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玉壶春瓶

2020-11-09 04:03江伟
东方收藏 2020年10期
关键词:玉壶器物颈部

江伟

玉壶春瓶是中国瓷器的典型器物,其造型有其独特之处,设计风格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发生变化,社会的演变,生活方式的变化,也使器物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让我们深入探究玉壶春瓶的出现、发展、演变过程。

说起玉壶春之名,不得不提起大文豪苏轼。相传有一次,苏轼在景德镇会见友人,路上有一个老人在制作瓷器,细颈,肚子浑圆,造型特别精致。苏轼看见后突然诗兴大发,现场便忍不住吟诗一首,其中就有两句:“玉壶先春,冰心可鉴。”后人便以此作为玉壶春瓶的由来。但研究发现,翻遍苏轼的所有作品并没有此诗出处,且完整的诗稿也不可考,所以未经证实,或许只是古人一则野史趣闻罢了。

那么玉壶春瓶的由来到底有什么靠谱的说法呢?在唐司空图的《诗品·典雅》“玉壶买春,赏雨茆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中,就有明确记载“玉壶买春”这四个关键字,从字面意思翻译过来就是用玉壶或者瓷壶买酒的意思。“买春”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唐代,那时的本意是买酒的意思,于是便称“酒”为“春”。在唐朝喝酒是一种风尚,所以各个地方都有酒的品牌,互相争奇斗艳,就好比现在市场上的酒类,有贵州产的茅台、衡水出的老白干等。所以“春”即代表酒的总称。再来说说买酒的玉壶,指玉质的壶或者是一般的青瓷壶,至于这种器型与我们所讨论的“玉壶春瓶”二者是否能够有联系,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以上说法都缺乏客观严谨的考据,玉壶春瓶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是一个神秘的谜。

再来说说玉壶春瓶的造型,玉壶春瓶又叫玉壶春壶,它是一种撇口、细颈、垂腹、圈足,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的瓶子造型,是中国古代陶瓷器物中特有的一种造型,可以说是自成体系。自唐宋开始,历代各地窑厂均有烧制。最初这种形状由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弧度柔和多变,轮廓明显。唐代陶瓷制造在规模技术上超过前代,随着茶饮之风的盛行,进一步刺激了瓷器向实用与欣赏紧密结合方向发展。唐代文化尤其是盛唐时期以丰腴为美,追求雍容华贵的气韵,更强调丰满和体态的美感。1957年河南陕县唐墓出土白釉长颈瓶(图1)高22.2、口径6.9厘米,侈口,长颈,圆腹,圈足外撇。通体施白釉,釉色洁白,积釉处泛青,釉面有冰裂状开片,通体光素无纹。是唐代白瓷中的精品,也代表唐代的艺术风格。

历史来到了宋代,玉壶春瓶在这一时期基本定型并大量烧造,钧窑、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都有烧造,除了宋朝,与其同时期的辽代、金代为主的北方少数民族也有烧造玉壶春瓶。宋、辽、金时期玉壶春瓶的釉彩品种包括白釉、青釉、黑釉、白地黑花、三彩等品种。当时是一种装酒的实用器具,后来逐步演变为观赏性的陈设器,是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型。

河南博物院有这样一件宋代白釉玉壶春瓶(图2),这种瓶式又可称为“胆式瓶”“长颈瓶”等,此器物素面无纹,瓶式美好可爱,曲线自然流畅,在宋代为世人所喜爱。

到了元代,无论是青花或是其他釉彩,玉壶春瓶也都承袭宋代窈窕造型,圈足外撇,体形瘦长。造型除圆形外,还有八方形,釉色、纹饰上逐渐走向华丽丰富。大体上分为两大类八种类型,一类玉壶春瓶轮廓线较为生硬挺直,而一类轮廓线则比较柔和顺畅。第一种口撇出较大,下部收得较急促,颈部细而较短,腹部较圆,最大腹径处比较靠近底足,转折处比较明显,口径与足径相似,圈足微微内敛。第二种口撇出大,下部收得较急促,颈部细而较短,腹部较圆,最大腹径处比较靠上,转折处比较明显,圈足内敛。第三种口撇出大,颈部较粗,下部收得较圆缓,腹部浑圆而稍有棱角,圈足微微外撇。第四种口撇出大,下部收得较急促,颈部有明显转折,向下斜出到腹部,最大腹径明显,圈足比较高,微微外撇。第五种口部较小,颈部较细,腹部大,圈足外撇,上下对比比较鲜明,颈部、腹部处转折明显。第六种口部较小微撇,细细的颈部,腹部瘦长,圈足内敛,整体曲线比较缓和,瘦而不硬,比例很匀称。第七种口大微撇,颈部与腹部比例适中,圈足微微外撇。第八种口大微撇,颈部较粗,细长腹,圈足微外撇;整体曲线柔和,比例适中。

这件河北博物院藏元青花八棱狮球纹玉壶春瓶(图3)出土于保定市永华南路小学,该器物外形为八棱形,口沿外倾,细细的颈部,上腹较瘦,下腹比较圆鼓,青花纹饰自上而下分为八层,颈上部分绘的蕉叶纹,颈下部为变形莲瓣纹,腹部主题纹饰绘的是双狮舞球,在狮子周围围绕着火焰、方胜、灵芝、双角等一些杂宝纹,各个层次中间以回纹、卷草纹还有钱纹,圈足部分绘的是双层莲瓣纹。这种构图布局层次感丰富,并采用多棱角结构造型,具有元代鲜明的特征,在当时国内外都有流传。从造型上分析与同时代的产品无异,或许只是在工艺制作上不同,这是一件元代经典典型器物。丰富的元代玉壶春造型对于后世玉壶春的制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明、清各时代的玉壶春瓶都能找到元代器物的原型,可以说这一时期在用途上是一个过渡时期。

明代的玉壺春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早期以永乐、宣德为代表,中期以成化为代表,晚期以嘉靖为代表。而洪武时期的玉壶春瓶还处于元末明初瓷器比较厚重的风格,远不及元代玉壶春瓶造型的优美和舒朗,让人有憨笨的感觉。到中期、晚期以青花品种最为常见。在图案纹饰上以云龙、花鸟等为内容。这个时期的器型已变为造型规整,重视制作质量,残次品均毁之。晚期国家逐渐衰败腐朽,国库空虚,此时统治者的政权在风雨动荡中,瓷器制作造型繁杂笨拙,制瓷业走向没落。

清初顺治年间未见玉壶春瓶,到了康熙年间社会稳固,经济蓬勃发展,迎来了康乾盛世的鼎盛时期,加上康熙、雍正、乾隆对于瓷器的热爱,重新让景德镇瓷业回到了正轨,瓷器的工艺技术和生产数量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峰。玉壶春瓶在康雍乾三朝造型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工艺上较前代更为成熟。康熙时期整体挺拔劲健,通体浑圆古拙而凝重,特点较为明显,雍正时期基本上继承康熙朝,下启乾隆朝,乾隆时期制瓷业达到高峰,玉壶春瓶也大量烧造,可以说清代时期玉壶春瓶完全以陈列品为主,供人们赏鉴,作为陈设器品种也在不断增多。雍正朝根据玉壶春瓶的造型创造出一种新的样式,名为“玉堂春瓶”,由于是雍正皇帝赏赐给有功的大臣的,于是便称之为“赏瓶”,成为一种传统的器型。乾隆之后国运衰弱,反映在玉壶春瓶上也没有创新,即便模仿也都粗糙了事,大不如前。

玉壶春瓶除瓷器以外还有玉器、金银器、铜胎珐琅器等不同的品种和质地,它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也被其他器物所借鉴,如瓶类、壶类、以玉壶春瓶作为主体,再加上附饰,比如说耳、附首、柄、流、盖、形成新的器物,冠以新的名称,像明清时期的执壶,比玉壶春瓶多了流、执、盖,也被称作玉壶春执壶,这些从玉壶春瓶所派生出来的新器物,虽然名称各异,但都属于玉壶春瓶造型范围内的类型。

(作者工作于上海博物馆)

参考文献

⑴祖保泉,司空图诗品解说(修订本)[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

⑵龙宵飞,清新妙雅玉壶春[J],收藏家,2000(07):16-19;

⑶龙宵飞,玉壶春瓶考略[J],首都博物馆论丛,1999(00):94-101;

⑷苏燕,对玉壶春瓶设计风格的探究[J],大舞台,2011(10):112-113;

⑸陈昌全,玉壶春瓶考[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0(11):49-53;

⑹武贞,幽靓旷达 端凝秀雅——河北博物院藏元代青花瓷器[J],收藏界,2016(000)012:81-87;

⑺杨俊艳,元青花瓷器鉴赏[J],荣宝斋,2009(06):34-49。

猜你喜欢
玉壶器物颈部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高频超声诊断分析
身如器物
器物之心
放风筝注意三件事
石维文
张勇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造出一个天鹅颈
器物之心
玉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