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体学习目标的小学数学预备课教学策略

2020-11-10 11:21张新蔚
教师·上 2020年9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张新蔚

摘 要:文章基于小学生整体学习能力提升的目标,在实践中创新了预备课学习策略。预备课是在开始学习新内容之前开设的帮助学生熟悉教材内容,并联系新旧知识的课。通过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感悟、发现,不替代学生去做结论,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和策略意识,帮助学生找到真正学习的途径。

关键词:数学预备课;整体思维;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7-25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5-0128-01

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笔者利用沪江互联网平台开展网络直播授课,创建“丫丫老师云课堂”系列课程,其中《制订数学学习计划》一课是低年级组开发的一节预备课。

一、小学数学预备课的基本内涵

预备课又称之为起始课,是一门课学习的起点,以讲述学科概况为主,辅助学生制订数学学习计划。为应对多变的未来,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从习惯养成开始,让学生学会预习的学习方法。以前笔者也会布置各种预习作业,但是学生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现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须主动预习。在主动预习完成之后,教師再布置作业,落实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教学设计的时候,笔者考虑到了学生学习的“异步”与“同步”的协同问题,即把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内容,以微课讲解、任务驱动等方式,通过互联网平台布置给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这个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异步”的,也就是每个学生的学习进程可能是不一样的;而根据学生的“异步”学习及其反馈情况,教师再在课程的“同步”直播中,有针对性地回应和解决,这样就能贯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从学习目标的设计上来看,“异步”学习的内容,多数是识记、理解等层次的问题,而“同步”学习的内容则聚焦在问题解决、应用、评价等目标层面上。

二、小学数学预备课的实施策略

第一阶段:对照目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主要教会学生阅读教材目录页,引导学生预习本册教材中需要学习的单元知识内容。然后分单元逐一讲解,在单元讲解的时候帮助学生联系前面学习的知识,比较之前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一些学习方法。比如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为什么是图形(二)呢?那么图形(一)是什么呢?让学生通过在线举手上麦的方式来表达,激发学生回忆上个学期已经学习的立体图形(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球),联系到这个学期需要学习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

第二阶段:教师示范,指导学生学会用思维导图工具。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先示范画出单元分布图,来帮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工具将零散的单元知识分板块进行整理。同时也展示之前班级学生画的各种思维导图计划表,让他们可以多元呈现自己的想法,充分体现个性化的思想。比如中心节点的内容选择(数学一年级下册),主节点在目录中对应哪些单元板块(数、计算、图形、综合),整本书计划分成哪几个主分支,子分支又对应哪些小知识点等。

第三阶段:布置任务,指导学生线下完成作业并提交。

课程结束的时候布置一个小任务,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预习情况完成好本册书的知识框架思维导图,比如在学习表现上,哪些是自己喜欢的单元知识,可以用画星星的方式表达;在对应的数学知识上期待有哪些数学活动,可以用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也可以自己口述请爸爸妈妈帮忙用文字记录,方便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

三、小学数学预备课的效果与反思

实施基于整体学习目标的小学数学预备课教学,首先要求学生学会合理地制订学习计划;然后要求学生学会使用思维导图工具。在下一次网络直播课开课之前,教师通过“每日交作业”这个小程序来展示学生的计划表,并在同步网课中及时进行反馈。思维导图反映出学生对第一单元图形(二)这个知识点基本已经掌握,期待重点解决后段的计算和找规律知识。在后续网络直播课作业布置的时候,笔者马上做出了针对性的调整,有效落实了“停课不停学”期间的课程学习。

疫情时期,笔者通过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了基于整体学习目标的小学数学预备课教学策略。在后疫情时代,期待更多的教师加入,一起来研究有关单元知识整理复习课的整体性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找到真正学习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斯科特·扬.如何高效学习[M].程 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布兰斯特福等.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经验及学校(扩展版)[M].程可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