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校园欺凌的防治策略

2020-11-09 02:53赵盈
锋绘 2020年6期
关键词:初中生青少年校园

赵盈

摘 要:近年来校园欺凌的案件屡次发生,很多学生因为遭受到校园欺凌而无法忍受,甚至出现自杀行为,极大的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治理校园欺凌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分析青少年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校园欺凌的防治策略,以提升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青少年;校园欺凌

1 校园欺凌的概念

Olweus認为:当一个学生反复遭受来自另一个或多个学生的负面行为时,就受到了欺凌。负面行为是指试图或故意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或不适等。综合前人的研究,可以根据欺凌的发生方式和表现形式将其划分为身体欺凌、言语欺凌、关系欺凌、网络欺凌。身体欺凌为欺凌者用身体动作对受欺凌者实施攻击。言语欺凌为欺凌者通过口头言语等对受欺凌者实施攻击。关系欺凌为欺凌者借助第三方对受欺凌者实施攻击,如诽谤、造谣和团体排斥等,通常人们不重视,但事实也会给受欺凌者造成持久的伤害。网络欺凌是指通过社交网络、手机等对他人使用言语暴力或人身攻击等行为。

2 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

缺乏相关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校园欺凌行为缺少有效的法律管理,导致校园欺凌行为一再发生没有得到相应的制止,助长了校园欺凌行为的不良风气。现阶段我国针对未成年人成立了一系列保护法律,但对校园欺凌等行为并没有相关的管理规定,且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可以通过继续教育、感化等方式来引导,即使触犯刑法也从轻处罚。正是由于对校园欺凌和未成年人在法律方面缺乏有效的规定和震慑,导致欺凌行为发生后难以追究相应的责任,使校园欺凌行为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制止。

校园安全是保障每位师生有序得进行学习与生活的基础,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与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密不可分,完善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得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概率。研究者提出要开设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充分的发挥教师的指导以及监督作用,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人际沟通,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杨雪锦(2017)认为校园欺凌问题需要学校社工的参与,学校社会工作应结合学校的管理体系,围绕学校、家庭和社区三大层面开展一定的专业性活动,纠正学生的不良欺凌行为,从而降低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概率。

恶劣的或不正常的家庭环境是青少年产生欺凌行为的重要根源之一,依恋理论也发现不安全内部工作模式的学生在学校极易焦虑和不安,也容易导致欺凌行为的发生。徐淑慧(2019)发现父母依恋是影响初中生校园欺凌的一个关键因素。从青少年身心发展来看,校园欺凌显著相关于父母依恋和其感受到的安全感,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越淡薄疏远,校园欺凌就越可能发生。齐汝秀也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会影响到初中生被欺凌后的心理感受以及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应对,同时其情感温暖以及理解两个维度对初中生具有积极意义。并且当今时代离婚率大幅度提高,很多家庭出现父亲或母亲的缺位,这种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会造成父亲/母亲过分的溺爱/忽略未成年人,使其安全感降低。

挫折-攻击假说认为人类出现攻击行为并不是由于生物的本能,而是因为受到挫折。当个体遭受挫折和困难时往往会出现一定的消极情绪,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攻击行为的发生率。王慧敏(2019)发现初中生情绪智力与校园欺凌之间显著负相关,且与同伴关系显著正相关。陈世平的研究发现儿童的人际适应越良好,更能积极解决人际冲突;且只要个体涉及欺凌行为,不论是欺凌还是被欺凌方都会出现人际适应上的问题。李春慧(2019)研究表明:初中生的生命态度与校园欺凌态度呈正相关。个体具有越积极的生命态度,越反对校园欺凌,作为被欺凌者具有更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作为旁观者也更具责任感,站在正义的一方,反对校园欺凌行为。

3 校园欺凌的防治策略

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园欺凌和未成年人管理的法律条文,并大力宣传法律法规,注意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相关法律条文应在社会、学校、和家庭中进行普及,使青少年学生能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到触犯法律所应承担的责任。校园中出现了严重的违法行为后,应严格遵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青少年做出相应的制裁,一方面使青少年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违法行为必然受到严重的处罚,培养他们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对严重违法行为的制裁,可以对其他学生起到示范作用,使其能够充分地感受到任何违法行为必然承担相应的责任,提高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遵纪守法行动。

学校应当建立科学、完善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机制。学校需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针对性地开设校园欺凌专题教育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宽容与爱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培养其积极的生命态度、共情能力以及对校园欺凌态度正确认识。当发现欺凌行为时,要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尽量避免或降低欺凌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严重身心伤害。教师要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努力兼顾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共同发展。教师的偏见会使得学生产生偏见,区分对待不同的学生,从而引发欺凌行为。同时教师在学生面前具有权威性和榜样示范作用,作为教师应当以身示范正确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避免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被人欺凌或欺凌他人并以积极的生命态度进行教学和生活。通过理性的方式进行沟通,解决问题,为学生树立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为人处世的方式。

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早、也最深远。父母要引导孩子树立目标,学会自己选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实行民主的教育方式,激时发现孩子的负面情绪,给予孩子关爱,避免采用粗暴或忽视型的家庭教养方式,给孩子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提升孩子的生命存在感,引导孩子勇于战胜挫折,拒绝校园欺凌;鼓励孩子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解决矛盾,杜绝用拳头和谩骂的方式与人交往和发泄自己的不满;要引导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得技能, 降低被欺凌的风险,避免生命受到伤害。

学生个体首先要掌握良好的人际交往策略和技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在与他人的相处过程中,做到平等、礼貌,尊重他人的人格及个人习惯,同时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营造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创造积极的校园生活环境。其次需要正视和接纳自我。理性的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人是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不要因为自身的家庭或者缺点而感到自卑;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学会欣赏自我,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最后要通过一些情绪课程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情绪智力水平和情绪管理能力,恰当宣泄不良情绪,避免沉浸在消极情绪中。学会自我释放和放松技术、进行自我解压的方法,如激烈运动、旅游、呐喊、呼吸放松法等,使身心得到放松。

参考文献

[1]吴凌飞,庞嘉雯,刘文.中小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的成因及教育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9,6(54):235-237+259.

[2]齐汝秀.父母教养方式对农村初中生校园欺凌影响研究[D].

[3]王慧敏.初中生情绪智力、同伴关系、校园欺凌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2019.

[4]王健美.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的成因及防治对策探讨[J].心理月刊,2020,10.

[5]王宏刚.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原因及对策[J].甘肃教育,2020.

[6]杨雪锦.校园欺凌现象调查及对策分析——以S中学为例[D].2017.

[7]李春慧.初中生生命态度与校园欺凌态度关系的实证研究[D].2019.

[8]刘雨晴.初中生校园欺凌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D].2019.

猜你喜欢
初中生青少年校园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青少年发明家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