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推进策略研究

2020-11-09 03:19陈超群
职业技术教育 2020年20期
关键词:湖南省高职院校

摘 要 一流特色专业群是建设高水平高职学校的重要基石,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否契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数据分析与实地调研发现,湖南省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在契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流特色专业群的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不同步、契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深度产教融合双向交流互动机制缺乏、一流特色专业群的师资建设落后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等问题。推进湖南省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的具体策略:对标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做好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的顶层设计;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速度,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构建深度的产教融合双向交流互动机制。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一流特色专业群;区域产业经济;湖南省

中图分类号 G7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20-0025-06

2019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并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高职教育作为促进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其一流特色专业群是建设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否实现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2017年湖南省将高职院校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纳入《湖南省全面推进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2018年12月全面启动了高职院校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共立项了138个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1],2019年湖南共有13个专业群入围中国“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有效促进了湖南省一流特色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2020年作为“十三五”时期与“十四五”时期的承上启下之年,湖南省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本文围绕高职一流特色专业群的建设目标,全面分析前阶段湖南省高职院校在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契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视角提出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的推进策略,旨在助推湖南省高职院校一流特色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以2018年湖南省教育厅所立项的138个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湖南省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相关高职院校官网所公布的数据信息,并对湖南省内的21所卓越高职院校的校长与教学副校长以及所立项的一流特色专业群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采用调查法、文献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全面分析湖南省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在契合湖南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找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因素,最后提出一套契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湖南省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的有效策略,为湖南省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单位提供参考。

二、湖南省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分析

(一)湖南省“十三五”期间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分析

湖南省经济区位优势明显,发展空间广阔,在“一带一路”,长三角、珠三角、中三角“三角联动”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支点[2]。据统计,2018年湖南省生产总值达到36425.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8.5∶39.7∶51.8,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3083.6亿元、14453.5亿元与18888.7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0%、40.9%和55.1%,湖南省产业结构实现了“三二一”的标志性转变,标志着湖南省的产业结构布局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9.3%,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明显增强。从生产总值的区域分布来看,长株潭地区为15796.3亿元,湘南地区为7243.6亿元,大湘西地区为6020.3亿元,洞庭湖地区为8563.6亿元。2018年获批的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湖南更好承接产业转移、打造开放高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湖南省各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只有通过建设高水平的一流特色专业群,才能培养满足湖南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

(二)湖南省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1.形成了一批高水平一流特色专业群,基本契合了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

湖南省作为全国高職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省份,截至2018年共有70所高职院校,占据了湖南省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18年12月,共立项138个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21所湖南省卓越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占全省高职院校的30%。从专业点的具体分布来看,参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9年)》,立项的138个专业群中的核心专业实现了19个专业大类的全覆盖,覆盖率为100%,一流特色专业群中三级专业数中核心专业立项数排名前五的专业大类分别为装备制造大类、旅游大类、财经商贸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医药卫生大类,其占比分别为46.15%、33.33%、32.65%、30.95%、29.17%,详情见表1;2019年湖南省共有11所高职院校立项为国家高水平学校与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占比14.3%,立项详情见表2。以上数据表明,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集中程度高,形成了一批高水平一流特色专业群,与全省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契合度较高。

2.建成了一批“湘字牌”一流特色专业群,彰显了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特色

据湖南省2018年与2019年度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部分高职院校瞄准湖南地方特色产业,着力打造“湘字牌”特色专业群。2017年,已建成“湘字牌”特色专业群9个,其中“湘绣”特色专业群1个,“湘瓷”特色专业群2个,“湘菜”特色专业群3个,“湘茶”特色专业群1个,“湘戏”特色专业群2个[2]。2018年,所立项的湖南一流特色专业群中“湘绣”“湘菜”“湘瓷”“湘戏”等一批服务地方特色产业的“湘字牌”专业群,同时,立项了“湘铁”“湘工”“湘商”等一批服务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等新兴优势产业的“湘字牌”专业群。一流“湘字牌”特色专业群总数达20个,具体见表3,为地方特色产业和新兴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湘字牌”特色品牌专业群日益彰显。

三、契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湖南省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推进策略

(一)对标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做好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的顶层设计

按照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端化、智能化、特色化、集群化、融合化和国际化方向,面向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湖南“一带一部”战略及建设美丽幸福新湖南目標,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快制定湖南省高职一流专业群建设总体建设方案与评价体系,对未来一段时期内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进行系统性规划与指导,明确建设目标和重点,出台《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动态调整管理办法》,实现专业群建设的动态调整与自我完善机制,鼓励各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单位根据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国民经济发展要求,每年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内容进行优化,以适应湖南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

对于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单位来说,首先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的总要求,对照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以工匠精神和湖湘文化传承为抓手,开设契合湖南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相关课程,打造具有湖湘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与企业岗位标准体系的精准对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其次,要建设课程思政人工智能教学平台,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造高水平专业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模块化课程,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最后,推进“三教”改革,建立“学分银行”,出台学分互换制度,实施弹性学制,鼓励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若干职业等级证书,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动力机制,推动1+X证书制度落地。

(二)对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构建深度的产教融合双向交流互动机制

将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融入产业、行业链,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是高职院校自身建设和发展的根本途径。湖南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高职院校布局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专业群,发挥政府在产教融合方面的主导作用,搭建“政、行、企、校”四位一体的产业联盟;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校企共建产业学院等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基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企业工作室、实验室、技术研发基地等产教融合综合体,实现“平台共建、师资共享、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双向交流互动机制[6]。

各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单位要主动融入政府所搭建的产教融合平台。一是校企双方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将职业能力需求嵌入课程标准和教学过程,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相应课程,编写适用的校本教材和企业内训教材。二是校企双方要共同打造教学创新团队,建立互派机制。企业推荐优秀工程师、技术技能大师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在学校设立技师工作站,建立大师工作室,由企业员工担任产业教授、课程教授,指导和开展教师培训、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学校安排教师进入企业,参与员工培训、技术开发或相关管理工作。三是校企双方共同设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为教师提供科研课题、研究条件,学校为企业提供科研成果、技术服务,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四是校企共同开发高端认证证书,将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转化为人才认证标准,打通“专业”与“职业”的障碍,健全全员、全过程、全要素的人才质量管理,实现人力资源供给侧与企业需求侧的精准对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三)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速度,打造一支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湖南省一流特色专业群高质量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在于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速度,打造一支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湖南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来说,制定一套关于深化高职院校高水平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师资培养实施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建设一批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出台一套高职院校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指导方案,同时要发挥其引导者、管理者、监督者的作用来引领契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要为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相应的经费与政策保障机制。

对于各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单位来说,围绕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以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为核心,引进一批全面支撑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专业群带头人、骨干教师、技术技能大师队伍;利用现代学徒制、1+X证书制度试点等项目打造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具体来说,一是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提升教师师德水平。组织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争做“四有”好老师。二是打造教师发展全周期培训体系。建设教师发展中心,实施青年教师学历与职称提升计划,完善青年教师“校企双师傅”指导机制,落实教师五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实施骨干教师国外访学研修计划,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一定数量的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或优秀管理工作者赴境外进行为期三周以上的国际(境外)学习培训或交流,拓展教师国际视野。三是要打造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师资培育平台,实施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结对互补机制。打造教学创新团队,定期对企业兼职教师进行培训,每年选派专业教师到基地进行挂职锻炼,推动校企人员双向流动。四是实施多措并举的高水平师资引进模式。制定行业技能大师、骨干来校任教的标准,拓宽从行业聘任高技能人才的渠道,建立领军人才、专业(群)带头人、产业教授、高职“芙蓉学者”、青年骨干教师遴选和认定标准,加大拔尖和优秀人才柔性引进和培养力度,聘请具有国际知名专家担任国际化办学顾问。

参 考 文 献

[1]陈超群,胡伏湘.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评价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9(9):21-27.

[2]陈超群.契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湖南高职“芙蓉工匠”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9(17):12-16.

[3]吴峰.区域产业经济视野下江苏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基于15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的实证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7(2):86-92.

[4]杨正校.行校联盟育人,产教融合实训——高职院校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的路径[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100-103.

[5]杨芬,冯峰.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下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专业建设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9):124-128.

[6]郭福春,许嘉扬,王玉龙.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项目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0(1):98-103.

猜你喜欢
湖南省高职院校
爱上写信的大树
李自行
党的100年
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首次突破2000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