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学会”到“会学”的奥秘

2020-11-10 11:21肖国香
教师·上 2020年9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问题情境实践能力

肖国香

摘 要: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这门课程,就应该从学生感兴趣与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为学生提供有利的生活素材,使学生了解数学,感觉到数学时刻都在身边,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情境;实践能力;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5-11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5-0074-01

数学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研究教学策略,创造有趣的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以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索,实现由“要我学数学”到“我要学数学”,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会认识数学,学会应用数学,学会创造数学。

一、创设教学情境,点拨求知欲望

小学数学课程中内含着丰富多彩的德育资源,是帮助学生增强爱国情操,传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良好资源,也是唤醒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的珍贵素材,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抓住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进行德育渗透,把思想教育贯穿知识教学全过程。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好的事例,如做好事,节约用水、用電,文化人与文盲的素养差距等事例,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教师通过精心地策划和有目的地组织、引导、鼓励、帮助,能不断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着眼于学生心灵的愉悦和满足,学生就会由被动“厌学”变为主动“乐学”。

二、创造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时,教师要适当地组织一些游戏活动。游戏不仅能让学生增加学习兴趣,还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积极地去做这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字“6”的读与写的时候,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已经准备好利用游戏来教学这一课:安排六名学生玩一个围绕五张椅子转圈的游戏,安排其他学生唱歌,当歌曲结束时,让这六名学生去抢座位,看看谁先抢到座位。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对数字有了一些了解,这样的课堂游戏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从游戏中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又能让学生有紧迫感,培养了学生努力进取的精神。

三、提供生活素材,唤起数学意识

教师应从学生感兴趣与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为学生提供有利的生活素材,使学生了解数学,唤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①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例如,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后,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②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的情境。例如,学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后,让学生帮助算一算本住宅楼每户应付的电费。③走进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学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给家里的小板凳加一些斜条,构成三角形,从而增加小板凳的稳定性。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现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最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例如,在教授“认识圆”这一课时,教师将儿童玩具改造了一下,做成了一辆有四个正方形轮子的小车,然后在讲台上推动它运动,让学生观察小车哪里有些不对劲,然后让他们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该怎样改进,从而引出“圆”的概念,再让他们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探究“圆”的有关知识。

五、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取得成功时,会产生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教师要抓住机会多表扬、鼓励。特别是对后进生,教师要把他们积极的情绪转化到学习上,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全体学生都摆到“学习主人”的位置上。在教学过程中,随着知识的步步深入,设计的问题练习要有深度,启发引导要有目的性、层次性和针对性,有目的地为学生创造一些愉快的能充分展示潜在能力的情境,让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人人都有机会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爱学数学。

参考文献:

[1]周振宇.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浅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8):49.

[2]李海英.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J].学苑教育,2010(10):18.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问题情境实践能力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