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数据库建设在分宜县不动产登记中的应用

2020-11-11 09:46许琴梅丰贤
江西测绘 2020年3期
关键词:空间数据集体土地入库

许琴 梅丰贤

(1.江西省煤田地质局测绘大队 江西南昌 330001;2.江西省基础测绘院 江西南昌 330002)

1 引言

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建立完善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一体化不动产统一登记内容不仅包括土地、林地、草原、海域等类型,还包括房屋、土地利用现状等,结合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建立一体化数据库平台,逐步实现不动产信息互通共享、消除信息孤岛,为提高不动产利用率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1]。基于此,本文以Arcgis 数据库平台为基础,结合作者在分宜县建设一体化数据库工作经历,对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总结,整合出一套高效的一体化数据库建设流程,为提高数据库建设效率奠定基础。

2 一体化数据库建设工作流程

2.1 资料准备工作

在一体化数据库建设之前需要对各个部门分散登记资料、调研资料等综合整理,根据数据库建设平台数据空间属性规范坐标系、数据格式等,确保位于数据库“最底层”的基础数据的数据类型、语义、空间参考等均保持一致,再叠加不同类型的调查结果数据形成相对独立的数据信息链,如房屋信息、林地信息、工业用地信息等[2],建立相应的数据字典以及空间数据图层和其相应的属性结构表。

2.2 数据库建设流程

不动产登记工作包括土地、房屋、林权、湿地、草地、工业用地等调查与测量及后期的一体化数据库建设工作,在整个过程中不仅要确保不同格式类型的数据规范化、数字化,还需建立关联关系[3]。基于此,本文在资料收集整理以及外业调查、测量的基础上,对分宜县不动产调查成果进行了一体化数据库建设工作,确定了一体化数据库建设流程(图1)。

图1 不动产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路线图

3 分宜县不动产登记概况

分宜县位于江西省新余市,地处江西中部偏西,袁河中游,面积1389km2,下辖7 镇、3 乡、2 个街道和1 个省级工业园区。本次不动产登记工作对5459宗集体土地所有权空间矢量数据、3200 宗国有建设用地空间矢量数据、5000 幢房管自然幢信息数据、登记信息所在的自然幢数据、62607 宗林权空间数据进行了规范化整理,完成了5456 宗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档案数据、7582 宗国有建设用地登记档案数据、49336 条房屋登记档案数据规范化整理,并提交了最终一体化数据库平台。

4 一体化数据库建设在不动产登记中的应用

4.1 基础地理数据整合

基础地理数据整合是一体化数据库建设的基础,包括分宜县行政区划数据整合和地籍区、地籍子区数据整合两个部分。其中,行政区划数据整合主要以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成果中的行政区划数据为基础,按照《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中相关要求,对行政区、行政区界线以及行政要素注记三类空间要素进行整理分析,对行政区划属性结构进行统一定义,属性值按照统一规范处理[4]。地籍区、地籍子区数据整合主要以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成果中的地籍区、地籍子区数据为基础,分别统一规范属性结构和属性值。

4.2 宗地数据整合

宗地数据整合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层提取、宗地代码赋值、宗地信息补录完善等流程[1]。宗地代码赋值一般沿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成果中的宗地代码,对宗地代码进行全面复核,确保每一宗地的编码正确规范,不重不漏[2]。

4.3 空间数据整合

一体化数据库建设主要利用了Arcgis 数据库平台中的数据空间关联,因此,对不动产成果空间数据进行空间参考一致性处理、图层合并、冗余数据剔除、信息补录等至关重要。只有建立各类数据的关联关系以及数据逻辑,才能有效的将土地、房屋、林权等空间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相互关联和整合,实现各类数据的逻辑关系重建,完成土地、房屋、林权等各类登记信息落宗,形成以宗地为地盘,不动产主体、客体、权利相互关联、逻辑清晰、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数据整合成果[3]。

4.4 非空间数据整合

非空间数据整合是以整理规范后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的非空间数据信息为基础进行数据归并,将冗余数据、陈旧数据剔除,根据新的变化补录漏缺信息,并按照《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中建库要求填写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属性数据库表。

对已经整理好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信息进行数据归并和冗余数据剔除操作之后,首先根据前文所述不动产登记标准库与集体土地所有权原始库的对照表,抽取映射所有相关的字段信息,形成一张数据库Excel 表,然后对缺失信息进行补录操作,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信息[1-3]。完善后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信息,包括登簿人、不动产权证号、登记类型、登记时间、登记原因、登记机构、办理业务号、附记等信息导入至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信息数据表中,将权利人类型、权利人名称、共有情况、证件号、证件种类等信息转入至权利人信息表中,将查封登记、宗地的地役权、抵押权、异议登记的信息分别转入到对应的数据表中[4]。不同登记属性表均保留原宗地编号,以确保不同属性类型数据之间的关联。

4.5 数据入库

数据入库是一体化数据库建设的关键环节,包括宗地数据入库、权利数据入库、权利人数据入库和登记业务数据入库等方面。将整合关联后的所有权宗地空间数据入库,对不动产单元号、标识码等进行编码[2];将整合后的土地所有权表、权利人信息进行标准化、代码化,并导入到不动产登记信息的权利、权利人数据库表中,此部分数据入库后必须满足数据完整性、逻辑关系一致性以及语义一致性的要求。在完成数据入库之后,对数据库进行最终的检查,判断一体化数据库建设工作是否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包括不同图层之间的拓扑检查、标志属性检查等内容,核查无误后可提交成果资料。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体化数据库建设工作是逐步实现不动产信息互通共享、消除信息孤岛的基础,对提高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合理规划土地用途等至关重要,对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动产登记主要针对各类国土、房产、林权、等数据进行重新整合、规范,为摸清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以及长中期规划有提供了可靠有力的数据支撑。基于此,加强不动产登记过程中的一体化数据库建设研究工作,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建库流程,有助于提高我国不动产登记成果的社会化服务效益。

猜你喜欢
空间数据集体土地入库
集体土地征收法定程序变迁研究
重磅!广东省“三旧”改造标图入库标准正式发布!
中国食品品牌库入库企业信息公示②
中国食品品牌库入库企业信息公示①
GIS空间数据与地图制图融合技术
身临其境探究竟 主动思考完任务——《仓储与配送实务》入库作业之“入库订单处理”教学案例
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问题的若干解读
近城区集体土地开发模式探索
网格化存储的几项关键技术分析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困境与对策研究