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诱思探究教学理念

2020-11-10 11:21余智华
教师·上 2020年9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高中数学

余智华

摘 要:诱思探究教学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符合现代教育教学实际,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注重诱导学生观察、学习,从而完成对知识的认知,促进学生三维目标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诱思探究;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6-14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5-0060-01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思维性和抽象性,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诱思探究教学理念,可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开拓学生思维。

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一)教与学相互依存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确保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而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与学是否相互依存,是否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因此教师要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和价值,发挥好在教学活动中的“导演”作用。同时在备课、课堂教学、辅导和纠错环节都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二)教学风格化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和提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语言的巧妙使用和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无论是知识点讲解,还是例题讲解,都应注重细致和求真夯实。例如,已知函数f(x)=m(2x+1)3-2ex,若曲线y=f(x)在(2,f(x))处的切线与直线4x+y-2=0平行,则m=___。教师先让学生思考本道题的考点是什么?学生回答“两条直线平行与倾斜角、斜率的关系”,解答本道题的第一步骤是什么?“求导”。接着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完成对本道题的解答。

(三)易错点讲解

易错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数学学科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大部分教师都是在课堂上直接对学生进行讲解,显然这种教学方式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借助例题,为学生设置“陷阱”,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做易错题目时,教师应先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谈谈自己的解题思路,然后师生互动,让学生真正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

要想提高数学解题的准确率和效果,必须重视审题,找出本道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和考点,真正明白本道题目的数学含义、逻辑关系、语法结构,最终求解出正确答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師应注重学生的体验,促使学生不断进行思考,把数学练习贯穿整个数学课堂教学过程。

例如,已知p是曲线C1∶y=x3-x(-≤x≤)上的点,Q是曲线C2上的点,曲线C1与曲线C2关于直线y=2x+4对称,M为线段PQ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则∣OM∣最小值为多少?本道题考查学生对中点坐标公式和导数的几何意义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此道题时,先分别画出函数y=x3-x及其与y=2x+4对称的曲线图,然后过P、Q作y=2x+4的平行线,由于中点在图中两条平行线的中间线上,要中点到原点的距离最小,需要左边最近,右边最远,因此当这两条平行线是曲线的切线,且切点为P和Q时,M到原点O的距离最小,利用相切知识求得切点坐标,从而得出答案。

已知函数f(x)=,证明:n属于自然数,且n≥3时,f(n)>。在解答这道题目时,不能将两个函数直接合并进行证明,这样计算不仅麻烦,且很容易出错。教师可引导学生改变角度,通过等价变形,变成比较熟悉的不等式证明,对题目进行解答。这类题目可以用二项式展开式放缩法或者是归纳法证明。所以,对数学例题中已知条件的解读十分重要,根据条件找出解题方向,并认真审题,促使自己的解题思路更加清晰、简捷。

三、结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诱思探究教学理念,必须做到教与学相互依存,教学风格化,注重易错点讲解,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开拓学生数学思维,确保高中数学课程开设的价值和意义得以全面展现。

参考文献:

[1]吴 伟.基于诱思探究学习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J].中学教学参考,2018(29):25-26.

[2]吴 蕾.高中数学课堂开展微型探究学习的教学实例与反思——以“诱导公式”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7(21):9-10.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高中数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