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郑州城市文化特色的绿道景观发展策略

2020-11-09 03:55薛苗苗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8期

薛苗苗

摘 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大众慢生活方式的回归,我国大多城市都开始兴起绿道景观建设。科学且合理的绿道设计,不仅在联通城市功能节点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完善城市的绿色生态网络、为居民提供优良的户外活动空间、提升城市景观风貌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郑州绿道规划的文化特色塑造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探究当今现代化城市绿道景观空间的设计方法,对于促进现阶段我国的绿道规划系统建设,丰富城市景观组成,构造和谐、完整、系统的城市生态网络,提升郑州城市文化形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城市特色;绿道景观;生态网络

基金项目:本文系郑州市社科联课题“基于城市文化特色的郑州绿道景观发展问题研究”(ZSLX2019657)研究成果。

随着城市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绿色生活环境的渴求与日俱增,绿道景观设计也从单纯的慢行道设计,逐步转变到以突出城市特色为主要目标的整合型绿道规划设计。当前,各城市的绿道规划建设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在达到绿道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上,开始重点关注挖掘城市地方特色、体现地域文化、彰显城市魅力等方面,使绿道景观更加个性化、民族化。近年来,郑州市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发展城市,一直将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尤其继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建设美丽河南的意见》之后,郑州市开始全面启动绿色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城市各类用地非常稀缺紧张的情况下,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活动场所,营造城市的绿色景观风貌,塑造城市文化新形象,是现阶段郑州城市风貌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郑州城市绿道发展现状

郑州早年被誉为绿城,处于全国交通枢纽核心位置,市内道路和各类公园绿化面积相对较大,且绿地覆盖率高,绿地分布均匀,景观资源丰富。2018年2月,郑州市人民政府下发《郑州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大力开展生态廊道和绿道连通工程。截至目前,《郑州市绿道连通提质规划》已基本完成,绿道连通提质工程采取规划设计、拆迁打通堵点并行推进的模式。近日印发的《郑州市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2年)》,全面开展国土绿化的提速工作,这一行动不仅进一步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对于积极推进郑州城市生态区的建设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前,郑州市的绿道规划在“ 两环十五放射、十条快速路和绿博大道、四港联动大道”等总布局之下,连接10 个道路节点、10 条水系河道统一进行绿地改造,不仅建设了健康步道,还建设了供市民休憩、健身的娱乐场地空间。这些绿色廊道的建设为郑州市民改善了居住环境,也为郑州市域游憩绿道生态体系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各大城市的绿道生态建设已完成绿道建设基本要求,开始转为从挖掘地方特色、体现地域文化、彰显城市魅力等方面入手,进行具有城市特色的绿道建设。

二、郑州城市绿道景观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郑州在绿道景观发展上有着良好的基础,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布局

绿道系统结构尚不完善,空间布局上不合理,缺乏系统联系与组织,缺乏对生态和城市综合效益的统筹考虑,新老城区融合不足。

(二)缺少城市地域文化特征

当前绿道景观没有体现郑州区域文化特点,缺乏对于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和创新发展,彰显地区特色与形象的特色型绿地系统尚未形成。

(三)植物配置結构相对单一

部分绿道慢行路径的景观环境趋同,空间形式和绿色景观配置形式相对单调,景观观赏性较差。

(四)配套服务设施不足

郑州城市绿道景观均存在服务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部分景观区域虽然设置有科普宣传栏,但由于其缺乏吸引力和趣味性,常常被人们忽视,从显示度和教育意义上来说不够完善。

(五)缺少文化体验层次

当前的很多绿道景观设计已无法真正满足人们投身自然、互动交流的渴求,轻视公众的共同参与,缺少城市文化体验层次,面临景观功能缺失、无障碍设计缺乏合理性、可达性不足等种种问题。

三、郑州城市绿道景观发展对策

(一)制定绿道规划布局

一是绿道体系构建。充分利用郑州良好的绿地景观、城市风貌和人文资源基础,制定完整、可行的城市绿道系统总体布局。二是绿道规划方案。选择城市绿道作为规划方案重点,突出其对城市综合发展、空间完善、功能提升、风貌塑造的带动作用,明确其发展定位与构建策略。三是实施行动计划。主要任务是对绿道分期实施、运行机制提出规划设想,划定近期实施绿道建设区段和节点,提出规划方案,对社区级绿道建设提出构建指导和参与规则。

(二)构建区域生态网络

1.明确绿道选线

结合城市发展宏观目标,首先在市域范围内确定主要绿道走向。利用原有带状绿地作为绿道骨架,制定和选择经济可行的城市绿道景观线路。科学合理的绿道选线应融入城市自然、人文景观,与城市生态系统有机结合。

2.强化景观组团联系

应整合郑州市域范围内的各种生态、历史、人文等资源,强化各种资源之间、城市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效联系,为郑州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可实行资源联合开发,融合多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带动发展,充实丰富景观内容,提升景观档次。

3.构建绿道生态网络

构建城市完整连续的生态网络,应结合地理条件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利用已有带状绿地作为绿道骨架,不仅可以节约工程成本,还能保护和稳固原有的自然生态面貌。一是以中心区域的城市绿道作为支撑,比如中州大道道路景观带、北三环道路景观带等。二是以滨河景观绿道作为外围绿道进行围绕,如南水北调中线两侧的防护景观绿带、贾鲁河岸的滨河绿地、107 国道道路景观绿地等。三是以带状的公园景观作为内外圈的联系通道,如金水河滨河公园、西流湖带状公园等,串联成一个布局合理、层次丰富的生态网络体系。

(三)强化地域文化表达

一是绿道文化表达策略。可以通过塑造郑州城市文化地标、串联城市人文景点、展现多元文化主题特色、强化与城市农业景观的联系等方式,充分融入各社区的地域人文特色。二是绿道文化演绎手法。为了将文化体验性融入绿道游憩活动中去,可以运用适当的文化演绎手法,例如运用抽象、再现、隐喻及象征等形式进行表达,在绿道游径、主题节点及景观设施等文化演绎载体中体现出来。

(四)提升文化体验层次

一是加强文化产业建设,运用各种设计手段为游客营造一种氛围和情境,使游客参与相关的文化活动。二是提高群众参与性,打造互动性强的基础设施。可以举办全程徒步活动,使人们参与其中,达到健身目的的同时,也向众人展示了这条绿道的无穷魅力。三是提升景观植物配置的合理性。合理设计协调统一的植物搭配,使植物景观具备色彩丰富、层次有致、空间多样的特征,对于提升绿道的游览趣味和视觉观赏性起到重要作用。

(五)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一是完善标识系统服务设施,突出文化细节。将文化性表达通过设计进行符号化,形成一套具有文化内涵的绿道标识系统和服务设施。二是对接公共交通系统,强调方便快捷可达。慢行服务设施的细节设计应融入创意文化元素,实现趣味性,增设有智能讲解与介绍的特色游览服务,以达到公众教育的目的。三是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大力实施信息共享,包括引入智慧化、智能化概念,设置大数据中心开发郑州绿道智慧App、智能停车等技术。在绿色生态公园、历史文化古迹、文化产业园区等区域,增设富有文化和科技特色的游览服务,以达到公众教育的目的。

(六)注重历史文化传承

一是联接和展现。为了保护和发扬传统的文化遗迹,可以利用绿道串联成网,形成有效的遗产保护廊道。重点依托郑州古城绿道、滨河绿道等部分绿道路段的建设,联接各类表達静态和动态的文化设施进行保护发扬。二是建设和宣传。为了让传统文化在绿道上展现,可以结合绿道建设相关文化宣传设施,通过宣教、解说、展示等进行文化传播,向城乡居民、游客全方位展示郑州的文化渊源、历史遗迹和文化特质。三是举办节庆活动。借助绿道举办节庆活动,比如以“中国 (郑州)国际马戏嘉年华”“中国(郑州)国际街舞大赛”“中国国际摄影艺术节”等文艺赛事、展演活动为载体,开展城市旅游推介会、主题文化节、艺术摄影展、工艺制作展等,继承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文明。四是进行文化创意与教育活动。以文化战略为主导思想,借助绿道节点设置创意文化馆、创意中心等设计乐园和文化聚集地。此外,还可以在绿道节点举办教育培训活动,开展文化教育与户外拓展活动,使绿道具有文化教育的功能。

(七)加强绿道管理与维护

1.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

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完善的城市绿色生态保障体系,做好绿道的实时监控,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二是应该加强绿地保护管理,提升基层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明确规定各级各类绿地的养护标准和养护措施。

2.建立公共设施布局规划

要加强区域性服务功能建设和服务网络。对应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建立起“市级、区域级、组团级、片区级、社区级”五个层级的公共服务体系。此外,在给水、排水、防洪、电力、燃气、热力、信息、环卫等方面,规划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具体的任务。

3.强化目标与考核

在建立绿道景观建设的目标考核、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基础之上,要明确各项任务目标和各责任部门,细化落实绿道景观建设的考核内容,并定期通报各项目标任务的进展情况,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推进生态绿道建设。

综上所述,作为城市的绿色廊道,它串联起了各个绿色区域板块,对城市生态建设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肩负着承载城市休闲游憩需求的重大责任。郑州城市的绿道景观建设以塑造城市文化特色为出发点,不仅针对城市绿道景观空间提出可行性的设计方法,也展现了郑州城市文化新面貌新形象,为加快构造和谐完整的城市生态网络系统提供了策略性参考。

参考文献:

[1]国平和,宋慧敏.汝南县国土绿化提速行动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9(8).

[2]李海霞.利用城市绿道构建郑州城市生态网络研究[J].价值工程,2016(4).

[3]王菲.城市绿道规划与生态网络构建研究:以济南市为例[D].山东建筑大学,2013.

作者单位: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