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是为了不教

2020-11-10 11:21潘灿华
教师·上 2020年9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方法

潘灿华

摘 要:教师要遵循“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指导学生掌握积极自学、认真听课、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动手操作、专心写作、课外阅读等的方法,提升学习效率。

关键词:自主学习;方法;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4-17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5-0058-02

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最基本的途径是课堂教学。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要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从教学观念到课前准备以及课中点拨的教学全过程,教师都必须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意识。教师向学生授之以法,让学生终身受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很多,最重要、最普遍的有:积极自学、认真听课、质疑问难、动手操作、专心作业、课外阅读的方法。此外还有创造性学习和自我评价的方法等。

一、指导学生掌握积极自学的方法

积极自学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小学数学课的自学包括:课前预习、课内自学、课外复习。

(一)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首先,教师指导预习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使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其次,要有预习的范围和要求,应该使学生了解预习内容的编排情况,如例题、例图、例式、基本概念、运算规律、结论、习题等的编排情况。要求学生在预习时细看教材,勤查工具书及有关资料,做到初步理解教材,提出疑难问题并圈划标记,总结、发现教材编排规律;还要完成必要的思考题和实验作业。再次,要检查预习情况,具体可检查学生的预习提纲和自学笔记。

(二)课内自学

课内自学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自学课本,教师适当给予辅导。常用的方式是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并讨论问题,教师启发学生解决问题。“尝试教学法”将自学引入课堂,教师择机启发,其过程是:教师出示尝试题一学生讨论一学生自学课本一学生尝试练习一学生讨论一教师讲解。体现了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的特点,为课内自学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结构。具体到某些知识,如定义、法则、公式,因其文字十分精炼,故要求学生逐句反复读,细心思考,理解其含义。

(三)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目的在于巩固知识,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发展技能和智力,培养能力。复习要求学生做到:每天做家庭作业时,仔细想想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自己掌握了多少,哪些还没有掌握,对没有掌握的要再学习一遍,直到弄懂,并通过多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这是经常性复习。还要求学生有效、有规律地进行阶段性复习。

二、指导学生掌握认真听课的方法

听课泛指课堂学习活动,它是学生接收新知识、形成新技能的最主要的學习环节。会不会听课是判定学生学习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认真听课的方法主要有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议论等。

要使学生掌握认真听课的方法,就要培养学生在听课时集中注意力,训练自我控制能力,听讲要抓住重点,并学会独立思考。使学生掌握认真听课方法的关键在于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确定教学思路、实践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等方面。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为在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探究学习的最佳方法和最优路线。

三、指导学生掌握独立思考的方法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认识客观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认知活动,是小学生学习知识必不可少的心理活动。通过思考得来的知识才能真正掌握,灵活运用。要使学生掌握独立思考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机会,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做比较、找联系就是一个重要的思维方法。人们认识事物大体上离不开纵横观。“横”就是做比较,辨异同,有比较才能鉴别。一系列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获得和形成都离不开做比较、辨异同的思维过程。“纵”就是找联系,将个别的知识纳入科学的体系,使其条理化、系列化。例如,学生学习了求最大公约数和分解质因数,就会联系到以前所学的公约数、最大公约数、质数、因数、质因数、短除法等一大串知识,最终以点带面越散越开,将知识系列化、条理化。

四、指导学生掌握质疑问难的方法

学会提问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中,师生间进行信息输入与输出的双向交流,主要以提问和发言为媒介,学生课堂发言可衡量学生质疑问难能力,促进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教师提问的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有诊断性提问、定向性提问、引导性提问和引发性提问等。而学生的发言则要针对自己所不懂的问题,与重点、难点、关键知识紧密相关的问题,对教师和同学的意见有异议的问题大胆质疑问难。

五、指导学生掌握动手操作的方法

小学生的动手操作,主要指使用学习工具进行操作,使用简单手工工具进行生产劳动、生活服务和物质制作。在进行动手操作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脑手并用,既训练了动手操作能力,又促进了智力的发展。

六、指导学生掌握专心作业的方法

独立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学生专心作业是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数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它既能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效果,又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表现教育的效果。独立作业包括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专心作业的高度重视。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让学生知道,做作业时要认真抄题、读题、审题、计算、检验,作业要工整、规范,要学会使用作图工具。再次要指导学生自己发现、总结作业设置的规律和解决作业难题的方法。

七、指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

掌握学习方法必须课内外结合。课外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有效途径。通过课外阅读,还可增强对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首先要多方激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给学生讲明课外阅读的意义,并付之于实践行动。其次,要选择好读物,不是每种数学书籍都适合学生阅读,要选择那些有益于启发学生智力,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数学课外书。再次,要拟定目标,课外阅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是益智而非消遣。最后要指导学生勤做读书笔记。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积极尝试在教学中形成的一定的教学方式,但不能把它程式化、教条化,而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加以灵活变通,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规范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王 刚.自主探究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09(35):328.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