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变革时代建制派教育信息化应关注的四对关系

2020-11-09 03:35魏忠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20期
关键词:护城河学科校园

魏忠

从单机到网络,从网络再到云,疫情加快了网络向云变革的节奏。云时代,作为建制派的信息办应如何既接受组织的委托不辱使命,又疏堵结合助推教育服务呢?我认为,应该关注四对关系:聚焦业务还是松散集成技术、贴近业务逻辑还是甘当边缘技术服务、公开共享信息与用户隐私信息的支撑与保护、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智能服务支撑智能时代信息素养本身的教育。

1.聚与散:聚焦学科主题的信息资源平台。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来没有像今日这样紧迫需要教育培养目标明确、指向清晰的学科人才,准确地说是以科技学科为核心的学科培养。校园信息化、业务信息化、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这些名词没有错,越来越多的名词不能掩盖松散没有内力的教育信息化现实,而学科成为教育信息化最应该关注的主题。

社会是大学的风向标,大学是基础教育的风向标,学科与学科教育已经在大学成为一股洪流,作为大学人才的入口,中小学也一定跟着改变,中小学的信息化势必也要围绕学科,聚焦学科主题。

2.远与近:用学科逻辑纽带牵引教育技术中硬件、軟件、数据三驾马车。

在云变革时代,用户迭代和数量大大加强,数据为王逐渐被接受,所以,我们应远离形式化的外壳,拥抱业务数据,用学科纽带而不是财政预算纽带牵引教育技术中硬件、软件和数据的三驾马车。

早在10年前,美国加州大学就提出硬件:软件:数据的投资比例为1:20:200,这正在中国各教育系统成为现实。

3.公与私:用云地存储的护城河定义数据的安全域。

在校园信息化时代,信息办承担着不能承担之重,经常被问:数据能不能上网?其实数据是分为很多层次的,数据本身也是分为完全不同的类型的,用统一的行政指令来管理校园,再加上越来越复杂的网络环境,“拔掉网线是最安全的选项”成为不可解的死结。

云时代给了另外一种可能:公开数据不再放在校园,不同安全域的数据用存储定义为不同的安全,在校园和关键数据的云端建立起用户自主可控的安全的护城河。教育信息化不是校园信息化,建制派的信息办应该管好建制派的数据安全,互联网上的数据放给互联网和用户,在校园和互联网之间,建立好数据的护城河即可。

4.主与谓:教育智能与智能教育。

大学的信息化部门由于专业分工,一般不再与信息化教育有关,而多数中小学的信息管理员既是信息教师,又是校园信息化的管理人员。教育智能,更多服务于教育部门、教师,中小学中所谓智慧校园和人工智能教育提高学生成绩,我认为多数不靠谱,也不建议花太多的功夫在学生身上,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师培训、评价、考核和教育过程的监管上也许更好。

智能教育,即将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学科融合到学科教育中,我认为这应是今后教育的一个重点。人工智能需要人的哲学思维、表达能力、数据算法、劳动动手、物理化学生物等各学科的融合,更需要学科教师主导,信息技术教师支撑。

猜你喜欢
护城河学科校园
我爱家乡的河
“老干妈”的商标护城河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巴菲特的护城河》:为投资资金找一条护城河
“超学科”来啦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