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研究

2020-11-10 11:21王湘成凌傲
教师·上 2020年9期
关键词:师德师风实践研究反思

王湘成 凌傲

摘 要:乡村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制订了一系列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开展了一系列师德建设活动,表彰了一批师德标兵,开展了师德培训。文章作者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师德师风建设对推动教育发展的意义、对教师自身成长的作用、对学生的帮助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以供同人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师德师风;实践研究;反思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6-08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5-0020-02

一、我们的实践

(一)制定了一系列师德师风建设制度

学习制度——学校要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每学期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4次。档案制度——学校要为每一位教职工建立师德师风档案,专项记载教师师德师风的表现情况。考核制度——学校要成立师德师风考核小组,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考核,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广泛征求家长意见。诫勉谈话制度——发现教职工在政治思想、师德师风等方面有不好的苗头和倾向性问题时,负责人应及时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并实施跟踪观察,了解整改情况。巡查评估制度——学校要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巡查组,每年不定期进行巡查,年终进行检查评估。重要情况报告制度——对本学校、本单位有严重违反师德规范行为及重大问题的,应及时向中心学校报告,并于第一时间作出妥善处置。责任追究制度——校长为第一责任人,负领导责任;分管师德师风建设的领导,负主要责任。对因教育管理不力,造成重大师德问题的,对单位、有关领导和责任人在评先评优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度。惩处制度——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职工绝不姑息迁就,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违法的要交司法机关处理。

(二)开展了一系列师德建设活动

乡村学校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一系列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以达到修炼师德、升华师魂的目的。为坚定新教师坚守乡村教育的信心,促进他们快速成长,学校开展“新教师宣誓”活动,进而培养一批批情系教坛的新教师。为激励青年教师当好教育人生路上的“铺路石”,引导他们化春雨浇灌花儿,凝聚师德力量,湖南省双峰县锁石镇中心学校举行了以“爱岗敬业、我为乡村教育奉献青春”为主题的青年教师演讲比赛,从而打造了一支有思想、有灵魂的教师队伍。

(三)表彰了一批师德标兵

学校大力表彰扎根乡村教育、闪亮乡村讲台的师德标兵,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最可爱的乡村教师王小义——我身残志坚,始终坚守乡村教育第一线,用羸弱的肩膀、无悔的青春谱写教育人生。双峰县第一个特岗教师校长胡成海,2017年7月15日《中国教育报》曾以“农村学校的90后校长”为题对他进行过报道,曾在双峰县特岗教师培训班上作过两次经验介绍,带动了30多名武冈青年来双峰任教。悉心照顾患病前夫45年,退休了仍坚守讲台的“最美妻子”王文玲——只要有我在,就不会让他受冻挨饿,照顾他我无怨无悔。患癌18年从未离开心爱讲台的抗癌斗士、娄底市最美乡村教师、湖南好人赵永意——只要我活着,就要让我的生命绽放绚丽的光彩,做一支永远燃烧的蜡烛。

(四)开展了师德培训

学校坚持从学习入手,定期召开师德师风建设培训会,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与师德挂钩的法律法规,增强每位教师的师德修养,使教师明确师德要求,并让教师聆听师德讲座,明确师德在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地位,阅读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书籍,感悟师德的力量。

二、我们的研究

(一)师德师风建设对推动教育发展的意义

教育实践证明,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师德师风修养。教师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作为自己的内心需求,自觉按照社会主义教育的职业道德要求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觉抵制各种与社会主义教育道德要求相悖的道德意识,才会使社会主义教育道德原则、规范转化为个人稳定的内心信念,才会按照社会主义教育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二)師德师风建设对教师自身成长的作用

师德师风建设能培养教师的奉献精神。献身精神,甘为人梯,是人民教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的高尚道德境界的具体表现。师德师风建设,让教师在工作上不计地位、名誉、报酬、时间,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长年累月默默辛勤耕耘,为培养下一代倾注自己全部的心血。

(三)师德师风建设对学生的帮助

在人们心目中,教师是情操廉美、道德高尚的人物,是学生仿效的活生生的榜样和典范。他们既具备激发学生心智的才学,又具有洞察青少年一代心灵的德识;既具有春风化雨似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艺术,又具有长者般的热情和责任心。他们一方面发挥自己的表率作用,影响和感化学生,用教师群体的人格力量为青少年一代筑起防微杜渐的万里长城;另一方面又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和精心设计、精心雕塑,不断地窥视学生心灵深处可能隐藏的斑点,促进青少年一代思想上的成熟和道德上的完善,引导其走上蓬勃向上的人生道路。

(四)师德师风建设对社会的影响

教师职业是与社会有广泛联系和对社会有特殊影响的职业,师德不仅在学校教育中影响学生,还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影响社会,促进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我们的反思:如何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一)建设献身教育的“良师”队伍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在教师中大力开展“爱学生”的主题教育活动。教师唯有把全部的爱献给学生,为学生服好务,才能激发教育激情,享受当教师的幸福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

(二)建设专业发展的“能师”队伍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走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是教师队伍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首先,要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的贯彻教育生涯的成长历程,分为四个阶段:适应阶段、成长阶段、称职阶段、能手阶段。学校应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历程,制定相应的考核目标,让教师的专业能力呈阶梯状发展。其次,要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能力标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专业能力要贯穿课前、课中、课后:课前关注分析教材、了解学情和制定教学目标的能力;课中关注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课后关注课堂评价与课后反思的能力。

(三)建设终身学习的“学师”队伍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成为一名学习型的教师。教师要通过学习,让自己的“一桶水”不断充盈更新,从而给学生长流不息的“新水”。如果教师不学习,满足于现状,就势必造成自己思想僵化、才智枯竭的局面,从而无法储备精神财富。因此,教师应该成为爱学习、善学习、乐学习的楷模,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引导者、推动者。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2]毛礼瑞,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五卷[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师德师风实践研究反思
加强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二级工会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