,而拳头则是凭空出现于鳞次栉比的高楼中,右方穿梭的汽车如石狮般面孔,在画面正上方则是长着牙齿的不明物体,诸多看似没有关联的物象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与现实的疏离感、陌生感,然而却又以精神上的关怀映照着真实的世界。基于对当代城市景观、人文景观的思考,李孝萱在《失重的想象》中,将两个酒瓶与支离的自行车重组,车座上则是缩小的人的背影,物象之间看似毫不相干,呈现出一种无法说清道明的错位感,然而放置于当代现实中,又显得较合时宜。茫然无措的人群、狂热而失智的行为都成为李孝萱异质重组的素材,仿佛以这种陌生化的图像语言道清当代生活的异化与问题。

(三)时空的交错并置

西方超现实主义挖掘并表现人们的潜意识及梦境,将不同时间、空间的图像交错并置,主观地创作出虚拟的时空,这种错位感带来的陌生化语言使得艺术家更加游刃有余地展现自身情感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当代水墨人物画中即受此启发并以交错的时空来展现内心情感的多样复杂,并以此来构建多元时空观,物象在时间和空间位置的并置转变中,生发穿越时空的错愕感,延长审美时间及难度,在这一过程中,深入体味视觉冲击之余的现实情感,李孝萱的《垂照,上升与下降》是出于对亡亲的思念而作,以远方的山雾气、类似肺脏的物象作为画面的背景,人则凌空于山峦之上,透视的错乱感延长观者认知的难度,仿佛两者并非来自同一空间,而《夜,追寻》中则更为明确地表现时空交错之感,画面底部是一排排低矮的房屋,而人物主体异常庞大,近处的树枝遮挡着主体人物,使之看似支离破碎,在梦境的时空交错中追忆故人,李孝萱巧妙地将诸多不同时空的物象融入自身情感表达之中。

四、当代水墨人物画中“陌生化”的“真实”的价值

当代水墨人物画中“陌生化”的“真实”情境构建以多维度的情感关怀着真实的世界,将现实世界中的种种真实的情绪感知、理性思考融入陌生化的艺术语言中,扩展着当代水墨人物画的艺术语言表现力,艺术家创造出不同以往的视觉体验,挑战着观者的审美模式与感知能力,进一步深化了当代水墨人物画的精神内涵。以李孝萱为代表的艺术家,积极深入社会现实,将自身对现实的感触与观点寓于陌生化的图像语言中,给予观者不同以往的心灵震撼与视觉享受。

对艺术家而言,“陌生化”的“真实”情境构建给予创作更为宽阔的空间,更加不受束缚地表达自身情感与观念。对观者而言,“陌生化”的“真实”情境构建带来了心灵与视觉的双重冲击,突破传统审美方式,享受着陌生化视觉语言的感官震撼,同时以符合时代风貌的情感表达、观点看法引发观者的共鸣与思索。对当代水墨人物画而言,作品中“陌生化”的“真实”的情境构建拓展了其艺术语言,并以水墨的方式介入当代生活的种种真实,对于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结 语

当代水墨人物画中“陌生化”的“真实”情境构建萌发于“八五新潮”后,随着物质世界的变迁与异化,同时受到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以李孝萱为代表的当代水墨人物画家积极介入当代生活的种种真实,以造型的夸张荒诞、图像的异质重组、时空的交错并置的艺术语言创造出陌生化的真实感,丰富了当代水墨人物画的艺术面貌,给予观者精神世界的双重震撼,其关注现实的主观思考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从而更深入挖掘“陌生化”的“真实”的多义性,并为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发展与传承做出承前启后的贡献。

(责任编辑:牧鑫)

注 释:

①转引金兵《文学翻译原作: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5页

猜你喜欢
真实陌生化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进入现代性审美体验的“陌生化”
——评杨向荣《西方诗学话语中的陌生化》
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保证新闻真实的重要性
从几种“真实”浅议《活着》的影视改编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
浅议J.K.罗琳作品的陌生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