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博物馆文旅融合发展策略初探

2020-11-09 04:03蒲勤周万炯
东方收藏 2020年10期
关键词:红岩文旅重庆市

蒲勤 周万炯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神财富,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新形势下,博物馆作为重要平台,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重庆市各大博物馆,结合各自文化属性,吸引着大量游客旅游观光,充分发挥了“文化+旅游”的社会功能。

2018年,在全面贯彻党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决策部署中,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应运而生,为推动重庆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机制和组织保障。重庆坚持以文旅融合发展为主线,打好“三峡、山城、人文、温泉、乡村”五张牌,2019年实现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6.5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5739.07亿元。人文旅游影响力日益扩大,区县“晒文化晒风景”等大型文旅推介活动社会反响热烈,重庆成为最受欢迎文旅目的地以及网红城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博物馆文化和旅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

重庆城市形象宣传推广促进文旅火爆的同时,也凸显出历史底蕴挖掘不足、文化实力不相匹配等短板。重庆市各大博物馆文旅融合质量发展的高低,直接关乎重庆文化软实力提升以及重庆市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建设。截至2019年,重庆市拥有博物馆103座,基本建成以历史、革命、抗战、工业、自然等“五大博物馆群”,且门类丰富、特色鲜明、分布广泛,但与西部成都、西安等城市相比,还存在思想保守、体制滞后、融合不深等现状,亟待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重庆博物馆文化和旅游真融合、深融合。

一、立足“两点” 转变观念

首先转变观念是解放思想、树立正确发展理念的关键。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只有打破安于现状的旧观念,将思想认识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上来,统一到重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上来,才能守正创新,立破并举,肩负起新时代使命任务。

在清晰认知重庆市区位优势、生态优势等同时,还要正确面对文化短板中全市博物館综合实力整体较弱的客观事实。在西部地区12省横向纵向对比中,重庆市博物馆总量,在西部第9位;年度举办展览数量,西部第7位;国有馆藏文物总数上,西部第4位;年接待观众人次,西部第4位。2019年全国博物馆接待人数13.42亿人次,占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的22.3%。2019年全市博物馆接待人数3870万人次,占重庆市游客人数6.57亿的5.89%。

转变观念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博物馆文旅融合发展离不开人才融合,本地人才培养战略与高端人才引进战略的结合、文化与旅游人才的融合、策划创作与经营管理人才的融合、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人才的融合等是重中之重。只有推动观念、意识上的融合,才能切实做到人才凝聚、共赢发展。

二、立体融合联点成线

面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广阔前景,重庆博物馆在全市布局上要从提升总量、新建扩建向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转变;在旅游开发上要从点状开发、线路统筹向区域联动、跨区联动转变;在资源整合上要从行业资源、横向融合向纵横交错、立体融合转变,充分发挥出博物馆文化旅游在优化结构中的强大引擎作用。

要有目标、有计划地打造一批国家定级博物馆的后备梯队,从政策层面在全市博物馆布局上对资源短缺地区倾斜,如梁平、丰都、垫江、彭水等区县应尽力填补本地没有博物馆的空白,为当地民众就近参观博物馆、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便利。宏观调控引导,提升区县博物馆甚至打造区县龙头效应,分区化引领、带动、辐射周边地区博物馆事业发展。针对区县博物馆以综合类、革命类比重偏大等特点,应在丰富博物馆种类上下文章,结合鲜明的重庆行业特色、地域特征等,打造具有独特个性的博物馆,努力克服区县博物馆千篇一律。要结合地方特色,建设重庆漆艺、梁平竹帘、铜梁龙灯等专题博物馆,逐步形成主体多元、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博物馆体系。

打造和发展重庆博物馆文化旅游,可以从四个方面努力:一是重视博物馆文化旅游顶层设计。将博物馆旅游业的发展,纳入各地旅游发展规划,并对博物馆旅游景区进行星级认定,从战略层面为博物馆发展旅游进而繁荣博物馆文化事业提供政策支撑和保障,从旅游项目资金上予以博物馆大力的支持。二是强化博物馆旅游项目研发和包装。加大各类博物馆文化项目的开发和利用,设计和打造符合博物馆自身文化特色、适应旅游市场需要、满足游客文化消费需求的丰富多彩、参与性强、意义特别的博物馆文化旅游消费项目。三是注重客源的挖掘和发展。根据博物馆的现代社会生活功能,要在观众和客源上下功夫,要努力培育和发展休闲度假、游览观光、社会交友、文化教育需求的观众群体。要抓重点对象群体,开展好相关活动。如结合时代和现实需要,紧抓中小学生群体,开展研学实践活动;紧抓党员干部队伍,开展党性教育活动等。四是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水平。发展博物馆文化旅游,就要树立旅游服务行业的服务标准,要从基础设施、游购娱服务配套、观众接待、参观讲解、活动组织等方面抓起,用五星服务标准来开展工作,提升服务水平,树博物馆行业的旅游新形象。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二十年来,以红岩文化为核心,整合全市革命文化资源,辐射区县及省外,在打造红色旅游立体融合、连点成线上取得了显著成效。2019年接待游客达1150万人次,在全国5535家博物馆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不但强化了红岩文化的传播、提升文化品牌吸引力,发挥了文化的育人功能,而且在赢得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赢得了经济效益,为红岩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全市乃至全国博物馆的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典型范例。

三、深挖活用 提升品牌

重庆有着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代表的巴渝文化、三峡文化,以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为代表的红岩文化,以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为代表的抗战文化,以重庆工业博物馆为代表的工业文化……拥有着148万件文物,将文物内涵外化,让文物鲜活起来,把文化彰显出来,把精神传承开来,使文化品牌深入人心,对重庆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博物馆能否吸引人,是否有人气,既取决于博物馆的特色、博物馆藏品的数量和文化价值,也与博物馆的陈列布展、活动组织等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水平密切相关。

2015年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仅一年,接待观众306.8万人次,成为全国游客接待量最大的自然类博物馆之一,其基本陈列展览“地球·生物·人类”荣获2016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精品展览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此例证明了原創精品展览对于一座博物馆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性。重庆市博物馆应加大原创精品展览策划、展陈力度,有效利用资源整合、互补,推陈出新。2017年6月至10月,重庆市开展全市馆藏文物“镇馆之宝”评选活动,评出了354件/套“镇馆之宝”。这些文物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也体现出重庆各地区的文化特色,如旧石器“巫山人”左下颌骨化石,是目前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整合全市文物精品资源联合推出精品特展,甚至进而开展全国巡展,或以互联网+科技等手段智慧精品展览,其影响力可以预见。

博物馆文旅融合还要在提升文化旅游项目品牌、增强博物馆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各博物馆尤其是特色博物馆要积极开发品质保证、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旅游产品(项目),满足游客地方特色文化消费需要。如红岩情景剧、寻找红岩发声人、送烈士回家、小萝卜头进校园等系列品牌策划推广,极大增强博物馆文化旅游吸引力。博物馆文旅品牌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集影视、演艺、图书、文创、研学、培训、休闲等新业态于一体,需要统一布局,突出特色,将融合向多样性、个性化、市场化方向努力。

当前,重庆市博物馆文化旅游发展在机制体制、政策条件、发展基础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迎来了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只要坚持以保护为主和合理利用为原则,以服务人民、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为根本,以开放、创新、双赢的市场观念为指导,以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为抓手,积极鼓励和推动文化资源整合、文化品牌建设和文旅深度融合,重庆博物馆文化旅游发展将会迎来一个阳光灿烂的美好明天。

(作者蒲勤: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副研究员;周万炯: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社会教育部部长)

参考文献

⑴赵川,文化旅游融合创新典型案例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M];

⑵卢欢,长效推进西安文旅融合发展,西安日报,2020.08.17.[N];

⑶单霁翔,文化的力量,人民政协报,2019.12.16.[N];

⑷张洪斌,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强市建设,重庆行政,2017.06.18.[J];

⑸杨倩,文旅融合下的博物馆:发挥独特优势让文物活起来,中国文物报,2020.07.31.[N];

⑹梁红,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的转变与创新,中国文物报,2020.06.09.[N]。

猜你喜欢
红岩文旅重庆市
传承好红岩精神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深度拓宽文旅融合边界
推动文旅消费提质扩容
文旅地产 破局模式
文旅地产或将逆风飞扬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 2020年立法计划
周恩来的红岩岁月(三)
周恩来的红岩岁月(二)
重庆新一届地方国家机构领导名单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