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联网+”竞赛为契机的高校创新创业育人模式构建

2020-11-10 11:21夏云超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 2020年8期
关键词:角色转变创新创业教育工匠精神

夏云超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近年来高校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以“互联网+”竞赛为契机,开展以“教师角色转变”“学生角色转变”“学校角色转变”为核心的三维育人模式构建可以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匠精神;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TP236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对国内高校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变革的讨论日趋激烈,如何提升高校的育人质量和效率是一个被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随着高校招生数量和规模逐年扩大,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营造优良的就业氛围成为相关各方一直积极探索的主要工作内容。新时代对于高校和大学生而言,既意味着潜在的机会,又蕴含着挑战,相对于本世纪初的就业情况而言,当前的就业压力不可谓不大,但是潜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代表的教育模式指引着未来高校教书育人工作的方向和思路。借助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资源,开展以“互联网+”竞赛为契机的高校创新创业育人模式研究工作可谓是“正当其时”。自第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开办以来,众多参与高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继续改革创新育人模式奠定了基础。概况而言,构建创新创业育人模式需要从“高校”“教师”“学生”三个维度出发,认真落实“转变角色、承担责任、革新方法”三个方面的目标,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1 转变高校角色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首先需要高校进行自身的变革与探索,以往部分高校习惯于将自身的角色定位于“教书育人,科学研究”这样较为单一的维度。实际上,自从大学诞生以来,其一直承担着服务社会,支持技术变革,推动学术发展的重要责任。从某种角度分析,如果高校将自己的角色局限于“教书育人”这一狭窄的范围,则意味着高校对于自己的认识存在着不足或错误。加强校企合作,实现育人模式创新是高校必须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高校需转变自身的认知,改变身份角色,将校企合作扩大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模仿发达国家著名高校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为企业和社会提供直接服务,同时为人才培养提供优质资源。

首先,高校需要实现思想意识的转变,从被动变革转为主动变革,这需要向民办学校学习。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尤其是以“互联网+”为特色的教学变革,需要高校在思想认识层面进行积极的调整和转变。对于公办高校而言,主动向民办学校学习,积累经验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一直以来,国内民办高校的发展都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理念,这些高校为了获取发展所需的资源,竭尽所能去进行各种探索和尝试,尤其是与企業的合作交流,更是众多资源来源中的主力军。为了获取企业的资金、实习岗位等优质资源,民办高校一直尝试加深校企合作的层次,提升校企合作的效率,拓展校企合作的形式。公办高校应当学习民办高校这种孜孜以求的精神,也应当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唯有如此,才能够时刻提醒自己,应当坚持主动与企业合作,寻找社会资源支持自身的发展。而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绝佳的校企合作载体和机会。

其次,高校需要转变办学方式,尝试举办立体化办学。所谓立体化办学,概括而言就是将以往的课堂讲授模式拓展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双轨模式,让高校接收更多的学习者,让更多的学习者接受高等教育,从而实现“优化校企合作方式,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的目标。“互联网+”竞赛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视角,以往的教育模式较为简单,高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单一的“供销”合作模式,学生交学费,高校只需要为固定的学生群体提供预先设定的服务即可,这种模式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其一,是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断弱化,由于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连续多年不断增长,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高校和学生如果想要提升竞争力则必须改变教育模式。其二,高校的经费和其他资源来源有限,发展的瓶颈始终未能实现质的突破。为了提升竞争力,获取更多资源,高校必须要加强“互联网+”模式下的教育方式变革,将线上教育引入育人范畴,并且不断增加线上育人的比重。

再次,高校需要制定专项制度,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发展。成立专门机构,强化校级主管领导权重,优化就业与研发部门的工作方式和奖惩办法。“互联网+”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需要高校在思想上积极转变,努力探索开展该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应制度和方法。第一,需要加强校级主管领导的相应权重,在开展相关工作时能够调动相应的资源,统筹各部门协同合作。利用创新创业教育改善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多个机构和部门共同完成,必须要确保校级主管领导的权限,为实现工作目标提供基本保障。第二,优化“互联网+”竞赛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奖惩方法,对于表现优异者应当在精神和物质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和鼓励,对于工作不力者则应当予以相应的惩处[1]。

2 丰富教职工角色内涵以强化教育合力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全体教职工一同合作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以往的竞赛活动大多由辅导员来组织实施,专业教师的参与度并不是很高。大学生作为竞赛的主体,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继续提升的空间和可能,尤其是在学习方式和路径方面大有可为。概括来讲,从教育教学工作变革的视角来看,专业课教师需要转变身份角色,积极参与竞赛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将原来由辅导员单独承担竞赛任务变为教师、辅导员、学生三位一体的全新模式[2]。

首先,突出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将校企合作课题作为重要依托,开展链式项目研究。“互联网+”竞赛本质上也是一种科研创新工作,它可以为参赛者提供一个难得的学习探究机会,随着网络经济和线上营销规模的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和社会人员有意愿也有机会从事相关工作。教师应当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业优势与互联网紧密连接起来,探究各种学科融合与技术创新的机会。比如,从事教育学研究的专业教师则可以将“中小学各学科线上教学体系构建”“自主学习与集中学习在互联网时代的有机融合”“教育扶贫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究与实践”等作为学术研究的课题,同时可以与辅导员以及学生处等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协商,提出具有实效性的竞赛项目,一同推动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创业意识培养、就业竞争力提升等方面的进步。所谓“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都是指要注重实践学习的价值,给予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教师应当将自己的各种资源分享给学生,并与其一同积极探索,发现本学科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创业项目。教师可以组织专项研讨会,比如历史专业的学生是否具有创新创业项目的机会呢,答案是肯定的,他们可以研究诸如“书法名家作品团扇”“历史名人表情包”“文化logo体恤衫设计”“地方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等各种项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一个基本前提,教师必须要主动参与,积极尝试[3]。

其次,灵活组建项目团队以培养创新创业增长点。“互联网+”竞赛是一种介于“学习”和“创业”之间的过渡地带,在此过程中,将各种科研项目作为开展工作的平台,具有天然的优势。利用各种项目,构建本科生到研究生,大一到博士的横向与纵向研究小组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在实践工作中,高校负责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可以组织协调辅导员、教师、就业中心的相关各方,一同攻克重大项目,将子项目分解到多个小团队,由小团队实现科研与创业并举的具体工作。比如,对于疫情之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形式就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相关各方可以将此作为一个研究重点内容,由多个子项目团队分解任务,分别探索具体实施的方法。

再次,发动全体教职工拓展校企合作的渠道和路径。创新创业教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全体教职工一同努力完成。高校应当鼓励全体教职工“参与创新创业,谁付出谁受益”。高校教职工有着非常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学术资源”“人际资源”“经费资源”“物资资源”“信息资源”等多种类型,对于开展互联网背景下的竞赛与创业教育有着巨大的支持。根据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相关领导和机构可以制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制度,鼓励有能力的教职工为相关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推动教书育人工作模式创新,提升学生创业就业的能力。部分教职工,尤其是教师还保留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认识,觉得教师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好像有“走穴”或者“下海”的色彩,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和理解,应当予以转变。每个教职工如果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为学校或大学生提供了直接有效的服务,则应当享有相应的权利和回报。比如,在评先评优方面,应给予加分,在外出培训学习方面予以政策倾斜等,都是值得尝试的方法。

3 明晰学生身份以优化综合就业竞争力

以“互联网+”竞赛为基础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大学生进行身份和思想转变,对于许多学生而言,进入大学并不意味着自己已经是是天之骄子,而应当是具有理论知识背景的“创业工人”,从入学之初,学生就应当抱有创新创业的意愿和动力[4]。

首先,大学生需要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都应当参加至少一次相关主题活动,并且可以将其在该项活动中的表现作为综合考评的内容之一,以此激励大学生投身于“竞赛”“创业”“研究”工作之中,通过一次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多元能力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平台。高校需要开展各种宣传培训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毕业之后我想做什么”“毕业之后我能做什么”“毕业之前我应当学会什么”这几个关键问题的研讨和分析来推动大学生思想认识的转变,引导其主动地进行各种尝试和探索,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活动,从被动参与到主动争取,这是一个重要的质变。部分高校可以考虑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毕业考核改革工作,将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作为一项必选内容,鼓励大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灵活参与相关主题学习活动,对于成绩优异,表现突出者应当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表扬。比如,評选每年度的“创新创业活动之星”“全校最佳创业团队”都是表扬的方式,而鼓励方式则可以通过物质或精神形式来展示,包括“创新创业活动专项奖学金”“重大创新创业项目校内补助”等都是可以尝试的方法。

其次,大学生群体之间可以通过社团等各种路径,了解创新创业各种的形式和意义,参与到初级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打破原有单一的思维定式,投身到各种岗位和活动之中,了解社会生产劳动的实际情况,并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兴趣爱好融入其中,以此为契机发现促进个人专业成长的潜在机会,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比如,农学专业的大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岗位实习等方式,深入一线基地,探究“我的农场”“订单种植”“个性化果蔬产品”等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方式。在实习见习期以及假期,大学生可以通过就业部门到各种企业参加锻炼,了解实际生产和产业规划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此作为自己创新创业活动的基础。对于创新创业活动中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团队和个体,还应当由学校出面,为其提供必要的保障,争取与企业和社会合作,建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创新创业项目,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和见习的机会,搭建持续发展的事业平台。

4 结语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各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当地优势资源,为高校提供各种相应的政策和支持,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在支持教育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武多多)

参考文献:

[1] 张善平, 黄浩坤, 周俊.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指引下的高校创新创业育人体系研究[J].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9, 142(03):104-106.

[2] 刘永强[1], 蔡旻俊[2], 史强[3]. 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研究——基于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思考[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2019(1):76-88.

[3] 王迪, 郭莉莉, 单超颖,等. 基于学科竞赛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双创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8.

[4] 杨政宁, 郭璐. 共享经济模式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8(6).

猜你喜欢
角色转变创新创业教育工匠精神
谈新课改后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师角色的转变
我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理念的浅显认识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